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是從秦朝開始設立的專門的官方機構,負責分配音樂、培訓音樂家和收集民歌。漢樂府是指漢代樂府機關收集的詩歌。這些詩最初是在民間流傳,通過樂府保存下來的,漢人稱之為“宋詩”,魏晉時期才稱之為“樂府”或“漢樂府”。後世學者模仿這種形式所寫的詩,也稱為“樂府詩”。
《漢樂府》是繼《詩經》之後又壹部偉大的古代民歌集。不同於《詩經》(也是現實主義),開創了詩化現實主義的新風格。女性題材作品在漢樂府民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從雜言到五言,用敘事性的寫作對人物進行細致刻畫,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完整。它能突出思想內涵,註重描寫典型細節,開辟了敘事詩發展的新階段,是中國詩歌史上五言詩發展的重要階段。漢樂府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非常高,可以和《詩經》、《楚辭》並駕齊驅。
《尚墨桑》和《孔雀東南飛》都是漢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都被稱為“樂府雙璧”。漢代的《孔雀東南飛》、北朝的《木蘭詩》、唐代韋莊的《福琴吟》並稱為“樂府三絕”。另外,長歌裏的年輕人不努力。大哥傷心也是壹句名言。
漢代所謂的樂府,指的就是管樂。它除了創作和制作歌頌文人的詩歌和演奏新的歌舞外,還收集民歌和歌詞以供消遣。《漢書藝文誌》:“自孝武帝立樂府以來,采歌謠,故趙、秦、楚取而代之,皆受悲喜之影響,亦能觀風俗,知厚雲。”漢武帝采詩不僅是為了考察人們的隱居生活,也是為了豐富樂府的音樂以供娛樂。魏晉六朝時期,樂府從壹種風琴的名稱變成了壹種帶有音樂的詩體名稱。繼《詩經》、《楚辭》之後,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了壹種新的詩風——樂府,它曾經輝煌壹時,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有機組成部分。唐朝指的是批判現實的諷刺詩。宋元以後又叫詞,又叫樂府。“樂府”,原為官職名稱,負責作曲、訓練樂師、收集詩歌和民歌供朝廷在祭祀宴會上演唱、觀察風土人情、考察政治得失。中國的集詩制度源遠流長,夏樹尹正就有集詩的記載。流傳至今的《詩經》原本是官方頒布並被社會認可的標準選本。春秋以後,禮崩樂壞,征戰不斷,集詩制度無法實行。秦朝統壹時間短,什麽都要做。雖有樂府官署之名,但仍無集詩之實。漢朝承襲秦制,經濟蕭條。樂府機關只能學舊,勉強維持。經過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國力已經非常強大,於是樂府規模擴大,夜間采詩。到了東漢時期,詩歌收藏已經成為政治生活中的壹件大事。光武帝曾“請百姓聽民間故事”,而皇帝何則派使者“分頭行,行於郡縣,聽民間故事”。這種時尚在南北朝時被沿用。在梁肖時期,社會已經把“樂府”從官方的名稱變成了壹種詩體。劉勰《文心雕龍》除明詩外,樂府中還有專門的壹章。《昭明文選》和《許翎魚臺新詩》也開設了樂府專欄。其中既有文人詩詞,也有民歌詩詞,即凡是能通過音樂傳唱的詩詞歌賦,都稱為“樂府”。在這兩種詩中,民歌和詩是精華,文人的歌和詩是在民歌和詩的露珠下萌發成長的,所以要高度重視民歌和詩。北朝在戰亂間隙推行的采詩制度與漢代是壹脈相承的。郭茂謙的樂府詩《兩鼓角橫吹》中保存的北朝樂府民歌,有的是漢文,有的是譯作。雖然只有六七十件,但內容深刻,題材廣泛,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充滿了與南方截然不同的粗獷豪放的精神,展現了風土人情的另壹幅畫卷。由於北方各族統治者長期混戰,反映戰爭的題材較多,有的描寫戰爭和徭役帶來的苦難,有的歌頌勇武精神。尤其是木蘭詩,是熱情歌頌木蘭是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參軍的傳奇人物。《花木蘭》與《焦仲卿夫人古詩》壹起,被譽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漢魏六朝樂府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壹朵奇葩,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直接影響了中國詩歌的面貌。不僅開辟了五言詩的新領域,而且對七言詩、唱法乃至律法都起到了橋梁作用。
西漢樂府的擴大和發展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書·禮樂誌》說:“至漢武帝決斷時,樂府成立,夜讀詩,受趙、戴、秦、楚之囑托。以為律呂主將,引等數十人作詩作賦,略論律呂,譜成壹曲十九章八調之歌。正月初壹,用甘泉拜山崗,使男女七十童唱昏。”漢武帝時期,樂府的功能進壹步加強。樂府除了組織文人創作供朝廷使用的歌曲和詩詞外,還收集了全國各地的歌謠。很多民歌都是在樂府裏面唱的,流傳下來的。文人創作的樂府詩不再局限於宴饗、《安史坊》中的宋立科,還在祭天時傳唱,樂府詩的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據《漢書·關白公卿表》記載,漢武帝在位時,樂府令由三官組成。據《漢代禮樂史》記載,到漢武帝末年,樂府已有800多名員工,成為壹個頗具規模的音樂機構。漢武帝至漢武帝時期,樂府興盛了壹百多年。哀帝即位,下令革除樂府官員,大批樂府人員下崗,留下壹部分歸騎士團管轄。此後,漢朝再無樂府建制。
東漢掌管音樂的機關也是分屬於兩個系統。壹個是太嶽音樂部,長官是太嶽音樂令,相當於西漢的太嶽音樂令,隸屬太常卿。壹個是黃門宣傳部,主管程華齡,屬於少府。黃門鼓吹之名自西漢就有,與樂府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到了東漢,掌管程華齡的黃門宣部,為享受宴席的大臣們提供歌詠,實際上起到了西漢樂府的作用。東漢樂府詩主要由黃門宣部采唱,所以保存下來。交妙曲:主要是貴族文人為祭祀而寫的音樂歌曲,華麗典雅,無思想性。如《安史坊裏的歌》第十七章(楚音)和《郊祭之歌》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