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意象派詩歌中名詞的解讀[論龐德意象派詩歌的“意象”]

意象派詩歌中名詞的解讀[論龐德意象派詩歌的“意象”]

摘要:西方意象主義是在中國古典詩歌“意象”概念的影響下誕生的。由於文化差異,龐德意象詩中的“意象”與中國詩歌中的“意象”不同。關鍵詞:龐德詩歌意象的局限性

20世紀初,處於後浪漫主義和後象征主義氛圍中的英美詩歌表現出過度的個性,無病呻吟,擅長語言拖沓。為了扭轉這壹困境,以龐德為代表的壹批詩人積極吸收外來營養,從古典詩歌傳統中借鑒簡單、清晰、富有表現力的意象,建立了意象詩派。中國的詩歌,表達簡單,句法簡潔,力量強大,給英美詩壇註入了壹股清風,極大地改變了英美詩歌的生態。

龐德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借鑒主要是在中國詩歌的“意象”上。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了龐德詩歌中的“意象”。

壹,中國詩歌的“意象”

談到龐德意象詩中的意象,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對他詩中“意象”壹詞的理解。中國古代的文學批評是壹種感性批評,“意象”壹詞沒有專業術語解釋。嚴格來說,中國的“意象派詩歌”並沒有形成壹個獨立的體系,也沒有形成壹個意象派的流派,更沒有形成壹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意象”的概念早已融入中國古典文學之中。

關於象的理論,在中國,最早的說法是從《易經》開始的,其中有“觀物取象”和“盡象構思”的說法。根據歷史推斷,這裏的“象”指的是卦象,是抽象的東西。詩歌中的“意象”是物象,是有形的東西。“意”與“象”的關系,無非是“情”與“景”、“心”與“物”的關系。對於想象力豐富的詩人來說,最好的詩歌作品無非是情與景的完美融合。關於這壹點也有論述,如劉勰認為詩歌的立意應該是“靈與物的旅行”,謝榛認為“景物是詩歌的媒材”,王夫之認為“景物可以生出心來,身以自己的博聞之言得精神,參以化工,妙哉”,王國維認為“壹切景物之言,都是情感言”。由此可以推斷,古人是借助外在的景物來表達內心的意思,意象只是壹種虛假的信任,是托付給意象的。詩歌創作的過程是壹個從觀察、感受、思索到表達的過程。如果妳選擇了壹個對象,妳會把妳的思想感情寄托在上面,把她融進情感世界,形成壹個藝術世界,把這種感覺傳遞給讀者,增加他們的想象空間。

可以這樣理解,意象通常指“腦海中的意象”,是主觀感受與客觀意象的結合,而意象的結合就是為了構造壹種意境,從而達到情與景的交融,如“雞啼月飛”、“山壹天比壹天好,鳥壹天比壹天回”。意象雖然是自然景物,但都承載著作者的思想感情。此外,還有很多社會事物也可以作為圖像,比如人物、生活圖片、歷史事實等。,都可以寄托個人感情。當許多意象組合在同壹個作品中呈現壹幅完整的畫面時,就形成了壹種意境。以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為例:“老藤幽幽,小橋流水,古道細細,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整篇文章由十二個互不相關的圖像組成,但當它們聚集在壹起時,就創造了壹個巨大的空間。傍晚,面對著西邊的夕陽,孤獨的乘客顯得那麽孤獨和渺小。這壹幕怎能不令人心碎?

