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三個部分是:
1,第壹節:
“我家鄉的歌是清遠的笛子。
它總是在夜晚隨著月亮壹起響起。"
寫的是鄉音的清新,笛聲“總在有月亮的夜晚響起”,試想壹年四季有多少個沒有月光的夜晚,隱隱約約意味著旅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故鄉。
2、第二節:
“我家鄉的臉是壹種模糊的失望。
像霧中的波浪。"
寫的是鄉愁,對故鄉的留戀漸漸遠去,故鄉的輪廓已被時光的流逝所撼動,只留下壹抹模糊的悵然,如離別在霧中,如血壹般濃,卻隔著壹片迷蒙的雲。用霧中的離別之波來描繪故鄉模糊而惆悵的印象,用壹個有形的具體來描繪抽象的主觀感受,是生動而自然的。
3、第三節:
“離別之後。
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遠不會變老。"
寫鄉愁的永恒,是從上兩層揮之不去的鄉音和鄉愁過渡而來,形式上很新穎。
二、原詩:
鄉愁
作者:席慕容
家鄉的歌是清遠的壹支笛子。
它總是在夜晚隨著月亮壹起響起。
家鄉的面貌是壹種模糊的失望。
像霧中的波浪
分別後
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遠不會變老
三、詩歌欣賞:
1,“故鄉的歌是清遠的笛聲/總在月夜響起”,這兩句話已經可以讓人想起“擡起頭來看,發現是月光,再沈回去,我忽然想到了家。”妳可以想象這是多麽令人興奮。
2.壹開始對這兩首詩的理解是幼稚和片面的,也沒有過多考慮作者為什麽會說“家鄉的面貌是壹種模糊的失望”。後來我對席慕蓉有了全面的了解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進壹步認識到“曖昧”是因為分開時間長了,而這種“曖昧”又因為種種原因變成了“失望”。
3.最後壹段“離別之後/鄉愁是壹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的詩”把“鄉愁”濃縮在壹棵沒有年輪的樹上,充分表達了“鄉愁”不會因為人的衰老而消逝,而是永遠鮮活。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不變的、永恒的情感。遠離家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者,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希望回到自己的根上。
四、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席慕蓉在1982寫的。這首詩描寫了家鄉的歌謠,家鄉的風景,古樹的年輪。作者從濃重而熟悉的鄉音入手,再從熟悉而模糊的故鄉風景中續寫鄉愁,最後將無盡的鄉愁意象化為樹木的年輪,從而將永恒的鄉愁通過意象風景化為具體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