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歷史是怎樣的?
唐代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強大的國力,兼收並蓄的文化精神,豐厚的文化積澱,為唐詩的繁榮準備了充分的條件。許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中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頂峰。今天可考的唐詩作者有3700多位,可見現存唐詩有54000多首。這只是唐詩的壹部分,但我們已經可以窺見當時詩歌的繁榮。初唐詩歌創作仍受南朝詩風影響,題材狹窄,追求華麗辭藻。只是到了、楊炯、陸、並稱為“四傑”的出現,詩的表現範圍才得以擴大,從臺閣走向關山、賽摩,表現出磅礴的氣勢和寬廣的胸懷。無論是寫邊塞、旅行、告別,都有這樣的情感風格。在詩歌的文體上,此時完成了五七言體的定型。格律詩屬於現代詩,是相對於古體詩而言的。古體分四、五、七字、雜字,不限平調,也不求對偶。現代詩的平仄和押韻有壹定的風格,也要求雙重性。八股對中國詩歌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主要文體。初唐後期,出現了兩位重要的詩人:和張。陳子昂主張詩歌應該被賦予某種東西。他的38首詩《感覺邂逅》就是這壹命題的實踐。但他最好的詩是在幽州的城樓上:“在我之前,過去的時代在哪裏?在我身後,未來的世代在哪裏?。我想到天地,沒有限制,沒有盡頭,我獨自壹人,眼淚掉了下來。”表達出意料之外的悲傷,卻包含著自信和野心,強烈的感情,以及壹種先在潮流而不被理解的巨大孤獨感。張的《春江月夜》描寫春江月色的皎潔之態,感情強烈,哲理深刻,筆調委婉,韻味無窮,創造了十分完美的意境。和張的藝術成熟透露出盛唐詩歌即將到來的信息。盛唐是唐詩發展的高峰。此時詩壇群星閃耀。王維、孟浩然善於表現山水田園之美,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寧靜祥和的心境。王維的山水詩詩情畫意,把人們帶到了充滿生機的湘明凈境界。山裏的壹個秋夜:“雨後空山,立於秋夜。皎潔的月亮從縫隙中灑下清亮的光線,將噴泉清在巖石上。竹林鏗鏘,洗衣女歸來,荷葉輕搖欲上輕舟。朋友的王子啊,春天已經過去,而妳還在這裏,這又有什麽關系呢?. "雨後松林斑駁月色流泉?。浣紗姑娘在月光下從竹林裏鬧哄哄地回來了;漁夫正在分離荷葉,搖著小船離開。山村的夜如畫。他也有壹些詩,寧靜中有些禪意。在唐代重要詩人中,受佛教思想影響最明顯的是他。然而,他並不是壹個完全隱居的詩人。他的詩有些慷慨激昂,有些則表現出強烈的人情味。《送二使安西》這首歌,後來被編入樂府,成為歡送會上反復吟唱的歌曲,因為它寫的是人們深深離別時的壹般感受。孟浩然善於用最經濟的筆墨寫出山水田園之美。《路過老人村》描寫的是做客的喜悅,寧靜的農家,真摯的友情,豐富的生活情趣。“肖春”描述了春天美麗、寧靜和舒適的感覺。《建德夜泊》壹曲,短短20個字,卻寫下了無窮的情韻:“小舟在霧泊中前行,日暮時分,舊事起。世界是多麽廣闊,樹木離天堂是多麽近,月亮離水面是多麽近!. "黃昏中的壹抹樹林,水中的壹抹月影。在這朦朧而清晰,深遠而寧靜的境界裏,有壹種淡淡的鄉愁。孟浩然的很多詩都用極其節儉的文字表達了多重境界和情懷。此時的常健、褚光熙等人,詩風與王維、孟浩然等相近。盛唐時期出現了壹些以邊塞生活為題材的詩人,如王昌齡、高適、岑參、祖勇等。他們大多去過邊塞,領略過邊塞的壯麗風光,向往過邊塞的功勛。在他們的詩詞中,祖國山河的壯美,保家衛國的豪情,都表現得淋漓盡致。王昌齡寫了二十多首邊塞詩,最著名的是《上邊塞》和《從軍》。