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描寫杭州西湖的散文?

描寫杭州西湖的散文?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之壹。以下是我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步行去西湖

當妳來到杭州,如果妳沒有去習字湖散散步,那將是妳此生最大的遺憾。去西湖,如果妳不翻開它的詩集讀壹讀,那將是妳壹生中最美的懷念。靈秀習字,人間天堂,美麗不僅僅在於小橋流水,更在於人類的歷史、故事和傳說。

西湖是自然與人工的結合,美在於景觀與人文的連接。山清水秀,粉色和柳綠色是西湖的底色;故事和傳說,人文歷史是景區的遺產。看那些建在湖邊的亭臺樓閣。更讓我惋惜的是,古跡、廟宇、高塔、墳墓都立在山上,枕著水睡覺。流動的小橋和廊堤串聯著西湖的各個景點。其間,最好先開西湖,聞墨香,在古跡的韻味中尋找它的人文歷史,在詩詞歌賦中探訪它的才子佳人,在浪漫的月份裏讀它的故事和傳說。畢竟西湖的每壹個景點都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更多時候,風景只是故事的點綴。走馬觀花,看到的風景會少壹些模糊,少壹些美好。

走近西湖,壹湖的傳說依舊模糊,壹湖的風景依舊美麗。讓我們看它如醉如春,如醒如秋,四季景色,滿是晴姿與雨態,夕霧與晨光,雪應明媚,月初與午時,以詩、酒、鋼琴曲排列,詞花江南,往事無限感慨;靜此山來迎,水來送,披著壹輪美月,尋遍亭臺樓閣,名泉美石,寵愛劉艷華,玩些煙薰魚鳥,算西湖有情人。走到西湖,春天能看到壹場煙雨,夏天能看到十裏蓮花。妳可以在秋天欣賞三秋月桂,在冬天感受壹場寒冷的雪。春夏秋冬,光是字裏行間的想象,就足以讓人神魂顛倒,著迷不已。如果西湖風景如畫,究竟誰能畫得這麽美?如果西湖美如詩,世界上還有誰會寫得這麽美?

看西湖,千古的歷史沈澱在湖底,情感的故事流淌在湖中,遊人的情懷蕩漾在湖面。駕著輕舟,搖著雙槳,蕩漾在山川之中,只為品味習字的風韻,尋回煙雨的舊夢。走到船頭逆風而立。或哼,或輕唱,心安理得,讓真情流露。或向外看,或凝視,飽含情感和思緒的眼神飛揚。得意時,船遠,風飄飄吹衣。靈秀習字,人間天堂,非常美麗。壹個美麗的湖,羨慕人間的仙女;壹抹柔情撩得愛情墜入紅塵。散步時,我最喜歡習字·劉地。她優雅地站在水邊,像壹個不食人間煙火的美人。溫柔的微風,最溫柔的鞠躬,讓行人沈醉,臉紅。最重要的是我轉身回眸,就這樣迷戀上了有才華的人,失去了浪漫的情懷。

西湖開放後,詩人們留下的詩詞數不勝數,才子佳人演繹的愛情更是撲朔迷離。唱采蓮歌,用清風行雲的水韻哼唱浣溪沙;帶著浪漫愛情的柔情,我淡淡地聞到了水墨的清香,我聞到了胭脂醉的味道。西冷橋問小妹,冷香不冷。我曾經醉在紗窗上,輕敲檀木板,低聲唱著金縷,不管花開花落,雲卷雲舒。吟詩作詞樂在其中,孤山無孤鶴。曾經,影斜,香飄,風格獨特,無論是蝶死,還是霜鳥偷窺。宋萬美院的學生躺下,長橋不夠長,送不了十八個。曾經,我暗暗發誓,我和金蘭結婚,朱良變成蝴蝶跳舞,無論是天堂還是地球,它仍然是壹個海洋的變化。雷峰塔盼下千年,斷橋守向往苦。等了千年,水溢金山,淚化西湖水,不顧世俗規矩,還是人妖談戀愛。讀到深處,眉頭輕鎖,說不出的美,只能飄入墨中,化作這些淺淺的詩句。

閑暇時,散散步,讀讀西湖。史書的韻味,老建築,古寺,老房子的深巷,都可以達到它們的長度。有才華的人,美女,英雄烈士,普通人都能看到他們的寬度;詩、樂、賦、四庫全書、人文風情的深淺、長短、寬窄、深淺皆可衡量,西湖別具風采。所謂山不在高,仙不在名,水不在深,龍在靈。這裏的高度和深度並不是衡量西湖的標準。在瀏覽的過程中,妳會不知不覺地置身於山川之中,沈醉在那些水墨律動中。回過神來才發現,醉酒的意義不是酒。當我漫步西湖時,我看到的不是風景,而是壹種心情的釋放。我讀的不是文字,而是壹種心態的回歸。

