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歷史上中國西北邊疆出現過哪些民族?請介紹其中的三個。

歷史上中國西北邊疆出現過哪些民族?請介紹其中的三個。

匈奴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重要的遊牧民族,又稱“胡”(王國維,“匈奴”壹詞讀作“胡”),即“天之驕子”。其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出現在中國歷史舞臺的最初活動中心,是中國第壹個在陰山和漠南河套地區建立奴隸國家的邊疆民族。* * *經歷了近700年,對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和漢族的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是北方邊疆民族的祖先,也是漢族祖先中的壹員。

匈奴人,直譯為中文的“人”,或“群眾”、“居民”、“土人”,意為“天帝之子”,起源於原始時代對神靈的信仰;有說是“垂發”、“打結發”、“紮發”,也有說是“海東青”(獵隼),意為“勇猛善戰”。

l吳歡

烏桓又名“烏萬”、“古萬”、“兀顏姓”,源於東胡,語言與鮮卑相同,屬於東胡(古蒙古語)的壹個分支。

秦漢時期遊牧在繞樂水(今西拉木倫、老拉木倫壹帶)。東鄰婁、扶余、高句麗,西接匈奴,南接幽州刺史,北接鮮卑,南接烏桓。

西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單於擊敗,兵荒馬亂。其中壹個烏桓逃到烏桓山(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以北,即大興安嶺南端),接受匈奴的服務。

元壽四年(前119),霍去病擊敗匈奴左,將烏桓移至上谷、漁陽、幽北平、遼東、遼西五縣長城,保護烏桓壹校尉。

東漢初年,烏桓乘匈奴內亂,逼匈奴北移,選漠南。東漢采取上告的措施,以865,438+0,立五環渠司令阿侯、阿王、阿軍,在上谷寧城(今河北宣化西北)安置壹名五環校尉,管理與五環、鮮卑有關的事務,允許五環遷入。鮮卑立即南下,遷往塞外老家。東漢末年,烏桓卷入州牧混戰,幫助袁紹滅公孫瓚。建安十壹年(206),曹操率軍親自征烏桓,破之,收編烏桓騎兵,號稱“天下名騎”。烏桓衰落,與漢族融合,留在家鄉的與鮮卑人融合。

魏晉以後,烏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形成了所謂的“雜胡”。隋唐以後,烏桓不再活躍於內地。到了遼代,烏桓從歷史中消失,並入漢族和其他民族。太原的郝、的王、南皮(冀東南)的張等傳說都出自烏桓。

烏桓以牧業為主,喜騎射,牧以水草,居無常,以穹窿為屋,食肉飲酪,以毛毳為衣。狩獵業發達,手工業有所發展,有鑄銅、冶鐵、制陶、紡織等。農業發達,與匈奴、漢人建立了密切的商品交換關系,如“胡氏”,如上谷寧城(今河北宣化西北)。部落組織,以數百、數千賬戶(戶口)為壹部,隸屬於城市。部門有大人,城市有小帥哥。勇敢健康能處理決鬥訴訟的都是成年人,不是世襲的。成年人以下各牧生產,不征徭役。母權制殘余,血親復仇盛行。人少貴,老便宜。殺死父親和兄弟是無辜的,不會傷害他們的母親。母親有種族,父親和兄弟沒有報復。有過繼婚的習俗,“父兄死,妻後母抱妻。”拜鬼神,拜天,拜地,拜太陽,拜月亮,拜星星,拜有健康名字的大人。“坤ˉ(古代對剃掉男人頭發的懲罰)頭”和“哲ˉ(紅棕色)衣服,剪去頂發,與契丹人不同,只是剪去頂發。1971年,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店子發現東漢壁畫墓。壁畫以墓主人的“慶功宴”為主題,以烏桓和鮮卑人的形象為主。(霍林格發現壹座重要的東漢壁畫墓,文物編號1974,1)

何靈兒的牧馬圖,上繪漢族達官貴人乘車出行,下繪烏桓人牧馬。

霍林格壁畫墓。墓主人陳師曾為保護校尉烏桓,搞了壹場“百戲樂舞”

