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國家的政治不斷呼吸新鮮空氣,社會階層不再固化,而是不斷流動。出身貧寒的學生,壹旦步入仕途,就會傳遞底層的聲音,推動政府進行改革,國家社會就有了自我修復的能力。後世延續並完善了科舉制度,成為中國社會永葆活力的壹大因素。
擴展數據
到了唐代,家道還算殷實,所以很大壹部分考生出身於世家,比如王維,他是魏晉以來太原皇室出身。王維在政治上幾乎無所作為,甚至不怎麽上班,最後做到尚書右丞的高位,與他的家庭背景不無關系。
家庭出身的好處是從小受官場經驗和家訓的影響,所以遇到國家大事都比較大氣,很大方。
經過晚唐五代的亂世,原來的家庭所剩無幾,所以宋代的考生大多出身貧寒,他們讀書做科研的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改弦更張,孝敬祖先。
而且他們大多沒有什麽家訓,所以當了官之後,往往會多考慮自己,少考慮國家。再加上本來就是穿著黃袍在區區廟前,整個趙宋皇室都不大氣,所以宋朝就有點小家子氣了。整個宋朝,真正有膽識的文官只有壹個,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