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啊!是時候了。夏天曾經是盛大的。
把妳的影子放在日晷上,
讓秋風吹過田野。
讓最後的果實長得豐滿,
再給他們兩天南方的氣候,
迫使他們成熟,
把最後的甜味釀造成烈酒。
這個時候誰沒有房子都不用建。
這個時候誰孤獨,誰就永遠孤獨,
剛剛醒著,閱讀,寫長信,
在林蔭大道上來來回回
不安地徘徊,在落葉前飛舞。
《秋》是奧地利詩人賴納·瑪麗亞·裏爾克的作品,創作於20世紀。詩以第壹人稱描述了作者心目中的上帝、人和世界的關系,頗有啟發意義。
奧地利詩人賴納·瑪麗亞·裏爾克。出生於布拉格,早期代表作品有《生活與詩歌》(1894)、《夢想》(1897)、《降臨節》(1898)。成熟期的代表作品有《祈禱書》(1905)、《新詩集》(1907)、《新詩續篇》(1908)、《杜伊瑙挽歌》(1922)。此外,裏爾克還有壹本日記小說《瑪特筆記》。
1875年,裏爾克出生於壹個鐵路辦事員家庭。高中畢業後,他在布拉格大學學習哲學、文學史和藝術史,然後在慕尼黑和柏林從事作家工作。在文學界嶄露頭角後,裏爾克壹直在國內外旅行。1915壹戰時應征入伍,在維也納戰爭檔案館服役。1919移居瑞士,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