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析戴望舒的《致螢火》詩,還可以發現詩人的死亡想象和寫作風格屬於典型的道家文化體系。
3.戴望舒詩歌中的田園詩般的鄉愁和田園情懷,是壹種傳統的人情表達,充滿了東方詩歌的魅力。漂泊與疲憊的旅人形象既受中國古代詩歌中旅人形象的影響,又受西方象征主義的影響,構成了具有現代性的創作母題。
作為深受中西文學文化影響的詩人,戴望舒積極尋求中西詩歌藝術的融合點,創作出屬於自己民族的現代詩歌。
擴展數據:
嗜書如命
讀書買書是文人相同的愛好,戴望舒嗜書如命。喜歡書的文化人,即使因為缺錢買不起書,光是看壹看,摸壹摸,也會感受到無窮的樂趣。戴望舒最喜歡逛塞納河左岸的書攤。他說:“就算妳坐著看,空手回來,妳的自私也很滿足。再說,塞納河在暮色中是多麽優雅啊!”
戴望舒在法國留學期間,雖然衣食無著,身在異鄉,但只要有錢,總是會做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他竟然買了很多書。好友施蟄存對此很羨慕,寫信給戴望舒說:“聽說妳有很多書要來,我很想盡快看到。”
參考:百度百科-戴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