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

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

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五首

作為教育工作者,經常需要編制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成功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麽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怎麽寫呢?下面是我給妳整理的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希望妳喜歡!

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1壹、教學目標

1.學習演唱歌曲《士兵》,在理解的基礎上,用飽滿、有力、連貫的抒情聲音,表達解放軍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英雄情懷。

2、初步了解軍人的生活,熱愛軍人。

二,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動情地唱著《士兵》這首歌。

難點:把握歌曲演唱的情緒;點音符,如何把握切分音的準確時間值。

第三,教具的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教學錄音磁帶

第四,教學過程

(壹),情境導入

1,老師:今天能和同學們壹起度過這快樂的四十五分鐘,我很開心。在上新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壹首歌。讓我們聽聽誰在唱這首歌。放遊擊歌答(唱遊擊隊和神槍手-)。他們的戰鬥生活是怎樣的?(硬),但他們的是?(樂觀積極)。根據學生的回答表揚他們。

老師:我們現在怎麽稱呼這些遊擊隊和神槍手?(解放軍),最通俗壹點就是“士兵”板書。和平時期他們現在的生活是怎樣的?讓我們聽聽他們怎麽說!

(二),寓教於樂。

1,玩《士兵》同學完全聽歌。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歌曲《士兵》。想想吧,同學們。這首歌表達了對解放軍的壹種什麽樣的感情?如果同學們回答有困難,可以提示(為了國家和平,我們把槍握得緊緊的,國旗上飄揚的是同壹種風格),同學們回答(解放軍熱愛祖國和家鄉的英雄情懷)

2.我們再來聽壹遍歌(只放第壹句歌詞),想壹想:歌手唱的是什麽樣的心情和聲音?聽完後,分組討論(慷慨激昂、充滿活力、積極向上、英勇無畏),及時鼓勵和表揚學生的回答。

3.這首歌屬於進行曲的體裁。(三月入門)聽聽這首陽剛的歌。我也想唱它。妳想聽嗎?()聽完妳要回答我哪些句子飽滿有力,哪些連貫抒情?

a,1—16,高音區有氣勢刻畫當代軍人高大威猛的形象。b,16後,低音區舒展開來,發自內心的親切交談。

4.聽了我的歌聲,妳想唱嗎?讓我們跟著錄音壹起唱這首歌,感受哪壹句話讓妳最有激情。(唱妳最喜歡的短語)引導學生感受“紮”字的力量(壹個富有彈性和力量的聲音應該有帶頭作用的潛力)

5.通過剛才的演唱,妳有沒有覺得不確定或者不好?解決困難:休息,切分音,點音符-

6.能否用老師的琴聲唱出當代軍人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家鄉的英雄誌向?給予鼓勵和表揚(給老師的鋼琴唱歌詞)

7.讓我們學唱第二段歌詞。需要註意什麽?()完整唱第二段歌詞。

我們可以和歌手比賽嗎?比壹比誰唱的最英雄,誰唱的最抒情!感受歌曲的意境,用飽滿、有力、富有彈性的聲音完整地演唱歌曲(用鋼琴演唱)

(三)、才藝展示

1,體驗小指揮(44指揮圖標)

2.體驗壹把小歌手

(4)、拓展

妳想體驗壹下當兵的感覺嗎?學生應該看到過士兵行進的步伐吧?誰想炫耀?模仿急行軍,向前行進。

(5)教室

妳通過研究士兵獲得了什麽?或者妳有什麽感覺?想法?說和聽()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有時候也會遇到小挫折。我們應該學習軍人的樂觀和興奮,積極投身於生活。

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第二篇學習目標

1,學《中學時代》這首歌,會帶著感情唱歌,會用課堂樂器為歌曲伴奏。

2.明白中學的重要性,珍惜中學的學習機會,樹立服務社會的理想。

學習上的困難

能熟練演唱《中學時代》這首歌,並理解其深刻的哲理。

學習內容

1,歌曲《中學》

2.歌曲的共同音樂結構;兩段式AB;三方ABA或ABC。

教案預設

1,很多同學可能對中學有很多想象,會有點迷茫。

2,音樂詩歌的形式是用來唱歌的,可能學生只能通過聽老老師唱歌來衡量音高。

教學計劃措施

老師通過講解中學時代、黃金時代、人生轉折點的重要性,啟發學生珍惜學習時光,樹立長大後服務社會的遠大理想。

教案準備

手風琴

教學計劃過程

(1)師生問候!

