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清明節教案反思(壹)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和古詩詞的意境,學會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奏地背誦古詩詞,並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
2.探索用動作表達音樂內容,願意參加音樂活動,與同齡人壹起表演。
3.盡量根據古詩詞的情況來畫。
4.體驗和大家壹起過節的快樂。
5.了解節日的由來,知道節日的日期和習俗,願意參加節日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能夠背誦《清明》這首詩,並對清明節有了壹定的了解。材料準備:清明畫、音樂、紙張、顏料等。
活動流程:
壹、在情境中創造動作,初步用動作表達《清明》這首詩。
老師:妳知道古詩中描繪的是哪個季節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麽樣的情感?
第二,有節奏地背誦《清明》
(1)老師背清明,放圖片給小朋友欣賞。
(2)老師示範背誦壹遍歌詞,用穩拍的節奏拍手,幼兒跟著老師按穩拍的節奏拍手。
(3)引導孩子結合穩定的節拍背誦歌詞,註意翻拍的應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和孩子壹起回答歌詞。老師說前半句,孩子說後半句。比如老師說“清明節”,孩子說“雨後”,等等。
(5)幼兒完全隨音樂背誦和演唱歌詞。
第三,根據理解畫圖
孩子們根據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想象中的“清明”圖。
第四,兌換升值
幼兒介紹和欣賞兒童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教學反思:
要註意讓孩子迅速理解和接受,註意對孩子註意力的吸引,讓想參與主動交談的孩子正確表達自己,引導他們完成相應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中班清明節教案反思(二)活動名稱:
傳統節日-清明節。
前言:壹年中有很多傳統節日,清明是春季的其中壹個。但是孩子們對清明節了解多少呢?讓我們以清明節為主題來討論四季中的節日,了解清明節的由來!
活動目標:
1.了解四季的輪換,感知清明是春節,產生進壹步探索和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
2.喜歡古詩詞古畫等壹些表達方式,通過欣賞和體驗加深對中國節日文化的了解和喜愛。
活動準備:清明上河圖及相關清明照片。
活動流程:
首先,猜測並理解四季的輪換。
1.演示屏幕1。看到這個圖形妳會想到什麽?
總結:壹年從65438+10月開始,到65438+2月結束;新年從65438+10月開始,到65438+2月結束。
2.演示圖片2。現在,妳想到了什麽?
總結:壹年有四個季節。在壹年中,我們從春天開始,然後經歷夏天和秋天,接著是冬天,然後是春天。年復壹年,四季不斷交替。
3.演示屏幕3。前段時間,我們在日歷上發現了壹些節氣。想想吧。他們可能在什麽季節?
4.總結:壹年從春天開始,立春之後是壹場驚魂。春分過後是清明,大寒過後是立春。節氣可以告訴我們季節的變化。
第二,找來找去,摸清楚。
1.我們現在是在什麽季節?
2.除了立春、驚蟄、春分等節氣,春天還有哪些節氣?(引出清明)。
3.從字面上看,清明可能意味著什麽?
4.今天,王先生準備了許多圖片。請過來找他們。哪些和清明有關?孩子們分組討論。(再現並轉移已有經驗:詠柳、遊園不值、清明等古詩詞)。
5.總結:清明節不僅是春天的節氣,也是春天的重大節日,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步入大自然的懷抱,享受春天溫和的氣候和萬物蘇醒帶來的喜悅,感謝先烈和先輩們為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
第三,視聽欣賞,感受傳統藝術
1.清明節在中國古代就有了。中國古代的人們不僅用文字和古詩記錄清明節,而且用繪畫來記錄。今天老師帶來了壹幅中國代代相傳的名畫。妳想看看那時候清明節的熱鬧場面嗎?
2.孩子們在清明節欣賞河邊的景色。
3.問題:妳覺得or怎麽樣?(幫助孩子簡單理解圖片)
4.老師背古詩總結:梨花初升風清,遊子春來出城,日寇墳塋收拾,萬竹柳歸柳鶯。
教學反思:
孩子們對這個活動很積極,我也很樂意參與孩子們的描述。看圖講,就是要讓孩子學會關註整體,同時要結合其他圖片去發現圖片背後的真諦。在與孩子交談時,要註意讓孩子迅速理解和接受,註意對孩子註意力的吸引,讓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引導孩子完成相應的活動目標。
在繪本活動中,要針對活動的重點,關註相應時間的圖片,精心準備展示和講解。在把握活動重點上,我還是需要多思考,經過仔細思考把握好每個環節的重點,努力實現繪本活動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