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關於艾青的詩

關於艾青的詩

艾青(1910──1996)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原名江海成,筆名林碧等。他出生在浙江金華的壹個地主家庭,卻是被壹個貧婦奶帶大的。他從小就深受農民憂郁的影響。艾青年輕時的主要興趣是繪畫。曾就讀於杭州國立西湖藝術學院,1929赴法國留學。1932回國後,加入上海“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同年7月,被國民黨政府逮捕,監禁三年。在獄中,艾青無法繼續從事繪畫藝術,於是“由畫轉詩”。他在獄中寫的詩《蘆笛》引用了現代派詩人阿波利奈爾的詩:“我有壹支蘆笛/我不會用法國大元帥的權杖去換它。”蘆笛象征藝術,元帥權杖象征反動勢力。這說明艾青的詩歌創作從壹開始就是反對反動勢力的。

艾青1930年代初至1930年代中期的作品,無論是寫異國情調的現代都市,還是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實,大都充滿了象征主義和批判的鋒芒。其中《大研河——我的保姆》是最著名的壹篇。這首詩以抒情主人公“我”與奶媽大研河及其家庭的關系為主線,以大研河壹生的悲慘遭遇為副線,深刻地展現了舊中國農村衰敗的景象和中國勤勞善良的農民的悲慘生活,也表達了詩人對大研河的真摯感情。這首詩寫於詩人被監禁期間,在下雪的早期。詩人在艱難中想起了大雁河“被雪壓下的覆草墳墓”,含淚寫下了這首詩。毫無疑問,他從農民的母親那裏獲得了反抗命運的力量。

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艾青立即投身於民族解放戰爭這個偉大的國家。他用自己的作品,苦澀地訴說著民族的苦難:“雪落在了中國的土地上/寒氣在阻擋中國”;同時,他也用真誠的聲音傾吐了對祖國的熱愛。詩人把自己比作壹只鳥。即使嗓子沙啞,他也會唱《這片被風暴侵襲的土地》。即使他死了,“連他的羽毛也會在土地裏腐爛。”詩人大聲贊揚了為祖國和民族挺身而出的戰士們。《他第二次死去》和《號手》是這類詩歌的代表作。可以說,艾青本人就是壹個勇敢的“號手”,他用自己的詩歌吹響了民族解放戰爭的戰鬥號角。

從吹蘆笛到吹號角,艾青詩歌創作軌跡的演變在中國新詩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艾青的詩歌與現代主義詩人如阿波利奈爾和費爾哈倫有著密切的關系。但艾青將現代主義的詩歌藝術與為民族、為人民吶喊的內容結合起來,從而連接了五四時期的《女神》等作品所開創的戰鬥傳統,為後來的青年詩人提供了有益的啟示。“七月派”詩人呂遠曾說:“中國的新詩起源於五四,經歷了壹個曲折的探索過程。直到1930年代才被詩人艾青等人開發成壹條壯麗的河流。”《白花花序》的評價很準確。

四十年代初,艾青從國統區到延安,在解放區的新世界裏生活和寫作。直到抗戰勝利1945,詩人積極參加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在文藝界擔任過壹些行政領導。然而,無論在槍林彈雨的日子裏,還是在行政事務繁忙的日子裏,詩人都堅持創作,甚至1957被錯誤地劃為“右派”,在被下放的日子裏,他的詩心依然在跳動。1976粉碎“四人幫”後,詩人的冤案得到平反,創作青春煥發,寫出並發表了《魚化石》等優秀作品。1976年,詩人自己編了《艾青詩集》,交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這本詩集收錄了詩人20世紀30年代至70年代末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詩人的創作歷程和風格特征。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以深沈憂郁的筆調表達深刻的思想內容,與時俱進,反映歷史的真實。他的詩歌豐富和發展了新詩的現實主義精神,可以說他從壹開始就走上了壹條堅實的革命現實主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