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晚雨的秋池——古詩秋雨賞析之二

晚雨的秋池——古詩秋雨賞析之二

我夢見妳的山和秋天的池塘整夜都在下雨

秋雨詩賞析(下)

?王傳學

秋雨綿綿,令人惆悵。離家在外的遊子,看到秋雨更容易想家。

唐代詩人李商隱《雨夜寄北友記》中的秋雨,生出了對旅行的憂慮;

六月問是否返回日期還沒有確定。

秋池夜雨漲。

當* * *割斷西窗燭,

但夜雨中的話語。

這首詩是詩人寫給遠在異鄉巴蜀的妻子的抒情詩,是詩人給對方的回信。這首詩的前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描寫,說明了對妻子孤獨的感情和深深的懷念。最後兩句想象未來重逢的喜悅,對比今晚的落寞。這首詩是即興創作的,瞬間展現了詩人感情的曲折。語言簡潔,在遣詞造句上沒有任何修飾的痕跡。與詩人的大多數詩歌華麗辭藻、精妙典故、善於象征暗示的特點不同,這首詩樸實自然,也具有“寄托深沈、措詞溫柔”的藝術特色。

第壹個問答,先停頓,再轉折,跌宕起伏,很有表現力。他旅途的悲傷和回不來的痛苦都湧上了心頭。接下來,我寫了此時的眼景:“秋池夜雨起。”已經躍然紙上的旅途的憂愁和回不去的痛苦,交織著綿綿密密的夜雨,淅淅瀝瀝,漲遍了秋池,彌漫了巴山的夜空。然而,這種悲哀和痛苦只是通過眼睛的前景的自然表現;詩人沒有說什麽悲苦,而是從這個前景出發,馳騁想象,開拓新境界,表達了“當* * *西窗剪燭,卻談晚雨”的心願。其構思之奇特,真的有點出乎意料。但是,如果妳設身處地,妳會覺得真誠、真摯,每壹句話都是自然而然地從心裏流出來的。“當”(when)這個詞是壹個願望,來源於generate中“君問其歸期未定”的現實:“* * *切……”還有“什麽都別說……”,這是壹種由當前的困苦激發的對未來幸福的渴望。期待回家後的“* * *剪西窗燭”,此時的妳想家是不言而喻的。希望有壹天能和老婆團聚,但我說“夜雨”就壹個人聽“夜雨”沒人講,不明顯。獨自剪燭,熬夜,在巴山淅淅瀝瀝的雨聲中讀著妻子詢問歸期的信,不難想象他的心情是壓抑而孤獨的。而詩人,卻跨越這壹切去寫未來,希望在重逢的喜悅中趕上今晚的壹切。因此,未來的歡樂自然反映了今晚的辛酸;今天晚上的辛酸,成了以後晚上剪蠟燭的素材,增添了團圓的喜悅。四首詩,如文字般清晰,如此曲折,如此深刻,如此含蓄雋永,回味無窮!

以上意境的獨創性,體現在構圖結構的獨創性上。“期”字可以從兩個方面看,壹個是問老婆,壹個是答自己;妻子要求催她早點回來,卻感嘆自己回來的日期不準確。《晚雨》重新出山,壹個是客中實景,而且是緊巴巴的回答;壹種是回去後談幫助,妻子要從遠處問。並以“怎麽辦”在中間,連接過去與未來,化現實為虛無,開辟想象的境界,使時空的循環控制無縫交融。現代詩壹般都是避免字面重復,但這首詩卻有意打破常規。“期”字的兩個視圖,尤其是“晚雨”的再現,恰好構成了音色與構圖的奇妙循環,恰到好處地展現了時空循環的藝術美,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這首詩構思巧妙,跌宕起伏,言簡意賅,言簡意賅,情長意短,具有含蓄的力量。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讀者,讓人百讀不厭。

唐代詩人容閎在《成都暮雨秋》中寫道:

秋雨入夜後,秋風新。

團迷先退出,好不容易穿好衣服。

和顏相親就更難了。

此情此景誰偏,窮且閑,老且瘦。

“秋雨入夜後,秋風清新。”壹場秋雨過後,天氣變得清涼。我扔掉了團扇,脫下了夏裝。不再用竹席,還聽到了拍打衣服的聲音吸引了人們的思緒。詩以壹個“貧、閑、老、瘦”的人的心情,寫出了秋雨帶來的思鄉之情。