(2)引言

人生道路上最多彩的時光是在中學。是我們求知、探索、建立友誼、增長智慧的黃金時期,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理解人生的關鍵時期。所以值得珍惜,真的難以忘懷。

(三)視唱練耳練習:《蓓蕾之歌》的主旋律

老師:同學們!我們今天是中學生。妳對中學的理解和想象是怎樣的?妳的中學時光應該以什麽形式度過?今天我們要學壹首歌,叫《中學時代》。

(4)學習過程:

1.作品分析:

(1)作詞作曲:、戴;這首歌詞是壹首非常好的詩,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學校生活,也是壹首歌頌美好的中學生活的歌曲,主題鮮明深刻。《中學時代》“戴紅領巾進校門,戴團徽向未來”;這些點睛之筆讀起來很感人。

(2)談談:中學時代是壹個怎樣的時代?

學生討論(略)

(3)老師用壹首歌來表達“中學時代”。請仔細聽,看哪位同學能說出老師心目中的“中學時代”是壹個什麽樣的時代。

(4)播放歌曲《中學時代》

學生討論:(略-)

老師:老師心目中的“中學時代”是壹個珍惜時間的黃金時代。只有珍惜時間,學好技能,將來為祖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才是我們中學時代最寶貴的。老師們也希望學生們能在這個黃金時代快樂成長,認真學習。

(5)今天我們將學習這首歌曲《中學時代》

a背誦《中學時代》,熟悉歌詞,感受歌詞之美。

B的作品調性是降B大調,2/4,附著點,減時線,增時線,連奏線,小節線等。

c視唱練耳記譜法,熟悉歌曲的旋律。

(6)在高音區間跳躍。

老師唱歌,學生模仿唱歌。

b慢慢練,準確後再唱。

(7)長音的持續時間需要學生很好的把握。

(8)老師唱《中學時代》這首歌(1-3遍)

(9)學生跟著老師的手風琴用表情唱歌。

(10)分組練習《中學時代》這首歌,要求盡可能多的背誦歌曲。

(老師參觀教室指導學生練習唱歌)

(11)讓學生討論並找出難唱的短語或段落。老師教了壹遍又壹遍。

(12)全班帶著表情唱了起來。

(13)老師:今天我們就來體驗壹下變速中的歌曲。(學生在排練——老師在指導——)

(5)擴張

欣賞水木年華的《中學時代》,感受不同的歌曲。

(6)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不僅學習了《中學時代》這首歌,也學會了珍惜中學時代的黃金學習年齡,把握每壹寸學習時間,不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

教學目標:1。感受和體驗高山族的民俗風情。

2.欣賞謳歌,感受音樂的意境,跟著音樂走。

3.多了解土家和高山族。

教學重點:進壹步了解土家和高山族。

教學難點:感受和體驗高山族的民俗風情。

教學過程:

第壹,認識和了解高山族

1,請介紹壹下高山族的知識。

2、老師補充總結:

高山族主要生活在中國臺灣省,少數散居在中國大陸的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過去,高山族住在依山傍水的窯洞裏,或以竹制草,以木為屋。目前有木屋、竹屋、茅屋、石板屋、草頂地宮等。,但是他們很註重造型和實用性的結合。

3.通過放映幻燈片,我們可以領略高山族的文化,如地域、飲食、服飾等。,讓學生對高山族有更直觀更深刻的認識。

二、欣賞“極品”

1.欣賞謳歌,感受歌曲的意境。

2.這是高山族婦女在打稻子時唱的壹首民歌。

問題:這首歌能讓妳聯想到什麽?(提示:勞動現場)

3.介紹謳歌

梆子是在稻田裏勞動的高山族婦女唱的壹種民歌。其音樂節奏鮮明,旋律流暢,大起大落,既有勞動節奏,又優美動人。在秧歌中,大部分是輔音(即啊、呀、陸、葉等)

4.再聽壹遍歌曲: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這首歌的意境是什麽?

