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屈原生平簡介

屈原生平簡介

屈原,姓糜,名平,是楚國貴族。

公元前340年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裏。屈原從小好學,誌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圖和三閭博士。他經常與楚懷王共商國事,參與制定法律,主張明確法規,任用人才,改革政治,聯合秦國。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要聯合齊國,* * *要抗衡秦國。鼓吹“美國政治”。

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國的國力增強了。但由於其自身性格,誠實率直,與殷、上官大夫金尚及其寵妃壹起,被秦國使臣張儀收買,不僅使無法接受屈原的意見,還疏遠了他。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締結黃刺聯盟,但楚國卻完全擁抱了秦國。屈原被楚懷王驅逐出郢都,開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結果,楚懷王被秦國引誘,俘虜死在秦國。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被流放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國的將軍率領軍隊南下,攻打楚國的首都。屈原政治理想破滅,對未來絕望。雖然他想為他的國家服務,但他無法回到天堂。同年5月,他不得不投河自盡。

擴展數據

“滄浪之水清,可以舔我的流蘇;洶湧波濤裏的水是渾濁的,妳可以舔我的腳。”屈原被流放後,在與漁父的壹次談話中,漁父勸他“與時俱進”,不要“瞻前顧後”,自尋煩惱。屈原說,他寧願投河而死,也不願把自己無辜的身體暴露在世俗的塵埃中。在漁夫看來,人生不必太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當官;世態混濁,能隨世興亡。至於“思之深,行之高”,沒必要落得個流放的下場。

屈原和漁夫之間的對話顯示了兩種人生哲學。公元前278年,秦國征服了楚國的首都。那年5月5日,在絕望和悲痛中,屈原把壹塊大石頭扔進汨羅江,死了。端午節也是這個結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