壹路走來,花兒變成了文字,句子隨風變成了文字,流水變成了篇章。西湖不是三言兩語能寫清楚的。雙漿來時,采擷壹朵流動的雲,放壹杯好酒,在微風中欣賞風景,閑適從容,聽空山鳥語。妳不可能壹會兒就看完西湖。原畫舟歸來,可以捧壹捧水風,沏壹壺龍井,泛舟湖上,優雅舒適,品味禪意。

:西湖筆記

“我過去看過這個湖圖,我不相信世界上有這個湖。今天過了湖,畫家還欠時間。”這是明朝鄭德年間,壹位日本使節遊覽西湖後寫的壹首詩。2004年夏天,當我有機會去南方的時候,我來到了杭州的西湖。

歷代文人墨客中,描寫西湖的文章詩詞數不勝數,而對於很多國內遊客來說,即使是第壹次遊覽西湖,也難免會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無論是舞臺劇還是電影《白蛇傳》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已經成為中國文化中的壹個形象。但用著名作家余的話來說,“遊西湖是可以的,但接近西湖是相當困難的,因為它成名太早,遺跡太密,名氣太重,山水亭臺太涉歷史,造成了非常厚重的象征意象。”

站在西湖岸邊,早已忘記了疲憊,壹路從北方奔向蘇州上海。碧綠無比的西湖湖水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光,為迷人的湖光山色增添了壹份韻味。去過西湖的人都說,在細雨中在西湖裏遊泳,風景會更加美麗迷人。

當我登上去湖中央葛嶺島的油輪時,我不禁想到了壹個沒有下聯的永恒絕對,發表在20982年3月23日的《雲南春城晚報》上。據說蘇東坡在杭州當地方官的時候,有壹年清明節,壹些達官貴人和學者邀請他上船遊覽西湖,並正確地朗誦詩歌。有個歌手給蘇東坡帶了個錫酒壺,不小心掉到湖裏了。隨即有壹位不知名的學者寫了壹副對聯說:“遊西湖,背個錫壺,錫壺就掉西湖。對不起,錫鍋!”船上充滿了驚喜,但沒有人回應。妳望著我,我望著妳,最後都把希望寄托在蘇東坡身上。可惜蘇東坡沒有底線,只好裝醉,心情不好的玩。從此,這副對聯成了千古絕句,直到報紙刊出之日,也沒有人再抄過。20多年了,恐怕不知道,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續過第二部。

當我遊覽西湖時,最讓我放松的是蘇堤。據說白居易曾經修過壹條白堤,讓我看到了在美的領域裏真正出類拔萃、從容不迫的蘇東坡。也是能讓中國文人屹立不倒的景點。這位偉大的作家和詩人並不追求高雅,甚至也不是出於任何文化目的。他只是想解除當地人民的疾苦,造福人民,興修水利,疏浚湖泊,修堤防,最後在西湖留下了壹座長命的大壩。難怪清代的查戎曾經寫過壹首贊美蘇堤的詩:“蘇公當日築此處,非為觀光,非為民耳”。恰恰是藝術家最懂觀光,卻不願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刻成觀光對象。所以,這樣的大壩就成了西湖裏特別聖潔醒目的自然風景。壹向不擅敬神的我,面對文化宗師的塑像,三鞠躬。

極湖上生機勃勃的綠荷花,不禁讓人想起楊萬裏的“六月中旬碧景西湖,景色與四時不同。”第二天的荷葉無限藍,陽光下的荷花顏色各異。“透過薄薄的雲層,我仿佛看到了兩千多年前習字的姑娘在湖邊洗紗,水在斜風中不知不覺地濺起了她的裙紗。對面高高聳立的雷峰塔,雖然在形式上有所重建,但仍在演繹著徐賢與白蛇的愛情傳奇。天地真是精神豐富。還有斷橋的跨度,也就幾步之遙。有十八次投標相送,只在神話裏,卻如此久遠,宣泄了朱良的癡情,就像看到化蝶為蛹,千古傳唱。還有林和靖,他因“瘦影橫水淺,月暮飄香”的詩句而名揚西湖。隱居孤山二十余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以嶽飛之墓盡忠報國,以蘇小小為壹生熱愛山川的錢塘歌手,都鑄就了壹組組魅力迷人的情感雕像。

總的來說,蛇仙、梁山伯、嶽西女子、習字湖,從來不缺少愛情的滋養,都是人間極品,膾炙人口,層出不窮。不然今天的西湖怎麽還這麽妖嬈動人?