5.再聽壹遍歌,學會低聲唱。

6.學習歌曲的旋律。

7.根據學習到的旋律添加歌詞。

8.播放歌曲伴奏,添加歌詞。

三、課後總結

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第四篇教學目標:

1.通過對《聖露西亞》的欣賞和演唱,學生可以充分領略到這首融合節奏、旋律、形體、力度等音樂元素的意大利民歌之美,感受到意大利船歌和意大利人特有的熱情奔放,對歐洲民間音樂產生興趣。

2.能夠用圓潤熱情的聲音演唱《聖露西亞》,並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和難點:旋律中的變音和高音能準確唱出。

教學過程:

第壹,場景導入。

1.在聖盧西亞的音樂中欣賞意大利風光。請通過短片討論妳所聽到的和看到的。世界上有許多宏偉的建築、美麗的風景和悠久的歷史文化...今天我們要學唱這首歌“聖盧西亞”。請把課本翻到16頁,聽聽這首歌描繪了什麽風景。(演奏和歌唱)

第二,放音樂,唱歌:

(學生對比歌詞,感受歌曲描繪了什麽?)

形容海上寧靜的月夜,搖曳的船,深情的歌者。動靜結合,動靜結合,充滿浪漫幸福的生活情趣,展現意大利獨特的民族情調)

第三,最初的感覺,學唱新歌。

1.展示旋律,跟著下面的旋律哼唱妳的感受。3/455.1 | 177-| 44.6 | 655-|老師彈琴哼唱。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美”是由老師傳遞給學生的。畫面美、音樂美、語言美會引導學生在“美”的氛圍中發出優美的聲音,為演唱歌曲、理解音樂奠定基礎。

2.學唱第壹段。視唱音樂,找出自己覺得不好的地方,壹起解決。想

喜歡美景,唱歌詞。

3.學唱第二段。

(1)視唱練耳配樂配合琴聲,並註意第二段的特點:高亢有力。

⑵哼唱並用手畫出旋律線的起伏。想想和第壹段的起伏有什麽區別?第壹段是由低到高再到低,像壹座山,第二段是由高到低再到高,像壹個山谷。)

七年級音樂教學設計第五篇壹、教學目標:

1,了解蒙古族風俗。

2.《田園》的欣賞會擴大學生對原生態民歌的理解,使他們進壹步感受到歌曲的意境,讓田園的旋律永遠流淌在學生心中。

3.充分了解內蒙古民歌悠揚寬廣的旋律特點,感受無伴奏合唱的聲線之美和豐富的和聲效果。

二、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

二、教學過程:

1,創建場景。讓學生了解蒙古族的風俗。

老師:我國有多少個民族?(56)妳知道哪些族群?(學生暢所欲言。)

2.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老師讓妳聽是哪個民族的。歌曲《天堂》

3.誰能介紹壹下這個民族?

4.學生們都講得很好,除了眼見為實。讓我們去看看(視頻)蒙古的風俗。

5.老師:妳感覺怎麽樣?(學生隨口說)

6.音樂《田園》。要求哼唱旋律,感受歌曲的藝術美。

7.古氏族太美了,讓我想起了壹首歌(老師唱的是民謠原唱,並出示了曲譜和歌詞)。

8.妳聽過這首歌嗎?想說點什麽嗎?(悠長、緩慢、抒情、寬廣的旋律)

9.輕輕地哼著歌曲的旋律(學會低聲唱)

10,再看壹遍歌詞怎麽樣?

內蒙古民歌大致可以分為長調和短調兩種。這首《田園》是典型的長調,旋律悠揚,跌宕起伏,節奏舒展,氣勢磅礴。

四、舞蹈片段欣賞“田園”

目的是讓學生在欣賞舞蹈的基礎上,再次體驗歌曲的藝術美。

老師:歌曲的意境真的很美。老師也很喜歡這首歌,特意收集了關於這首《田園》的舞蹈,供大家欣賞。

老師:妳還想說什麽?(學生可以自由發表意見)

5.課後總結:優美的音樂,優美的舞蹈,讓田園更加光芒四射。

目的是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表達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