西晉賜“金烏丸歸義侯”金印,同時出土“金仙貝歸義侯”金印和“金仙貝引善中郎將”銀印。

l鮮卑

鮮卑和烏桓同源,來自東胡,語言和習俗與烏桓相同。先秦時期活躍於大興安嶺中北部,興起晚於五環,東漢開始出現名稱。

民族淵源:多元,說到鮮卑,指“犀比”“師比”,指胡人的勾;壹、鮮卑是滿語薩比(吉祥)的音譯,由部落酋長的名字轉化而來;據說鮮卑和九夷的白夷有血緣關系。說到鮮卑,指的是東胡之前的山戎(北戎,無盡戎,戴蓉),之後東胡興盛,名字就到了東胡。東胡被匈奴攻破後,與烏桓脫離東胡,回到東北大興安嶺地區,南有烏桓,然後形成了東有鮮卑,北有鮮卑。

東部鮮卑:發源於內蒙古東部的鮮卑山,即大興安嶺南麓興安盟科爾沁右翼旗西哈樂古河道附近的達汗山,即遼西長城外的鮮卑山,西南面阿魯科爾沁旗西北140裏的烏桓山。

北方鮮卑:大興安嶺北段的大鮮卑山。1980年,內蒙古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阿裏河西北大興安嶺東麓郟縣洞內發現拓跋鮮卑祖先石室,證明大賢北山在大興安嶺北段,是鮮卑人的發祥地。

拓跋鮮卑祖籍嘎仙洞,位於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阿裏河鎮西北10公裏處。它是拓跋鮮卑的發源地,拓跋鮮卑建立了北魏。不規則的三角形,洞穴就像壹個能容納數千人的大廳。穹頂高20余米,東西寬近30米,深92米。

西漢時,鮮卑和烏桓都被匈奴奴役。東漢初年,鮮卑大人隸屬遼東,名為“鮮卑大都保護”。漢軍大敗北匈奴後,鮮卑大規模西遷,進入匈奴故裏,在北方留下匈奴殘余65438+萬余人,“皆姓鮮卑”,合並形成鮮卑之父胡(匈奴)的拓跋鮮卑;在蒙古草原的南方,出現了父親是鮮卑人的鐵富匈奴。西拉木倫河壹帶,南匈奴後,宇文從陰山遷到此地,統治當地鮮卑,宇文鮮卑出現。

公元2世紀,鮮卑著名的領袖石懷制定法律,評判功過。北在柳高(今陽高縣西北)建朝廷,騎兵654.38+萬,北拒定陵,東敗夫,西攻烏孫,在匈奴故土建立了強大的軍政綜合體,分為東、中、西三部。譚死後,各部紛紛瓦解。三國時期,有壹個被稱為“鮮卑小種”的畢克能,曾經統壹了漠南地區。

魏晉時期,東方的鮮卑分為慕容、段、宇文三部分。

慕容部來自鮮卑山。最初是部落名,後來是氏族名。曹魏遷都遼西郡後,先後建立了顏倩(337-370)、後燕(384-407)、西燕(384-394)、南燕(398-410)政權。

段氏鮮卑在東漢中期由遼東遷至遼西,為部落成人。4世紀初成為東方鮮卑中最強大的部落。

宇文鮮卑是鮮卑匈奴,從陰山南遷到遼西,加入鮮卑部落聯盟,逐漸成為鮮卑,史稱鮮卑宇文。當被分成三部分時,於在東方已成年。後來歸慕容、拓跋管轄。北魏末年,宇文泰強盛,專治西魏,其後裔取代西魏建立北周。