二,西方(龐德)詩歌的意象

意象主義是歐美現代文學史上的壹個詩歌流派。它的主要創始人是龐德,後來的領袖是洛厄爾,兩人都是美國詩人。也有英國詩人的代表,如弗林特和阿爾丁。西方文學批評是理性的文學批評。當中國的形象被介紹到西方時,他們立刻開始對形象進行理性的、探索性的定義。提出了“意象主義”這個術語。龐德擔任特刊編輯時,杜立特爾和阿爾丁的詩以“意象主義”的名義發表在雜誌上。龐德是意象主義理論的核心人物。他三次討論過“形象”的定義。1913年3月,他第壹次探討了意象的概念:意象是在壹個瞬間的時間裏呈現出壹種知性和情感的綜合體。[2]但“意象”是什麽並不清楚,只知道詩歌中的意象會刺激讀者產生某種心理反應。反之,不能刺激讀者產生心理反應的意象,就不能算作詩意的意象。年輕的龐德對形象的理解並不清晰,但他也在壹步步尋求科學的答案。1914年9月,他對意象進行了第二次論述:意象不是壹種觀念。它是壹個能量輻射的中心或集群——我只能稱之為漩渦。想法不斷湧入,在這個漩渦中沖過,湧出[3]。這壹次,它強調了圖像的壹個新特征:處於激烈活動的狀態。這只是壹個表象,仍然沒有回答形象是什麽的問題。1915月,龐德第三次討論形象:形象不僅僅是壹種觀念。圖像是壹個漩渦或融合想法的集合,充滿能量[4]。“充滿能量”是指圖像具有能量,所以即使是靜態圖像也具有能量特征。這些都是意象派所做的理論解釋,但仍然沒有明確準確的結論,需要進壹步的研究和探討。而意象主義,在詩歌創作中,要求觀察對象準確,表達簡潔、凝練、清新,不需要華麗的辭藻,這就決定了意象不是簡單的壹般意象,而是主客觀的相互融合,追求詩歌的具體、凝練。同時提倡“紮實”的詩風,強調用客觀精煉的意象宣泄主觀感受,采用短小精悍的詩風,如龐德的《巴黎地鐵站》:

烏鴉中這些面孔的幻影;

潮濕的黑樹枝上的花瓣

人群中這些幽靈般的面孔,

潮濕的黑色樹枝上的花瓣

最後,在作品《意象主義的幾個不》中,龐德定義:“意象是壹瞬間呈現的理性與情感的綜合體。”[6]強調主觀感受和客觀形象的結合。龐德對“意義”的解釋受到表現主義的影響,將詩歌視為思想感情的表達。他曾說:“詩歌是具有巨大情感價值的表達。”詩歌的節奏和韻律是由感情來組織的。“意象”是壹種情感的呈現,通過對外部事物的描述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在龐德的意象理論中,意象包括意義和意象兩個方面。意象是壹種自然的意象,它幫助詩人通過理性來呈現自己的內心體驗。詩歌用意象表達,會有質的飛躍,成為意象。

龐德這樣描述意象在詩歌中的作用:“正是這種‘情結’的呈現給人壹種突然的解放感:從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中獲得自由的感覺”。他還認為意象可以直接表達事物,這是意象派的基本思想。他們詩歌群體和詩歌的創作傾向不是靠描寫和敘述取勝的。

第三,龐德詩歌意象的局限性

龐德對“形象”壹詞的理解與中國形象基本壹致,但在具體創作中存在很大局限性。西方文化的源頭是古希臘文化。希臘三面環海,懸崖峭壁,石頭多,土少。它常年受風浪襲擊,大部分食物從海外進口。險惡的自然環境挑戰著希臘人,但還沒壞到讓人完全不知所措,無法發展。要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就要善於運用理性思維,采取不同的生存策略來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險惡的自然環境調動了古希臘人的積極性,刺激他們開動腦筋,運用知識和智慧,掌握技術,戰勝自然,實現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崇拜知識的好奇心形成了西方最早的民族精神傾向,對未知世界和新領域無止境的征服欲望壹直在向外擴展。古希臘文明是開放的商業文明。人們充滿了好奇心,壹路探索和追逐著大自然神秘的奧秘。人是自然的征服者,是主體。他們以功利的態度參與和改造自然,卻無法參與自然,與自然融為壹體。

中華文明以儒道為主導,封閉的農耕文明是參與自然、與自然交融的精神文明。在情感的追求上,中華民族無疑是感性的、樸素的,表現出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的態度、與自然對話的快樂的自然傾向。中國的詩歌在意象上自然呈現出“我在物中,我在物中”的交融,而西方的意象在“意”與“象”上有壹定的割裂,從而失去了中國詩歌含蓄雋永的美感。中西語言的差異限制了龐德的形象。中國的漢字既能表音又能表意,而西方的拼音只是表音。所以中國古典詩詞的內蘊豐富,是拼音無法超越的。龐德的詩歌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使得“意象”大多只是壹種外在的模仿,外表相似而沒有內在的神似。由於文字的影響,西方在詩歌創作中必須進行評論和補充表達。龐德的意象詩限制了詩歌中主觀感情的表達,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了詩人的想象力,導致詩歌思想感情的缺失,不利於這壹流派的長遠發展。

參考資料:

[1]於洪。中國文論與西方詩學。三聯書店,1999。

[2]彼得·瓊斯。邱小龍譯。意象派詩歌精選。麗江出版社,1986。

[3]張鐵夫,紀水河。比較文學課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

[4]陳斌。論龐德和意象派詩歌。科技信息,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