北宋詩人柳永的《巴生甘州》,也是壹部用秋雨含遊愁的名作;

面對著從天而降的Yù雨,江面上壹片雨後洗過的秋景,格外的清冷。蕭瑟的霜風壹陣緊,山河的河面冷清,夕陽的光照在高樓上。到處紅色的花朵枯萎雕零,所有美麗的風景逐漸消失。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沒有心去攀登遠方,遠眺遙遠的家,回家的欲望難以聚集。嘆息多年,何必久留。想讓美女打扮壹下,錯過幾次,天還鄉。她會知道,靠在欄桿上的我,是那麽的難過,我是那麽的難過。

此詞表達了詩人漂泊江湖的惆悵和仕途失意的傷感。全詞淺淺深情,融合了景物描寫和抒情。通過描寫遊歷和勞役的苦難,表達了強烈的思鄉之情,寫出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典型情懷,從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

在《詞》第壹部中,詩人登高望遠,景物描寫彌漫著壹種悲涼感。壹開始,我總是寫秋天的景色。雨後,天朗氣清。前兩句“把雨夜灑在江上,洗去清秋”,以“對”字為引詞,勾勒出詩人在深秋的傍晚,面對秋江壹片雨景。“洗”字生動傳神,透露出壹種意境。用“瀟”“灑”這兩個字來形容晚霞雨,仿佛讓人聽到了雨聲,看到了它的動態。然後,我寫高空那壹幕,接連用了三句臺詞:“霜降漸寒,寒流合河,余暉為樓”,更襯托出蕭瑟淒涼的氣氛。就連壹向鄙視劉慈的蘇軾也稱贊“此語不減唐人詩中之高”(趙靈疇《後街錄》)。所謂“不減唐人之高”,主要是指情景有情,情景交融,悲涼瑰麗。凜冽的風和細雨霏霏的黃昏緊挨在壹起,把山川冷落。夕陽的余暉映照著詩人所在的高樓,他筆下的每壹處風景都滲透著詩人的深情。這三句都是以“漸漸”二字為主導。雨後傍晚的江邊,寒風越來越冷,越來越刺骨,我也是如此感覺,眼前看到的也是壹片淒涼。“關河”被冷落,詩人所在地也被夕陽籠罩。它也被忽視了。景色遼闊,境界崇高雄偉,勾勒出壹幅深秋雨後的悲涼畫卷,也滲透著遊子的惆悵。“是下降,下降,下降,下降。”這兩句寫的比較低。到處都是落花落葉,萬物雕零,這就造成了詩人無法回避的悲哀。這不僅是對風景的描述,也是對意境的表達。眼看著花木雕零,大自然的變化不能不引起許多感慨,何況是在異國他鄉做客。詩人沒有說出人們的感受,只是用“長江無以言東流”來暗示。詩人認為“無言以對”是無情的。“只有”二字,寓意著“衰敗雕零”的花草樹木並非無言無情,登高近遠的旅人當然也並非無言無情。只是長江水向東流,對長江水的指責是無理的,也是多情的。在無言東流的長江之水,我寄托了青春稍縱即逝的情懷。