:西湖夜遊

那壹天,我們厭倦了上海的喧囂,匆匆逃離。我們到達杭州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當我們爬上雷峰塔時,已經是晚上了。古語有雲:“人逢黃昏。的確,日落時的光影是最柔和的。那壹刻,西湖沈浸在夕陽中,是那樣的醉人。

不知何故,父親執意要再來西湖。可能這裏有太多美好的回憶吧!站在傳說中鎮壓白蛇的雷峰塔上,微風徐徐,或許是因為剛剛下過雨。整個湖面蒙上了壹層水汽,就像壹個沐浴後披著薄紗的美女,羞於掩飾。西湖被茂盛的梧桐樹環繞著。從高處看,它仿佛為西湖披上了壹件漂亮的裙子。湖中的蘇堤和長堤將西湖隔開,形成看似分離,實則相通的壹片片水面。堤岸旁邊種著各種顏色的樹,所以站在高處看,就像是幾條綠色的絲繩系在西湖美麗的身影上。中間的島嶼呈山形,矗立在西湖的中央。這個島被樹木覆蓋著,綠色的,非常可愛。它看起來像壹只銀盤子裏的綠色蝸牛和奶油蛋糕中間的綠色櫻桃。

夜越來越黑,西湖美景的身影在我眼前越來越模糊。我們必須離開雷峰塔。但心裏壹直有個疑問,雷峰塔為什麽會倒,白蛇現在在哪裏?

後來,我們在西湖附近的壹家餐館品嘗東坡肉和糖醋魚時,從老板那裏得知,雷峰塔原來是磚木結構的。住在附近的孩子們聽了白蛇和徐賢的故事後,想去營救白蛇,所以他們每天都去雷峰塔偷壹塊磚。久而久之,年久失修的雷峰塔在壹個晚上就倒塌了。

聽到雷峰塔倒塌的真相後,我忍不住笑了。既被孩子的天真善良所折服,又被傳說的魅力所震撼。當然,孩子們沒有救他們想救的白蛇,最後明白了雷峰塔是為了看西湖而建的。似乎有些問題是可以回答的,而有些問題生來就沒有答案,只能深埋在人們的腦海裏,刻畫在人們的腦海裏,作為美好的思想留下。

天完全黑了,我們心滿意足地走出餐廳,向西湖走去。也許我們都想和西湖來壹次親密接觸!我們走上壹段堤,後來從當地人口中得知,這就是著名的蘇堤,長2.8公裏。壹路上,我們貪婪地看著西湖的風景,壹直在尋找這裏的著名景點。但是夜深了,路牌很難看清。後來幹脆就不管了。古人不是沒有名字就給自己取了名字嗎?想到這壹層,我的心也平靜了。

父親拉著我的手,我們壹路慢慢走。路邊的柳樹隨風搖擺,好像在向我們招手。時不時會遇到幾個騎自行車或者慢跑的人。西湖邊長椅多,人與人之間自然隔著楊柳。長椅上坐著的人很多,有老人、情侶、年輕人,騎累了,就幹脆躺在椅子上休息。但人們都有壹個共同點:說話行動都很輕,生怕打破西湖夜晚的寧靜。

遠處的燈光隱約照在湖面上,不時有裝飾精美的遊船駛過。我們站在西湖邊,仰望著遠山的雷峰塔,仿佛塔和山已經融為壹體,又仿佛山中的鳥兒即將展翅飛翔。我們不能不佩服中國對古典建築美學的構思。

我不知道我們走了多遠。過了屈原風荷,南屏夜鐘,蘇小小墓,看了斷橋殘雪,路已到頭。我們並不覺得累,可能是西湖的景色把我們陶醉了吧!

為什麽每次見面都會有分離?即使我們千裏迢迢來到萬裏。也許這就是生活的無奈吧!我相信我們的離別是為了下壹次的相遇!正如我堅信,總有壹天白蛇會在荷花盛開的季節與徐賢相遇。

我們收拾了行李,但記不清了。我們離開了這個有太多美景、美食、美女的城市,這裏離天堂最近。因為我不是回國,我只是壹個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