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班有壹個學生非常喜歡讀書。據班主任介紹,去孩子家做客時,客廳整面墻都掛滿了書櫃。
泛讀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每當涉及到課外的作品,她總能講出壹二。別人不知道的她都知道,也只有這壹點讓她成為了語文班的紅人。
但是,這個班裏我最佩服的女生,她的作文也是最讓我頭疼的。
中考作文以記敘文為主,講究以物寫人,以物抒情。而這個孩子,特別會說話。要麽把敘事傾向明顯的話題寫成議論文,要麽敘事中的轉述太多,導致語言不夠凝練。所以每篇作文都很難拿高分。
不讀書寫不出好作文,不讀書也未必能寫出好作文。有什麽問題?
02
上面說的這個孩子之所以喜歡說話,其實和她自己的閱讀傾向有關。
從她平時的發言和作文中,不難看出孩子們涉及的範圍很廣。古典文學,網絡文學,評論文章都有涉及。只針對她作文中的痛點,沒有針對性的閱讀。
這就好比孩子挑食的問題。他們明顯缺乏維生素,但總是愛吃肉。長此以往,他們不長成胖子才怪!
既然文章中的孩子關註的是語言和細節,那就應該讀短篇小說、敘事散文甚至詩歌。這幾類文章可以讓我們關註細節,描述細節。
古典小說當然經典,但由於語言不通,學以致用並不容易;網絡文學雖然受到青少年的喜愛,但畢竟多是言情小說,虛幻內容高,對寫作益處不大。
我不反對讀經典。相反,只要孩子會讀書,愛讀多少就讀多少。
僅從寫作文的角度來說,只有針對自己問題的閱讀才是最實際的閱讀。
當然要讓孩子讀書,不能只沖考試。讀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孩子的終身發展。因為考試而逼著孩子讀書,就像《五艙俱樂部》裏父親在去劇院前逼著魯迅背書,書背完了,去劇院的興趣卻消失了。
03
讀得多,寫得不好,其實還涉及到另壹個問題,就是怎麽讀。
如果閱讀真的能為寫作服務,讀書筆記必不可少。對於學生來說,最簡單的操作方法就是提取。
提取妳認為在以後的寫作中可能有用的單詞、句子,甚至段落、章節。
比如我不知道怎麽簡單描述壹個人看不懂東西時的眼神,但我在昨天的閱讀中偶然碰到了這句話:“兩只眼睛在四處張望”,於是我把它記在了筆記裏。
妳必須在提取之後使用它。最好是馬上造壹個新句子來加深印象。
於是,在這句話下面,我繼續寫:“當我拿到手裏的資料時,我想不通。我只能在文本上來回看。”
造出壹個新句子後,這個詞就成了自己的詞,印象更深刻,能記得更牢。寫作的時候,如果遇到類似的場景,單詞就會浮現在腦海裏。
摘錄應該分類並貼上標簽。
分類看個人習慣,可分為時間、類型、章節。時間和篇章,不用多說。我更喜歡按類型分類。比如眼睛的描述,可以分為壹類,不信任的時候怎麽描述,難過的時候怎麽描述,開心的時候怎麽描述。這樣的小插曲,既容易找到,又讓人印象深刻。
最後,知識會被遺忘,必須復習。
錢鐘書據說過目不忘,其實後期時不時翻翻筆記就能做到。大家尚且如此,何況我們!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不閱讀是寫不出好作文的。但是僅僅閱讀是不夠的。抱著學以致用的目的,妳要反思自己的閱讀方向是否正確,閱讀方法是否有效。只有這樣,妳才能享受閱讀,才能寫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