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黃帝內經·靈樞·終始》中有壹個字“序和”:刺之道,終始畢,知終始,五臟為紀,陰陽定。陰主五臟,陽主五臟,陽收四端之氣,陰收五臟之氣。所以瀉者迎之,補者隨之,知其會,氣可使和,和則通陰陽。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古籍之壹,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制,因之得名。但壹般認為,這本書始於先秦戰國,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不是壹個人,而是由我國黃老醫家開發創造的。
《葉晚集》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類似於中國的《詩經》。從4世紀到8世紀中葉收集的詩歌有長有短,大部分被認為是奈良時期(公元710 ~ 794年)的作品。壹般認為,《葉晚集》是經過許多人多年編纂和流傳下來的,於公元8世紀下半葉由矢口智雄(公元717 ~ 785年)完成。後來經過幾個人的修改和認可,才成為現在的版本。
由此看來,日本新年號應該出自中國《黃帝內經》,比日本《葉晚集》至少早7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