第壹部以景物為主,但景物中有情,由高到低,由遠及近,層層描摹,將大自然濃郁的秋日氣息與心中的悲涼情懷完全融為壹體,酣暢淋漓,引人入勝。

下壹部從景物描寫轉向抒情,寫的是對家鄉親人的懷念。壹改頭換面,當場表白,表達了思念家鄉卻又無心登高的矛盾心理,生怕引起更多的思鄉之情。從上壹部寫的風景來看,詩人本來是在爬山,面向遠方,而下壹部以“不忍爬山,面向遠方”壹詞引出,是文章的轉折,也是情感方面的委婉舒展。爬到遠方是為了看我的家鄉。如果家鄉太遠,我看不到,但看到的是引起相思的荒涼景色,自然讓人覺得難以忍受。其實這才是全詞的中心,“看著家鄉如此迷人,思緒難以收回。”“嘆歲月,何苦久留”,這兩句自問自答,道出了久留故鄉萬不得已的辛酸。回想自己落魄江湖,四處流浪的經歷,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帶著恨問,發泄著被誘惑有家的深深悲哀。有問無答,因為詩人不想說,很含蓄。壹個“嘆”字,傳達的是壹千個思緒,壹片茫然,準確而生動。“我思念壹個美女,思念了幾次,天知道怎麽回船”,我從另壹面寫,和自己倚在地板上的對比,進壹步寫思念兩地的痛苦,照顧到最後壹片上孤獨悲涼的場景。雖然我很想家,但我想象著我的家鄉家人正期待著我的歸來。漂亮的人懷念自己,出於想象,那本來就是想象;但詩人卻用“梳妝仰望,幾度思念,從天而歸”這樣的細節來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仿佛是真的。看人映己,化虛為實,感受更是感人。最後對方會回到自己,說在經歷了很多希望和失望之後,美女壹定會抱怨自己不想回家,但是她不知道我“倚欄遠望”時的悲傷。“倚欄桿”“煩惱”是道理,但從對方“為認識我而戰”的想法出發,把現實變成空虛,是很空靈的。感情這麽曲折,文風變化這麽大,真的很少見。結局與開頭遙相呼應,自然讓人以為所有的場景都是“倚欄而看”,所有的鄉愁都是由“悲傷”引出的,生動地表現了鄉愁的煎熬和惜人之情。

全詩以“瀟瀟暮雨”為題,層層深入,步步為營,曲折委婉地表現了上樓梯倚欄思鄉之情。整體結構緊密,跌宕開合,反應靈活,首尾協調,能很好地體現柳永詞的藝術特色。

再看北宋詩人張勇的《雨夜秋雨》:

窗簾簌簌,竹院幽深。

客孤伴燈。

無緣無故下了壹整夜的雨,

傷了想家萬裏的心。

張勇是北宋著名的大臣。他的家在周浦鄄城(今山東),他壹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官。這首詩寫於鄂州崇陽(今湖北)。

第壹句描寫風景,從官邸的室外空間環境入手,用側面描寫表達蕭瑟蒼涼的秋風秋雨,暗中演繹“雨夜”這首詩。“簌簌”二字,讓人聽到尖銳的秋風掀起薄薄的窗簾,搖動茂密的竹子的沙沙聲,秋雨冷冷的敲打窗欞,散射竹葉的沙沙聲。壹個“深”不僅預示著季節是秋天,還有涼意襲人;他還突出了庭院深深的寂寞,暗示了詩人深深的鄉愁。如此“雨欲來,風滿樓”的自然景象,尤其讓生活在外地的人感到心酸。這句話通過景物傳達感情,為下壹句寫鄉愁的心理和行為埋下伏筆。

第二句跟在最後壹句後面,畫面轉到室內,描寫客人孤獨而不快樂的生活。“孤獨”是壹個人感情的直接表達,而這種“孤獨”感,在雨夜陰暗的房間裏,在這樣壹個寒冷、淒慘的環境中,更是無法避免的。妳不能像木頭壹樣坐在昏暗的燈光下!如何娛樂這無邊的孤獨和寂寞?也許克服這種情感孤獨的唯壹方法就是詩歌。於是,他對自己唱了壹首——《與燈同唱》。可是,沒有知音可以享受,只有壹盞孤燈在閃耀。處於這樣壹種自衛和形影不離的境地,這是多麽悲哀的壹句話啊!

