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中考現代詩歌閱讀

中考現代詩歌閱讀

中考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1.問文章體裁?答:這篇文章是文章。備選答案有:詩歌、小說(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短篇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議論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散形式但不散精神、劇本、論述、議論文。

2.敘事六要素?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

3.文章的內容是什麽?方法:看題目,看人(事),看事件,綜合歸納。強調三個部分:內容是什麽,文章怎麽樣,作者怎麽樣。

這篇文章敘述(描述和解釋)了…的故事(事跡、過程、事件、風景)....也就是誰做了什麽——這個可以作為回答,用壹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B.表達(表揚、揭露、諷刺、反思、表揚、揭露、批評)。c、表達了作者對...

4.物質組織的特點是什麽?選擇緊密圍繞中心的典型事件,進行適當的剪裁和細節處理。

5.分層次?(1)按時間劃分(找到表示時間的詞組)(2)按地點劃分(找到表示地點的詞組)(3)按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找到每壹個事件)(4)總分(切頭切尾)6。描述線索及其功能?線索(明線和暗線)——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情緒。

作用:它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聯系起來,使文章條理清晰。7.為文章寫壹個標題。找到文章的線索或中心是基於(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的情感。

8.品味話題可以從-A內容、B主題、C線索、D設置懸念等方面進行品味。

例:(1)如果主題結合主旨,比如象征性的征文題目,也可以這樣回答:擬題巧妙,壹語雙關,原指…實指…,突出主題,引人思考。

(2)說明文:用什麽修辭手法來形象地說明...,指出本文的主要內容,並指出本文的研究對象。9.理解人的角色。

第壹人稱:親切、自然、真實,適合心理描寫,容易刻畫人物和性格特征。第二個人說:便於情感交流。

第三人稱:客觀,不受時空限制,易於敘述和討論。

10.敘事順序和功能?(1)順序敘事的作用(按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敘事有始有終,讀起來清晰,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解釋前面發生的事情。)作用:制造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3)插入(敘述時打斷線索,插入另壹個相關的東西。)作用:補充和襯托情節,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語言特色?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以下句子中選擇:生動、清新優美、簡潔、準確嚴謹、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幽默風趣。壹定要結合具體的句子分析。總的來說,口語通俗易懂,書面語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生動、形象、傳神、富有情感。

12.寫作技巧和功能?從狹義上講,寫作手法是“表現”,而從廣義上講,是指表達、修辭、先抑後揚、想象、聯想、象征、開門見山、表意、設置懸念、象征、借景抒情、抑揚頓挫、正反對比、側面對比、虛實結合、以小見大、用第二人稱表達感情等壹切寫作手法。常用的細節如下:(1)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從而使事物個性化,達到形象生動。(2)比喻生動簡潔地描述事物,說明道理。(3)誇張突出人或事物的特點,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強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給所描述的事物賦予特定的意義,表達情感...增強文章的表現力。(5)對比手法通過對比突出事物或描寫對象的特點,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主題。(6)襯托(側面襯托)手法和正面描寫。用次要的人或事來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的特點、個性、思想感情。(7)諷刺。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想先促後抑。先貶低再贊美所描述的對象,上下文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有意想不到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置懸念可以吸引讀者的註意力,引出文章的解釋。

(11)文章開頭的寫作技巧有:

a、可以用《詩經》中的伏比興手法。比如首先要說的是興。b、也可以用引用的方法。比如名句、諺語。

c、還可以打頭,用壹系列氣勢很強的並列句...d,或者用題字的方法。意味深長,也很文藝。

e,開頭描寫風景,渲染妳需要的氛圍和基調也不錯。f,開門見山。g .閃回

13.修辭方法與作用(1)比喻: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