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七律長征歌頌了紅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七律長征歌頌了紅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七律長征歌頌了紅軍樂觀向上的革命精神和英勇頑強的革命英雄主義的英雄氣概。

出自:七律長征是壹首七言律詩,選自毛澤東詩集。

齊魯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是閑著。

五嶺興波,烏蒙服泥丸。

金沙水搏雲崖暖,大渡橋隨橫鐵索寒。

很高興看到岷山白雪皚皚,綿延數裏,我們的戰士們越過它,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翻譯:

紅軍不怕長征路上的壹切艱難困苦,把千山萬水看得很普通。

在紅軍眼裏,連綿的五嶽不過是微波波的起伏,雄偉的烏蒙山不過是泥丸。

金沙江泛著濁浪,拍著高聳的懸崖,冒著熱氣。大渡河上危橋的橫架正在搖晃著高高懸掛在空中的鐵索,寒意陣陣。

更令人欣慰的是,當我們踏上白雪皚皚的岷山時,紅軍跨過之後,每個人都在微笑。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1934 10中國工農紅軍為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圍剿,保存自己的力量,北上抗日救亡,從江西瑞金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李龍長征。

壹路上,紅軍戰士無數次打敗了敵人。他們跋山涉水,越過連綿起伏的五嶺,突破烏江天險,跨過赤水河,跨過烏蒙山,巧渡金沙江。

強渡大渡河,翻越雪山,穿越草原,最後翻越岷山,經過十壹個省份,於6月1935到達陜北,總行程兩萬余裏。

作為紅軍的領袖,毛澤東經受了無數次考驗。現在,黎明即將來臨,勝利在望,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贊賞:

紅軍戰士在長征途中,遇到了各種艱難困苦,經歷了難以忍受的折磨,踏遍了奔騰的大渡河和金沙江,連綿的群山,冰封的雪山,無邊的草原。

滿腔熱血,不顧自己的生命,勇敢地與敵人戰鬥。他們充滿智慧,巧妙地對付敵人,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我從詩的最後壹句得知,“我更喜歡岷山的雪,三軍過後我要怒放。”體驗紅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他們不僅要在戰場上戰鬥,還要面對惡劣的環境和食物不足。

背景故事: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是因為中央委員會領導人薄谷開來和* * *生產國際(又名華夫,原名奧托·布勞恩,德國* *生產黨黨員)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

先是實行了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了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導致紅軍屢戰屢敗,蘇區不斷縮小。1934年4月,中央紅軍(65438年10月改稱紅軍)在江西廣昌與國民黨軍決戰。

損失嚴重,形勢危急。7月,中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七軍團在北方組成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界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六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

在湘中發展遊擊戰爭。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分別向北和向西派出兩個軍團,旨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中央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10年初,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央蘇區中心區。

迅速占領興國、寧都、石城壹線。紅軍的機動余地更加狹小,無法打破國民黨軍在蘇區的“圍剿”,被迫撤出蘇區,進行長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