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春晚的常客,郭早已為大家所熟知,他經典的光頭形象也讓大家倍感親切。作為春晚的老熟人?郭子?他的小品非常貼近生活,每年都緊跟熱點話題,比如電信詐騙、過年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郭參加過20多次春晚,可以說有著豐富的春晚經驗。然而,郭在春晚上的小品也並非壹帆風順。曾經,小品《拿錢》中的壹句臺詞涉嫌地域歧視,給他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但這些依然擋不住郭參加春晚的熱情。郭在虎年帶著小品《休息區的故事》回到大家身邊。這個小品貼近今天的抗疫形勢。講述了同為醫護人員的這對夫婦為了抗擊疫情而無法照顧家人的故事,謳歌了抗議者為了工作而自我犧牲的故事。這個小品有很多搞笑的臺詞,但是個人並不覺得這個小品搞笑。下面說說原因:
第壹,和之前的小品很像。
個人覺得不好笑是因為這個小品和之前的小品《危急時刻》太像了。無論是劇情還是臺詞,唯壹不同的是《休息區的故事》講的是醫護人員的故事,《危急時刻》講的是執勤警察的故事。仔細對比會發現,兩者的各種包袱幾乎差不多,給人的感覺是新瓶裝舊酒。
第二,小品似乎對女醫護人員不友好。
我個人覺得笑笑不好的另壹個原因是,這個小品處處包含著對女工作人員的敵意。我認為女性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中存在各種不便。雖然不是這個意思,但是表達起來有點別扭。至少,小品的主創人員在創作過程中不是很嚴謹。
妳覺得郭虎年春晚的小品搞笑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