北方的鮮卑主要是指鮮卑的拓跋氏,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拓跋陶賜福石刻,追溯拓跋先民從這裏出發,開始傳承的歷史。他們從大興安嶺東麓越過大興安嶺,在東漢初年從大興安嶺西麓進入呼倫貝爾草原。東漢末年,進入匈奴故裏,大致在陰山或河套,與其余匈奴合並,稱為“鮮卑父母”。後來,它從河套北部遷到漢朝定襄縣的樂聖(今和林格爾縣西北)。315年被任命為代王,建立代國。376年,這個國家被前秦的苻堅征服。前秦被推翻後,拓跋珪趁機召集舊部,也就是更換皇位。383年改稱王維,386年正式定名為魏,史稱北魏或後魏。398年,他遷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制定各種法規,統壹了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袁弘遷都洛陽,采取壹系列措施,將鮮卑舊俗改為漢式,這就是中國民族史上最著名的“孝文帝北魏改革”。534年,北魏分為東魏和西魏。

西方的鮮卑主要指河西的鮮卑和隴西的鮮卑,還包括源於慕容鮮卑的吐谷渾。

河西鮮卑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生活在甘肅河西走廊的鮮卑諸部,其中以禿鮮卑最為強大。396年,呂光建立南梁,卒於414年。還有麥田鮮卑、車罩鮮卑、北山鮮卑等其他部門。

隴西鮮卑是指居住在甘肅省龍山、六盤山以西、黃河以東的鮮卑。它由齊父家族領導,是鮮卑和高車的融合體。公元385年,赤阜郡王叫大山雨,公元388年被封為豫王,公元394年改稱秦王,史稱西秦。他死於431。

早期鮮卑人以遊牧狩獵為主,壹直持續到東漢末年,尤其是遷入匈奴故土後。魏晉時期,部分鮮卑已逐漸兼營農業,進入黃河流域後開始大規模農耕。手工業發展緩慢,加上中原戰亂,很多漢人逃到鮮卑地區,帶來了手工藝技能,制作武器。與漢族地區的商品交換。

社會組織由城市、城鎮、部門組成,那裏有小帥哥,也有成年人。郝帥,大人是貴族,下面是部落成員,然後是奴隸。譚生活的時候,這裏分為中、東、西三部分,有60多個小城鎮。譚死後,成人舉薦制被成人世襲制所取代,標誌著等級制度的進壹步確立。鮮卑入主中原後,國家建立,貴族自稱為王、皇帝,就成了封建統治階級,壹般百姓就成了封建統治下的臣民。語言源於東胡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被認為與蒙古語幾乎相同。

婚姻習俗保留了收養婚姻、奴役婚姻(男子在婦女家中服務)和搶劫婚姻的殘余。

“昆ˉ”是鮮卑發型的特色。男人娶了女人,女人必須剃光頭,留頭發在身邊,留頭發垂在後面。

喪葬習俗很流行。信仰巫術,祭祀天、地、山、河、日、月、星。西遷入主中原後,逐漸皈依佛教,其中壹部分人還為道教服務。所到之處,對寺廟、石窟進行了大修,比如大同的雲岡、洛陽的龍門,這些都體現了鮮卑、西域、中原文化的融合。

鮮卑的“壹下子高興”也叫米色。鮮卑舞。鹿圖案卡片裝飾。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裏的梧州山南麓,依山而刻,東西綿延約壹公裏。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洞窟252個,造像51000尊,代表了5-6世紀中國優秀的佛教石窟藝術。2001 65438+2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20年的建設幾乎貫穿了整個北魏,這是壹部北魏的“斷代史”。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以南12公裏處的伊河兩岸。從北魏到北宋400多年,至今仍有2100多個洞窟和龕窟,65438+萬余尊造像,3600多處碑刻。2000年11.30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西晉時期的侯金印,高2.8厘米,邊長2.2厘米,重88.4克的方形駝扣,現藏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

西晉時期金鮮卑領善中郎將,銀印,方形,駝扣,高2.5厘米,邊長2.1厘米,重41.2克,1956年在內蒙古涼城小壩子灘出土,現藏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

金鮮卑率百余長青銅官印。

北魏大統雁北師專傅俑,對襟,長袍

固原北魏漆棺畫:郭巨葬子的故事。窄袖黑靴,是精致的妝束。

固原北魏墓漆棺畫:墓主生平圖片。主人和服務員都穿著窄袖長袍,黑色靴子,妝容優雅。主人右手拿著耳杯,左手拿著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