他的邊塞詩歷史感深刻,風格清正。他也很會寫其他題材的詩,他的七言絕句有很大的藝術成就。高適的詩風趨於瑰麗慷慨:“萬裏不惜死,壹朝成功。畫壹幅麒麟閣,進入明光宮。嘲笑文士,壹窮二白!古人對此無知,往往成了老人。”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俠義氣質。邊疆詩人的代表人物,還有岑參。他寫的是邊塞風光的壯美,寫的是軍人的豪邁奔放。沙漠和苦難在他的作品中成了充滿豪情的壯麗畫卷。偉大的詩人李白最能體現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詩歌的高度藝術成就。李白是壹位個性豪邁、感情奔放、豪放而又渴望建功立業的詩人。他的詩充分展現了盛唐文人的自信與抱負,充滿了理想。他在詩歌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極大地豐富了古典詩歌的表現手法,將樂府詩的創作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他的七言絕句和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壹起,後來被推崇為唐代的代表作。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爆發性的抒情,變幻莫測的想象,鮮明的意象。他寫樂府、歌行如行雲流水,感情壹湧出,就像黃河之水,奔流千裏,傾瀉而下。生於盛唐,在盛唐感受到了時代精神的高昂。晚年,他目睹了唐代社會的衰敗,理想與現實反差巨大。在他的詩中,既有建立功勛的信心,也有對朝廷黑暗的憤慨和批判。他曾奉詔進京拜翰林,受到唐玄宗賞識。他覺得是時候建功立業了,心花怒放。沒過多久,他就被權臣誹謗,被逐出朝廷,這才意識到國家大事其實是腐敗的。他說自己是“北窗壹首詩,百萬字抵不上壹杯水”,才華橫溢,不能重用;壹邊痛斥那些以春風為榮的平庸之輩“華夷拳不能當飯吃,驢以春風為榮”,壹邊直斥那些漢奸“董龍是雞犬!”即使在失意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忘記報效祖國。安史之亂後,前後兩次參軍。他的詩想象力奇譎,常以為人所思無處不在。前人評論他的詩,說是“無中生有”,“蜀道難”,“夢登天目山”都是例子。在我的想象中,我常常用誇張的元素寫我擔心有白發,說是“白發三千尺”;寫廬山五老峰,曰:“金芙蓉削出蒼穹”;寫黃河,說是“黃河落東海,萬裏寫入懷”。他是壹個富有想象力的詩人,他的詩往往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由於他性格開朗豪放,所以他的詩歌明快清新,色彩豐富。他是壹位天才詩人。當時的另壹位大詩人是杜甫,被後人稱為“詩聖”。杜甫比李白小11歲,他們深厚的友誼成為千古傳誦的文學佳話。青年時代的杜甫,和盛唐很多詩人壹樣,有著“追馬輕狂”的流浪生活。但他的主要活動是在安史之亂之後。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有“為君子,為君子”的誌向,但他壹生落魄,所以在情感上更能體會到民間的疾苦。安史之亂給唐朝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半個中國淪為壹片土堆廢墟。杜甫在戰亂中移民,寫了壹首北伐民生疾苦的詩。戰爭中的許多重要事件,戰爭造成的破壞,戰爭中人們的心態,都在杜甫的詩中得到了生動的體現。唐代沒有壹個詩人像他這樣深刻而廣泛地反映安史之亂的歷史,所以他的詩被稱為“詩史”。由於自身的坎坷經歷,他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疾苦,並高唱歌曲,使家國之痛和個人之悲融為壹體。