第三句是轉折,把風景再寫壹遍,主要從聽覺的角度,以聲音為背景。漫漫長夜,我壹個人唱了好久。我很累,很累,很無聊。就在我要睡覺的時候,他越來越清晰地聽到“雨打空梯”的聲音。這涼爽的秋雨,壹點點,壹滴滴,不知疲倦地濺在我的耳朵上。這是壹整夜令人心碎的異鄉音樂!“雨夜”、“空階”、“孤燈”、“幽宅”是中國古代送別詩中最常見的意象。詩人選擇這些意象來營造壹種悲傷而美好的氣氛。“空”字表示夜晚寂靜,院子荒蕪;二是表現出內心深處因不在家而產生的莫名恐慌;其實臺階並不空,風吹雨打,地上全是“憔悴殘損”的竹枝葉,但詩人只是說“空”主要是為了強調居民遠離家鄉,生活幻滅的感覺。“無緣無故”這個詞用得很奇妙。無端的意思是“無緣無故,無理取鬧”。“雨打空梯”是很自然的情況,但詩人只是想當然而已。這是不合理的,但很有趣。秋雨不知如何撫慰詩人的思鄉之情,綿綿不絕,更是令人心酸壓抑!

句子鏗鏘悠揚,豐富而蒼涼。“破萬裏鄉愁”從自然環境轉移到了人的心境。詩人善於打開客觀景物、對象與主觀情感、心態之間的關節,給讀者極大的想象空間。那場冷冷的秋雨,怎麽會這麽不可理喻,讓人無法理解,仿佛是在已經支離破碎的心上強行多做了幾個印子!那天晚上,雨的幹擾使他無法入睡。“滴滴婆”具體化了“科懷”的內涵。“萬裏”與“壹夜”遙相呼應,“萬裏”的距離與“壹夜”的瞬間形成了強烈的時空反差,強烈地凸顯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壹夜之間,他仿佛插上了翅膀,飛過了千山萬水,夢見了歸鄉。“斷”字沈重而有力,強化了詩人的鄉愁和辛酸。

而秋雨與美人風韻巧妙結合,無非是清代詩人納蘭性德的詩《碎玉蘭花》:

相逢無話,壹枝芙蓉牽秋雨。小暈紅潮,歪簪心只鳳翹。

等著低叫,怕人家看見。如果妳想抱怨妳的事情,轉過回廊,敲玉柴。

詩人的筆如此輕勾,仿佛幾百年前壹個羞澀輕盈的女子突然被推到妳我面前。韻味都在,那麽遠,就像秋雨中搖曳的壹朵奇葩,絢爛而美麗。

這首詩在納蘭詞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他愛情詞的藝術高峰。這個詞對於理解納蘭性德的戀愛經歷也很重要。內容是寫他和初戀女孩的第二次見面,與最後壹個字“如夢”不謀而合。“這是壹個滑輪和壹口黃金井,裝滿了磚塊和石頭。突然,當我們相遇時,很難確定。誰救,誰救。從此“光影”交織在壹起,形成連貫的劇情。壹見鐘情之後,我終於見到了我心儀已久的愛人。這個詞描述了壹個典型的環境,即回廊。就是在這個修道院裏,他們有了壹段秘密的戀情。在後來的很多文字裏,納蘭都寫到了這個回廊,可見回廊在他的人生中有多麽重要!也許是初戀讓人刻骨銘心。在《於美人》壹詞中,他寫了“回廊壹寸相思”紅窗月》曾寫道“我發誓生活在回廊的陰影裏”。所以,回廊就成了這個詞的重要意象。

這首詞的藝術成就,首先是人物描寫的成功,塑造了壹個靦腆少女的形象。先寫肖像。她太可愛了,就像壹朵有雨滴的蓮花。她臉紅了,這使她更加迷人。剛認識的時候機會難得,要告訴對方多少,但是又怕別人看到,只好匆匆離開。尤其是動作描寫,生動再現了少女輕敲玉簪,絕非輕佻之舉,而是少女復雜的內心活動化解矛盾後做出的重大決定,即將愛情定終身。通過壹系列的動作描寫,展現了少女復雜的內心世界。其次是環境的描寫,把人物限定在回廊這樣壹個典型的環境裏,讓這次見面更加難忘。第壹部是靜態描寫,側重於對少女形體的描寫;接下來的影片是動態描寫,重點是少女輕敲玉簪的細微動作。三是細節描寫,《扣玉簪》的細節,詳細刻畫了少女輕敲玉簪的細微動作。通過這種細微的動作描寫,將女孩復雜的心態表現的淋漓盡致。將這首詩與宋代顏的情話相比較,可見納蘭的格調之高。從文體上看,此詞頗為婉約,纏綿悱惻,是情話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