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普洱市有哪些歷史名人?

普洱市有哪些歷史名人?

普洱名人

程,清代京東名臣

清代京東詩人戴賈政

清代京東書法家劉敏

柯樹勛,《普斯邊界簡介》主編

辛亥革命的先驅陸誌毅

余恩雲,墨江儒將。

“左翼”詩人雷激起浪花

程張寒(?—1832)雲南景東人,清朝大臣。先是協助官員殺匪,恐禍,改姓羅。甘龍五十七人。嘉慶初,選縣令,分廣東,署封四川。回衛前,奉命避盜,革職,投奔海疆,屢遭搶戲。他知州,雷州府知,領鄉破海賊武氏大學士,遷南雄直隸州;且坐失察屬縣赤字,革職,找官。為勘察南雄府,屬壹田,巡撫江友向知府推薦,以補徽州。歷山東曹道,按察使,河南尚書。

戴,本名子正,有亭(1793 ~?)雲南普洱景東人。清乾隆58年生於京東(1793)。嘉慶二十壹年(1816)鄉試。道光六年(1826),根據當時“舉人知府署”的規定,被派往湖南任候補知府。《中華民國景東縣誌稿》載:“曾任湖南省知府,勤政清廉。”道光十年(1830),任湖南永興縣令,後任長寧縣令。道光十八年(1838),辭官回鄉終老。戴在北京趕考、被選、待聘、任知縣期間,遊歷了許多地方,創作了許多藝術水平很高的詩歌。戴也是嘉慶道光年間雲南著名詩人。他壹生寫了六卷詩集,包括《我的魯集》、《獅山集》、《鐘安集》、《別集》、《別自欺》、《劍集》。道光二十三年(1843)民國《京東縣誌稿》記載了他的名單。其生平已被載入《雲南普洱地區文化誌》。

劉戡,雲南普洱景東縣嚴寨等村人。生於1804,死於1886。清道光二十壹年(1841)進士,歷任國子監編修、講學、讀經,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鴻臚寺小姐,太常寺小姐,順天知府,太浦寺小姐,江南考官,文遠館館長,湖南巡撫。鹹豐十壹年(1861),6歲的載淳繼位,皇室內部爆發了壹場反對內廷皇太後的鬥爭。劉魁被錯誤地認為是住房部高級部長肅順的親信。同治六年(1867),經查證澄清後,被重用為湖南巡撫,但此後不能參賽,居長沙。“永遠不要聯想時局,也不要談論時事。那些來拜謁故歲的學生,壹下子就見面了,邊喝酒邊聊藝術,“劉敏在海上多年,刻苦學習,關註地方文獻,寫了壹手好書法。日本出版的《典多》:“功書壯厚,尚魯,人比錢南元。”清代雲南書法家錢南元是劉幹壹生最大的崇拜者。留湘期間,劉多芳尋訪錢遺,刻成《錢南園遺集》。錢村作品的集中收藏多於雲南刻本《南園文村》和《南園石村》。劉在湖南時,他的書法頗有名氣。求書的人很多,但他不輕易花錢。我曾經用自己的書寫了壹副對聯,掛在堂前:願與陌生人共飲,卻難以為不知道名字的人寫書。他的“座右銘”也掛在大廳裏:“凡人想從我這裏得到的,使我也想從別人那裏得到;我因人民的要求而要求人民的要求,我為我而失去它。”這說明他不願意隨大流,不願意和有權有勢的人周旋,不願意向別人索取什麽。劉琨從鹹豐元年到光緒八年留下了八卷手稿,後人編為劉忠誠手稿。他的生平記載在《典多》中。

柯樹勛(1862 . 9 . 13—1926 . 5 . 29),廣西柳州市馬坪縣七田村人。清朝末年,關郁南巡視河口管理帶。宣彤二年(1910),西雙版納孟掩護土司兵亂,率軍定居。1912年,任思茅的官職也是如此,提出邊境管理十二條,主張“地流並治”,被當局采納。於是成立了普思邊境管理局任總局長,後改名為殖民地邊境管理總局,歷時十余年。他在任期間,團結邊疆使臣和蒙古土司,統壹政令,保衛邊防,加強了邊疆與內地的聯系,成績顯著,在邊疆聲名鵲起。他非常重視國家的領土主權,親自下跪勘界,並命令部下定期檢查界碑,讓對中國邊境虎視眈眈的英法殖民者不敢輕舉妄動。他還命令總部第五營50多名戰士帶頭開墾荒地;組建富滇銀行汽車支行,並擔任行長;監督修復思茅壹條馬幫路,猛海壹輛汽車,沿途建站保障商旅;建立郵局處理郵件業務交換;辦學校,勸各族孩子學習。民國13年(1924年)6月12日,柯樹勛率121土司從孟到昆明拜見昆明巡撫唐,受到獎賞。通過觀光,酋長們大開眼界,了解到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加深了愛國觀念。1925年,奉令將普思邊區總局改為普思邊區辦公廳,以柯為辦公廳。1926年5月,柯樹勛死於車中。臨終前,他讓總務長及全體委員檢查家中的箱子,找出金銀的無私存放。巡撫追授為陸軍少將,並撥出喪葬費,葬於瀾滄江北岸三大山。他的遺作有《普斯邊塞簡史》、《龍江詩話》等。

