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誌摩詩歌的藝術特色是與徐誌摩詩歌的創作成就和個性經歷分不開的。純潔、真實、熱情,他具有天才詩人的所有品質。他從小過著富足的生活,雖然日後家道漸衰,但瘦駱駝比馬大,就是年輕時無憂無慮,傳統教育和留學經歷都讓他在詩意的國度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另壹方面,他回國後的人生軌跡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他的性格體現在他的行動上,徐誌摩的行動和他的詩壹樣震撼人心。而徐誌摩對愛情的執著註定了他的痛苦。而這種痛苦讓他在詩歌中得到充分的發泄,也成就了他的詩名,這也是他詩歌中的最高成就。
第壹,從形式上看,徐誌摩的詩歌有壹種內外高度統壹的美感。
他遵循聞壹多的三美論,即所謂的音樂美、建築美、繪畫美。但他有自己獨特的實踐,這主要體現在他對各種詩歌風格的嘗試上。他認為每種詩歌風格都有它最適合填充的內容。最典型的是他在十四行詩和散文詩方面的嘗試和突破。徐誌摩詩歌的許多方面的發展是很有創造性的。他敢於突破古典抒情方式,融入西方各種思潮,大膽創造新的風格,敢於為新詩開辟新的規則,意境優美,唯美主義。
第二,在格律形式方面,徐誌摩的探索避免了新詩過於松散和膚淺的弊端,從而使內容更加溫和,思想更加深刻。
聞壹多在談詩格律時談了三美,這在徐誌摩的詩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落實。茅盾曾經批評過徐誌摩的詩《不知風往哪個方向吹》。我們可以指出這首詩在形式上的美,它的構圖很有條理,它的音調很高亢。但是詩人告訴了我們什麽呢?這很少。?但壹首詩的成敗,並不是以傳達內容的多少為標準,作者在這首詩中表達的是壹種心境,是壹種情感的交流。詩歌要承載很多內容,尤其是抒情詩。傳達感情的豐富性和真實性是壹首詩成敗的重要標準。
我們先看徐誌摩的外在形式,主要講格律的創新。徐誌摩詩歌的格式簡單卻變化多端,衍生出了很多美感。
徐誌摩的詩歌在結構上獨樹壹幟。撇開內容羅列,從形式上看,他的詩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幾類。第壹,他比較了擺放整齊的方形,和聞壹多的壹致。聞壹多的詩歌結構大多是整齊的豆腐塊,可能是受古典詩詞的影響,講求句式和用詞的整齊劃壹。另壹種是長矩形塊,形式為交錯退格(或多行退格),通常後退壹兩個空格。第三是每排齊平,但從後面看不平整,形成錯落有致的美感。第四是每句話都拼錯,形成倒梯。
第三,徐石的意境無疑是美的。
總的來說,徐的每壹首詩都是壹個生動的意象,這個意象或傳達壹種情感,或象征壹種精神或力量。但毫無疑問,都是唯美的意境,在明清之際新意深遠,使得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吸引了讀者的目光。* * *明屬於文學理論範疇,是文學接受的最高階段,是作者、作品、讀者之間的壹種精神契合,從而體現作品的力量,提升人的人格,而徐詩歌的意境就具有這樣強大的力量。他的詩不僅僅是古詩詞中所謂的情景與現實的交融,還有壹種強烈的抒情性,讀來有著強烈的抒情感染力和無窮的魅力。
第四,?性靈?是徐誌摩詩歌中的壹種氣質和內涵。
往往詩人腦海中的靈光壹閃,經過詩人的加工,就會成為絕唱。徐誌摩和泰戈爾壹樣崇尚靈性。徐誌摩的精神也體現在他的文章裏,像預言壹樣,令人驚訝。死亡是每個詩人都曾深入思考過的永恒話題,但能在死前生動描述自己死亡的徐誌摩卻是前所未見。
徐誌摩的詩歌在白話詩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某些方面具有開拓性。首先,在詩歌格律上,很多都值得現代詩人借鑒和學習,有些方面更是後輩望塵莫及。當時提倡詩格律,對於防止詩歌在文化上的流散,尋求中國新詩的發展道路,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還有他詩歌優美的意境和審美追求,給後人留下了豐富的美學遺產。他才華橫溢,他的詩充滿了靈性,但他並不放縱自己的才華。他只是將它們展現的淋漓盡致,有節制,開放但不放縱。他就是這樣創造了壹份美麗的遺產,那首美麗的詩已經像小溪壹樣在妳的胸中不經意地流淌成了壹條河。我相信,在未來,我相信他的詩歌會繼續流傳下去,成為現代文學寶庫中的壹顆璀璨的明星。
第二章徐誌摩的詩歌及其藝術特色。講究藝術技巧,創造意境,善於比喻。
1,意境優美,回味無窮。
徐誌摩寫詩很註重意境。他在《誌摩詩集》中的大部分詩作形成了自己的藝術境界,如《雪花的幸福》。作者將追求理想的主觀感受與客觀的自然景物融為壹體,從而將現實景物化為虛擬景物,創造出壹種優美的藝術境界。
2.音樂結構完美統壹
徐誌摩提倡藝術詩歌。他對壹多的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尤其是音樂美等詩學主張深表欽佩。
第二,瑕不掩瑜,春喜參半。
作為近代著名詩人,徐誌摩的成就不容小覷,但他的詩歌創作也有幾個致命傷。第壹,他過於註重詩歌的形式,有時甚至超過,導致內容服務於形式;二是渲染的情感太弱,是壹個嬌弱靈魂的呻吟。在此,本文僅對徐誌摩詩歌的內容作粗淺的探討。
徐誌摩思想的復雜性早已有定論。他的天性浪漫奔放。因此,他的思想中並沒有壹以貫之的觀念,這就導致了他的詩歌內容是多色調的,缺乏這兩種觀念。他的詩歌內容也是當時和後世爭議的焦點。個人認為,如果說現代詩的本質是詩人穿越現實獲得內心的純真,堅守崇高的理想(傳統詩歌是在理想尚未破碎的古典時代建立起來的)。),那麽,我們就可以更好、更公正地對待徐誌摩詩歌的內容。
同時,詩人創作的源泉是他周圍的社會。所以難免被打上時代的烙印。作為現代詩壇上的著名詩人,徐誌摩有他的成功,也有他的不足。今天,我們應該用公正的眼光,客觀的評價來看待這樣壹位詩人。詩人要有激情,寫詩也要有激情。沒有激情就不能成為詩人。但也正因為徐誌摩這樣的詩人,憑著他的激情,往往“什麽半成熟不成熟的想法,都像五彩的花雨壹樣散落在手指間”,結果自然就形成了“破碎的格局”。應該說對於那個時代的詩人來說是很自然的。今天,我們重讀徐誌摩的詩,不能只評詩,也不能只評人。我們應該從唯物主義的角度客觀地評價他們,這應該是本文的目的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