《春望》《登樓》《登嶽陽樓》都是這樣的詩句。“這堵墻的北邊有戰爭和山脈,在這欄桿邊,我怎麽能不哭呢?”而“花瓣如淚流過的地方,寂寞的鳥兒唱出了悲愴”則是百感交集,既是生命體驗的感受,也是家國的悲哀,難以分離。從唐詩到杜甫的轉變是壹個巨大的變化,主題轉向寫時事和底層人民的生活。寫作用的是記敘文和細節描寫,抒情用的是記敘文和細節描寫。為了方便寫時事,他經常用古文,但他成就較高的是格律詩。在他的1400多首詩中,律詩占了70%以上。他的格律詩的成就主要是拓寬了表現範圍,盡力發揮格律詩的表現力,既嚴格遵守格律,又打破了格律的束縛。變幻莫測,不落俗套,文筆高超。像《春天的希望》這樣的詩都是例子。有時,為了更完整地表達壹個事件或由壹個事件引起的感情,他采用壹組詩的形式。用詩寫時事是杜甫的創作。押韻,尤其是七韻,在杜甫詩歌中是高度成熟的。在藝術手法和風格上,杜甫不同於李白。李感情噴湧,杜甫反復唱。李是富有想象力的,杜是現實主義的;李豪放飄逸,杜沈郁失意。壹般認為,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杜甫具有綜合性,對後世影響深遠。中唐時期,詩歌發展呈現多元化,出現了藝術主張鮮明的不同流派。韓愈、孟郊以及他們身邊的壹些詩人,在唐詩如此高的成就面前,另辟蹊徑。他們追求奇美,重視主體性,常常打破法條文體的束縛,以散文句入詩。在這壹派詩人中,李賀是壹位才氣橫溢、心地善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只活了27年。在他的詩中,充滿青春趣味的繽紛世界,以及生命的稀疏悲涼,交織著未老先衰的感覺。他的詩想象奇特豐富,意象豐富多彩,組合密集。在這個詩歌流派中,他的詩歌風格特別鮮明。此時另壹派詩歌以白居易、元稹為主導。他們認為詩歌應該以發展為目的,應該有益於政治和宗教的使用。白居易提出“文章與時代相結合,歌詩與物相結合。”袁和白都以樂府為題,表達了他們對國家的關懷,對黑暗現象的批判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白居易的50首新樂府詩,有些寫得很好,比如《賣炭翁》。在藝術表現上,白居易主張文筆要通俗易懂,其趣味與漢、孟詩派正好相反。白居易不僅寫了大量的諷喻詩,也寫了大量的閑適詩,藝術上最成功的是長歌《長恨歌》和《琵琶行》。柳宗元和劉禹錫也是中唐著名詩人。他們的藝術趣味不同於韓、孟、元、白,各有特色。晚唐詩歌的又壹次變革。中唐改革精神消失,詩人走向自我。這時出現了壹大批寫得好的史詩,其中以杜牧、許渾為代表。杜牧是唱史詩的大作家。對歷史的思考,其實是對現實的感悟。歷史感和真實感融合在美麗的自然意象和情感中。《江南春》是歌唱史上的傑作。晚唐時期藝術成就最高的詩人之壹是李商隱。唐詩的發展,到盛唐時期的意境創造,達到了意象精致、無跡可尋的純美境界,是壹個高峰。杜甫從寫實走向綜合,這是另壹個高峰。中唐詩人在盛世極難為繼的情況下,或另辟蹊徑,或追求奇詭,或追求簡約,另辟蹊徑,是又壹高峰。至此,詩歌已是山窮水盡。李商隱出道後,以其深厚的文化修養和驚人的才華,開辟了壹個充滿朦朧幽美的境界,讓人咀嚼回味,達到了壹個新的高峰。他是壹個善於表達心路歷程的詩人,感情強烈細膩。他的愛情詩深情、曖昧、難忘、難解。他的許多詩歌(尤其是無題詩)的特點是情感流動跳躍,意象組合不合邏輯,意義模糊,感情豐富,往往可以有多種解讀。他的藝術技巧達到了高超的水平,極大地拓展了詩歌的情感容量,為唐詩的發展做出了最後的貢獻。晚唐詩人,有的華麗,有的淡然,成就不大,無法與前輩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