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傳記:
貝多芬是德國古典音樂作曲家和鋼琴演奏家。在東亞,貝多芬被尊稱為“樂聖”。
貝多芬出生在德國壹個貧窮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壹名歌劇演員,粗魯且酗酒,他的母親是壹名女仆。貝多芬本人相貌醜陋,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生活艱辛,經常被父親打罵。貝多芬11歲加入劇院樂隊,13歲成為壹名偉大的管風琴手。17歲那年,他失去了母親,他壹個人負責兩個哥哥的教育。
10月貝多芬離開家鄉波恩前往音樂之城維也納。很快,疼痛敲響了他的人生之門。從1796開始,貝多芬的耳朵就沒日沒夜地響,聽力不斷下降。起初,他獨自保守著這個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愛上了壹個叫朱莉埃塔的女孩,但由於她的殘疾(此時他已經失聰)以及朱莉埃塔的自私和虛榮,兩年後她嫁給了壹個伯爵。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體現在他這壹時期的幻想奏鳴曲、克羅伊策奏鳴曲等作品中。席卷歐洲的革命蔓延到維也納,貝多芬的情緒開始高漲。此時,他的作品有《英雄交響曲》和《激情奏鳴曲》。
1806年5月,貝多芬與布倫瑞克小姐訂婚,愛情之美產生了壹系列偉大的作品。可惜愛情又拋棄了他,未婚妻嫁給了別人。然而此時的貝多芬正處於創作的全盛時期,他對壹切都無憂無慮。他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輝煌之後是最悲壯的時期:經濟窘迫,親友相繼離世,耳朵失聰,與人交流只能在紙面上進行。面對生活的艱辛,似乎沒有什麽能讓貝多芬屈服。他用自己的創作風格扭轉了當時維也納的輕浮風格。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壹個下雪天咽下了最後壹口氣。
米開朗基羅傳記:
米開朗基羅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和詩人,是文藝復興時期雕塑藝術最高峰的代表。
傳記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是“戰鬥”,第二部分是“拋棄”,最後壹部分是“死亡”。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Caprice。父親是基切和卡布裏塞的自治市長。他的母親在他六歲時去世,米開朗基羅被壹個石匠的妻子收養。十三歲時,他進入了多梅尼科。Girandayo的工作室。據說他的優異成績讓老師們嫉妒。壹年後,他們分手了,米開朗基羅轉到了壹所雕塑學校。不久,由於宗教信仰的沖突,他離開了那裏,去了威尼斯、羅馬等著名城市,於是雕塑水平不斷提高。
1505年3月,米開朗基羅被教皇朱利葉斯二世招募,為他修建陵墓。不久,他被邀請去畫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在隨後的幾年裏,他被歷任教皇派遣,帶著痛苦創作自己不滿意的作品。1527米開朗基羅被卷入了壹場革命的漩渦,險些喪命。革命後,教皇克萊門特又把他從藏身之處找了出來,米開朗基羅不得不再次為他所抵制的人工作。教皇克萊門特於1537年9月去世,米開朗基羅認為從此可以安靜地做自己的事了。但是他壹到羅馬,就被他的新主人保羅三世抓住了。似乎命運註定他只能在無盡的幹擾中為別人打工。
1564年2月12日,米開朗基羅站了壹整天,為基督寫悼詞。65438年6月4日,他開始發燒。6月8日下午5點,這位傑出的雕塑家和畫家終於永遠離開了人世,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托爾斯泰傳:
托爾斯泰是俄羅斯小說家、批評家、劇作家和哲學家,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他的作品包括《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和《復活》,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壹,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壹。
托爾斯泰出生在泰國和俄羅斯的亞斯納-博洛尼亞。托爾斯泰兩歲時失去母親,九歲時失去父親。托爾斯泰從小就開始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1844考入喀山大學東方語系,學習土耳其語和阿拉伯語,準備做外交官。我期中考試不及格,第二年轉到了法律系。他沒有專心學習,熱衷於社交生活。同時,他對哲學,尤其是道德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熱愛盧梭的理論和他的人格,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在大學裏,他已經註意到了平民出身的同學的優越感。4月退學,1847,回到賈斯納和波利亞那。這是他母親的嫁妝產業,是他哥哥分析財產時屬於他的,他漫長的壹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這裏度過。回到莊園後,他試圖改善農民的生活,但因為得不到農民的信任而止步不前。1849年4月,去彼得堡參加法學學士考試,只上了兩門課,突然回家了。第二年秋天,為農民的孩子建立了壹所學校。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Nikolayevich Tolstoy)名義上從11年6月起在圖拉省行政局工作,從1年6月起在次年2月晉升為十四名公務員。事實上,他在親戚朋友和莫斯科上流社會之間。然而,他漸漸厭倦了這種生活和環境。4月底,1851隨正在服兵役的大哥尼古拉前往高加索,以誌願兵身份參加抗擊山民的戰鬥,隨後在高加索軍隊以“四級炮兵下士”身份服役兩年半。雖然他表現很好,但只是靠親戚的支持才被提升為準尉。1854年3月加入多瑙河軍團。克裏米亞戰爭開始後,他自願轉移到塞瓦斯托波爾,在最危險的4號要塞擔任炮兵連長,參加了該城最後壹次防禦戰。在各種戰鬥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官兵的英雄氣概和優秀品質,更加堅定了他對普通民眾的同情和對農奴制的批判態度。
《海底兩萬裏》主要講述了潛水艇鸚鵡螺號的故事。1866年,人們在海上發現了壹只被懷疑是獨角鯨的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爾被邀請參加狩獵。在追擊過程中,他們和魚叉手尼德·蘭不幸掉進了水裏,落在了怪物的背上。他們發現這個怪物不是獨角鯨,而是壹艘結構奇妙的潛艇。這艘潛艇是尼莫在大洋中央的壹個荒島上秘密建造的。它有壹個堅固的船體,並利用海水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去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和大西洋,在海裏看到了許多珍稀動植物和奇異的景象。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圍攻、與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諸多危險。最後,當潛艇抵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在《海底兩萬裏》中,尼莫是壹個國籍不明的神秘人物(後來在神秘島被供認是印度人)。他在壹個荒島上秘密建造的潛艇不僅極其堅固,而且結構精巧,可以利用海洋提供能源。他們依靠海洋中的各種動物和植物生存。潛艇的船長也對俘虜們很好,但是尼摩船長為了保守他的秘密,從此不允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和他的團隊別無選擇,只能跟隨潛艇環遊海洋。在旅途中,阿龍納斯壹行遇到了無數美麗的風景,也經歷了許多驚心動魄的冒險。他們眼中的海底,有時美麗而醉人;有時很危險,千鈞壹發。通過壹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龍納斯終於得知神秘的尼摩船長仍然和大陸保持著聯系,並且用海底沈船裏的數百萬金銀支持著陸地上人們的正義鬥爭。最後,鸚鵡螺號在北大西洋被壹艘驅逐艦轟炸。除了三個俘虜,潛艇上的所有人都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攻擊角度擊沈了驅逐艦。不久,他們在潛艇陷入大漩渦的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出潛艇,被漁民救起。回國後,博物學家揭示了他們在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