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高宗基》載:永隆二年(681),突厥入侵固原、慶陽,裴行健奉命出征。楊炯此時作此詩。始發警察。“西京烽火照”這句話言過其實,外患嚴重,形勢危急,自然引出下壹句。眼見外敵入侵嚴重,他“自鳴得意”,想“從軍”的願望和保家衛國的決心全盤托出。第二副對聯是關於參軍的。“張雅”二字只有“慈鳳闕”和“鐵騎”有“繞龍城”之意,用詞瑰麗,對偶而精煉,卻又直通,把反侵略的軍事行動寫得迅速有力。第二聯在戰場上掀起了與暴風雪的激戰,落回尾聯:暴風雪雖然刺骨寒冷,戰鬥激烈,但還是“寧為百夫長”,保衛祖國。自始至終呼應,完美展現了“參軍”的主題。
《從軍》借用了韓樂府的老標題,寫了壹個書生從警鐘長鳴到西京,再到慷慨從軍,上戰場打仗的全過程。文字有短有長,轟轟烈烈,扣人心弦。
第壹副對聯表現了壹個讀書人在烈火熊熊時的愛國熱情。從風景入手,可以表達“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遠大誌向。
顓頊寫的是統帥率部告別京城,奔赴前線作戰的過程,用雪崩包圍了敵人的城堡。壹個“詞”字,顯示了遠征的嚴肅性;“圍”字很明顯的說明了戰士是強大的,包圍了敵兵。龍城是匈奴著名的城市,這裏指的是敵人的堡壘。領口與對聯緊密相連,詩人抓住了隆冬時節自然“雪”和“風”的主要表象,描繪了兩軍對峙時的緊張場面。遠景:大雪中旗幟到處飄揚;聽覺:風的呼嘯夾雜著行軍鼓的聲音。聲色結合,寓意戰鬥激烈,使讀者仿佛置身於古代戰場,與戰士們分享戰爭的苦與樂。
對聯以“寧為百夫長,不為秀才”結尾,表達了初唐知識分子建功立業的共同心聲。李澤厚說,“當時,從貴族門下到壹介書生,從上層到平民百姓,在以西征、大敗突厥、兵敗和平而歸為特征的初唐天可汗(太宗)時代,壹種為國建功的榮譽感和英雄主義彌漫於社會風氣之中。”楊炯的這兩首詩是當時知識分子的最強音,具有時代特征。同樣的精神也體現在楊炯的其他詩作中,如“夫皆有誌氣,逢李必立功”(堡壘)、“匈奴今猶存,封土”(紫馬)、“被陸寧辭官,揚名立萬”(與劉長世答《十九哥》)、“劍生紅電”。
這首詩布局很好,脈絡清晰,跌宕起伏。篝火引起了詩人內心的波瀾;然後從部隊告別首都,奔赴戰場殺敵;最後,自豪地表達自己為長城做貢獻的誌向。詩人善於選擇意象,精心構造典型場景。這首詩時間跨度長,字數少,要嚴格挑選代表性強、信息量大的東西收入詩章。比如“牙”、“鬥士”、“鼓”,在古代戰爭中是必須的;“鳳闕”和“龍城”象征敵人和我們自己;“雪”和“風”是最能說明氣候情況的自然現象,也能烘托軍人堅強的決心。同時,意象的躍動帶來了意境的模糊和曖昧,產生了特殊的詩意美。無論從題材還是風格上,楊炯的詩都突破了六朝以來的嬌媚嫵媚之風,建立在安氏剛健渾厚的詩風之上,開闊了創作主體的視野。對仗也做了完善,不僅有頸聯,還有尾聯。這是壹個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