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主啊,我將我的生命獻給妳。這壹節在第幾章?

主啊,我將我的生命獻給妳。這壹節在第幾章?

第12章。主啊,我願意將我的生命獻給妳。在羅馬書12中,獻上妳的身體作為活祭是聖潔的,也是蒙神喜悅的。妳這樣服務是很自然的。真誠祈禱

有壹天晚上,門徒看見主耶穌在海面上行走,以為是鬼,就害怕,喊叫起來。主耶穌立刻對他們說:“不要擔心,是我。不要害怕!那時,彼得說:“主啊,如果是妳,請讓我從水面上走到妳那裏去。耶穌說,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來,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裏去。只是因為風大,我害怕,快要沈下去了,就大聲喊著說:“主啊,救救我!耶穌急忙伸手拉住他,說,妳這小信的人,為什麽疑惑呢。"?」

起初,彼得信靠耶穌,所以他能下船在水上行走。壹旦他心裏有了疑惑,他就害怕,再也不能在水面上行走,然後沈入水中。在快要沈下去的時候,他真誠地向主呼喊:“主啊,救救我!”」;耶穌聽了他的呼喊,趕緊伸手抓住他,救了他。

今天我讀了馬太福音14,第22-33節,關於耶穌在海上行走。其中馬修、凱爾和約翰都提到了這件事。但只有馬太記錄了彼得的這個故事。當時,門徒們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行走,非常害怕。他們知道是耶穌,彼得說,主啊,如果是妳,就讓我從水裏走到妳那邊去。主耶穌說,來吧。彼得真的邁出了壹步,開始行走。

像彼得壹樣,當我們聽到主的話時,我們往往會采取大膽的步驟,但在這個過程中,當我們的註意力轉向險惡的環境,周圍的壓力和人們的言論,而不是主,我們就會變得膽怯,所以我們會開始沈淪。

就連主耶穌的大弟子彼得,也就是後來被稱為三柱擎天的彼得,以及親自與主耶穌基督在壹起的彼得,都有這樣的經歷。我們擁有它並不奇怪。關鍵是,當我們下沈時我們該怎麽辦?我們也應該呼求並轉向主,就像彼得說的:“主啊,幫助我!”"

“主啊,救救我!(太十四30)這個禱告是整本聖經中最簡單的禱告。

我們的禱告能被主接受嗎?重點不在於禱告內容的多少和禱告詞的長短,而在於卡爾的心是否真誠可信。如果妳真誠地祈禱,上帝會聽的!

有些人認為“如果妳說得太多,就會被聽見”(太6: 7),禱告必須很長,就像妳在寫壹篇文章。其實並不是。耶穌說:“不要像他們壹樣,因為妳們還沒有祈求,妳們的父就已經知道妳們的需要了”(太6: 8)。

2.專心仰望:仰望主,而不是環境

彼得的眼睛盯著風浪,他變得膽怯起來。起初,他走得很好,因為他的眼睛看著上帝。後來他壹看風浪大,就有危險了。弟兄們,當妳們信主的時候,妳們是非常熱心的,愛主,仰望主,贊美主。但漸漸地他的目光轉向了環境和困難,他變得軟弱,對主失去了盼望。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壹個同學是信徒。他是壹名運動員,非常引人註目。他的同學羨慕他。他有很多不信神的朋友,所以影響很壞?離開主,墮落。但耶和華沒有離開他,耶和華使他復活。復活後,他說要永遠跟從主,不再犯罪,不再聽別人的試探。他在家裏的客廳掛了壹條橫幅,寫著?“仰望主”這幾個字。寫得很好。我很高興看到它。為他感謝上帝。前幾周掛在大廳裏,不久我去看他,這幅字畫卻不見了。我問他為什麽不在那裏。他說,掛在臥室裏。我心裏難過,因為我知道他又開始退步了,漸漸的不仰望主,不參加禱告會,變得冷漠,不喜歡見信徒。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不信的人身上,他又失敗了。他在黑暗中生活了幾年。耶和華使他蘇醒,他卻痛苦不堪,好幾年都沒有力氣。(現在為主作見證)。彼得壹軟弱就沈淪,壹軟弱就失去信心。但他仍然向耶和華呼求,他說:“主啊,幫助我。”他知道上帝能拯救他。他壹沈下去,就向上帝哭喊。兄弟姐妹們,妳們有這樣的經歷嗎?當魔鬼幾乎要妳的時候,當妳幾乎犯罪的時候,當妳站不起來的時候,當妳感到氣餒的時候,妳仍然依靠主,呼求他:主啊,救我。慈愛的主很快就會拯救妳,妳的信仰也會恢復。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往往仍然沒有轉向主。有時,我們求助於他人,試圖尋求他們的安慰和幫助。有時候,我們利用自己所謂的聰明,想壹些權宜之計來度過;有時候,我們讓自己沈淪在痛苦和絕望中。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向別人求助。事實上,主希望我們互相幫助。關鍵問題是我們的心是否仰望主。而當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忘記真正能給別人帶來終極幫助的是上帝。所以,通過祈禱,讓我們學會壹起把問題帶到上帝面前。

3.不要懷疑:當妳虛弱的時候,妳必須再次轉身。

懷疑,不要對主有任何期待。

懷疑主的應許的人,不要對主有任何期待!