呂誌毅(1881-1940)是民國政治家。字田敏,別部邵霞、儲旭、詹東、馬晉。雲南思茅人。清光緒三十年(1904),留學日本。次年入團,晉升為雲南同盟會主委。光緒三十二年(1906),趙昚等人創辦《雲南雜誌》,在東京出版。兩年後,雲南的姊妹刊物《雲南方言》創刊,倡導革命。除了擔任《雲南》雜誌主編之外,他還經常在民盟的機關報《人民日報》上撰文。與楊振宏等人發起並組織了雲南獨立協會。後來接替楊秋帆擔任仰光《光華日報》總編輯,與居正壹起擔任《進化報》總編輯。清二年(1910),從日本回到上海,任《人民日報》總編輯。在第三年(1911),宋、陳等組織中央同盟會在長江流域發動起義。參加過廣州黃花崗起義戰役。辛亥革命後,雲南光復,出任雲南巡撫。民國元年(1912),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司法部第二次部長。不久後,他辭去同盟會上海機關報部副主任、《民國新聞》總編輯職務。次年,他當選為國民議會首任參議員和憲法起草委員會成員。後來參加了“二次革命”和反袁鬥爭。民國6年(1917),孫中山在廣州組織軍政府護法,被廣東政府聘為代理司法部長。1920後,歷任法務部副部長、內政部副部長、廣州軍政府國民政府立法委員。民國12年(1923)任中國國民黨總部委員,贊成聯俄(蘇聯),反對聯* * *(即* * *產黨)。13 (1924)起,歷任廣東省最高法院院長、國民黨立法委員。他於1940年在昆明去世。

於恩民(1884—1918),又名澤普,別名墨江、於風,民國陸軍中將,雲南陸軍上將,雲南墨江人。早年就讀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隊第六期。我在日本讀書的時候,我入團了。1909年2月,雲貴總督沈炳坤電調日本士官學校畢業生到雲南工作。日本士官學校的於恩民、、謝如意、、唐、黃玉成、尹、張開如、葉泉、趙等陸續回國。回國後在雲南部隊工作,擔任雲南陸軍炮兵團教練,組織講學。武昌起義爆發於1911。8月25日,余恩民、唐、劉存厚、尹成賢、沈、張子珍、黃玉成等同盟會成員召開秘密會議,策劃應對武昌起義。經過反復協商,雲南重陽起義於九月初九舉行。雲南重九起義後,任雲南軍政府總參謀長、貴州軍政府總參謀長。後來,他去北京補充軍隊的少將,並在總統府擔任顧問。民國2年6月(1913)任雲南吳江學校校長,任教授、雲南巡撫公署高級顧問、雲南軍政處處長兼憲兵司令、郭靖第二軍總指揮。加中將軍銜。5年後,它被授予中將陸軍。7年(1918)2月18日在貴陽畢節遇刺身亡。35歲的時候。第二年,他被追授為陸軍上將。孫中山為其墓題寫“應是男鬼”二字。

左翼聯盟詩人雷是壹位老詩人,他在20世紀30年代加入了由中國生產者黨領導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他原名雷必興,又名相似。1908 65438+10月16,雲南普洱人。1925考入昆明省第壹中學,第二年加入少年努力協會。1927年經黃老馮介紹入團,第二年調入中國* * *生產黨。1930年被中國* * *雲南省委委派到上海工作,任江灣區委委員、宣傳員、紅衛兵。1932由穆和介紹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期間,在《萌芽》、《春光文藝月刊》、《文藝月刊》、《詩歌雜誌》等報刊發表新詩,與田合編《詩歌月刊》,並任上海《中國日報》副刊編輯。65438年至0932年,參加左翼聯盟川北路小組、南法小組活動,與穆共事。1934年秋,任文擔任總經理組織的飛行演示總指揮。1935年赴日本東京,與柯、、等人組織馬列主義研究小組,參加華東詩歌學會活動,主編《詩歌生活月刊》。經張天旭介紹,認識了郭沫若,並將長詩《新源思》(郭沫若作序)寄給國內讀書生活學會。因為印刷廠失火,手稿被燒了,沒能出來。65438年至0937年回國後,主編雲南歸國戰地服務團出版的《對日作戰》半月刊,與羅、徐家瑞合編《戰歌詩刊》,在滬出版《文藝新動向》。出版詩集有《戰爭》(戰歌社)、《群眾的隊伍》(戰歌社)、《前進!中國兵(華南書店)。1947年任中國地下黨領導的《新雲南周刊》副社長。1949年,被派到四浦遊擊區工作。曾任領導、六順縣長、普洱專署民政科長。1951年調任昆明,先後任省級文化館長、市級文化館長。他的生平和著作包括《中國文人詞典》。1999於2月22日去世,享年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