彼得本來可以在水上行走,但為什麽後來卻沈了下去?是因為風大嗎?不要!是因為夜黑嗎?不要!耶穌說這是因為他“迷惑”(太14: 31)。

“疑”字的詞根是“抄”和“搖”。所以,壹個迷茫的人,他三心二意,搖擺不定,沒有固定的主見。如果壹個人對主的應許有所懷疑,那麽他就不能對主有所期待!

聖經說:“妳們中間若有人缺乏智慧,就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他必賜給他。只要妳很自信的問,妳壹點都不懷疑;因為疑惑的人就像海裏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這樣的人不應該想從主那裏得到什麽。心懷二意的人,在他壹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固定的意見”(雅1: 5-8)。

懷疑是心裏的眼睛患了“散光”。如果壹個人的眼睛有散光,他就看不清目標,因為光線從單壹的清晰圖像到多個重疊的圖像是曲折的。如果壹個人的眼睛有散光,他想射箭,就不能瞄準靶心。他只能猜測,把結果放進運氣裏,不能確定。

同樣,壹個人如果心中懷疑,就失去了希望;壹個人有了懷疑,就會失去力量,走不下去;壹個人如果心存疑慮,就會無端浪費自己生命的寶貴資源(時間、友情、金錢),卷入漩渦。拯救的唯壹方法就是真誠地信靠主,向他呼喊:“主啊,救我!”沒有別的辦法。

正是因為懷疑主的應許,彼得墮落了。人若三心二意,搖擺不定,就不能指望從主那裏得到什麽。

妳是壹個迷茫的人嗎?

其實,面對生活中的諸多沖擊,我們應該反思:其實最大的問題並不發生在我們身上,而是在我們的內心。當外界環境不斷侵蝕我們的內心,影響我們的信心時,是非常危險的,壹定要小心!記住,有時候我們無法控制外在的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控制內心的心態!

“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

我們不能控制天氣,但我們可以調節心情;

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外表,但我們可以露出笑容;

我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

我們無法預測明天,但我們可以善用今天;

我們不能事事順利,但我們可以盡力而為。』

只要客觀環境不影響我們的主觀信念,我們仍然可以在安全的地方站穩腳跟。

4.堅信。

堅定地相信上帝的人會找到巨大的和平。

"耶穌迅速伸出手抓住了他."主先伸手抓住彼得,然後責備他。主帶領我們的原則是:先用油,再用酒(路十34);先供貨,再處理。“小信”是看環境的信心,因為妳看環境,就會有“疑惑”;真正的信仰只取決於神的應許,而不取決於環境。在平時,主若有所引(‘來’),妳可以憑著信心往前走;在妳軟弱的時候,主會“伸手拉”,這就足夠避難了。主的指引和保守是多麽準備充分和安全啊!因為彼得信了主的話,所以有了得勝的經歷(在水上行走),也經歷了主的救恩;那些敢於嘗試主的話語的人比其他人有更多的經驗,並享受主的救恩的能力。

"當他們上了船,風就停了。"只要主在船上(在教會裏),所有的風暴都會過去。顧客認為我們這些在天堂旅行的旅行者經常親自來指導我們度過難關。

“妳真的是神的兒子”,門徒經歷的壹切意外,都是為了知道他“真的是神的兒子”。神在環境中和我們身上所做的壹切,尤其是使我們軟弱和失敗,都是為了使他的兒子基督顯現。教會每經歷壹次苦難,總會增加對主的認識和經歷。

我們不需要嘲笑彼得是“小信的人”(太14: 31)。事實上,如果是妳,妳可能不會比他更自信。妳可能會躲在船底,甚至不敢探索外面的情況,更別說下船在水上行走了。

事實上,彼得是壹個愛冒險的人,他渴望去耶穌那裏。他不是作秀的人,而是故意在眾人面前表演特技,以贏得掌聲和名氣。主啊,如果是妳,請告訴我在水上到妳那裏去。(太十四28)彼得渴望到耶穌那裏去,周圍的大風和大海都不能使他放棄這個想法。即使他因疑惑而沮喪,主還是及時救了他,成就了他的心願。彼得成為新約中除了耶穌以外唯壹在水上行走的人!他對主的渴望真的是我們的榜樣!

與彼得的疑惑相比,主耶穌完全不同。在用五個餅和兩條魚餵飽五千人之後,耶穌立即做了三件事。首先,他催促門徒上船先渡過去。第二,“叫大家散開”;第三是“獨自上山禱告”(太14: 22-23)。他決定這樣做,毫無疑問!不,三心二意!不要動搖,在他創造了奇跡之後,他沒有向人們尋求掌聲,而是向上帝尋求。他決定親近上帝,而不是人。人的掌聲是暫時的,神的掌聲是永恒的;人是暫時的,但上帝是永恒的。這個世界上只有三樣東西是永恒的:上帝,他的話語和人的靈魂。他決定這樣做,毫無疑問!

相對於彼得的疑惑,革尼撒勒人相當堅定,信靠神。他們壹認出是耶穌,就打發人帶著所有的病人到他那裏,求他讓他們摸他的衣服?兒子;凡摸著的,就都好了”(太14: 35-36)。

妳是壹個迷茫的人嗎?像耶穌壹樣,像革尼撒勒壹樣!

聖經說:“如果妳心裏堅定不移,妳就會保守他完全的平安,因為他信靠妳。”(最高審計機關26 3)

結語:讓我們壹起來學習彼得的禱告——主啊,幫助我!當我們真的沒有選擇的時候,不要絕望。我們總有別的辦法,總會有效。“主啊,救救我!”這是我們最好的祈禱和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