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勒內·笛卡爾介紹_雷納·格魯塞極簡主義中國史_勒內·薇薇安

勒內·笛卡爾介紹_雷納·格魯塞極簡主義中國史_勒內·薇薇安

勒內·笛卡爾,31,596年3月出生於法國安第爾-盧瓦爾省的圖雷納海,2月1,1,1死於瑞典斯德哥爾摩。他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是現代西方哲學的創始人之壹。

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於他制定了幾何坐標系,被譽為解析幾何之父。他也是現代西方哲學的創始人,現代唯物主義的先驅,提出了普遍懷疑的思想。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後世歐洲人,開辟了歐洲理性主義哲學。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了壹句話:“笛卡爾,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為人類爭取和保障理性權利的第壹人。”

早年

出生於法國西部希萊塔尼半島的土倫。笛卡爾是第四個孩子,有大哥和二姐,三哥早年夭折。壹歲時,母親突然去世,自幼喪母的笛卡爾壹直生病。

簡要介紹壹個生病的勒內·笛卡爾,年輕的笛卡爾的生命幾乎死去。在慈愛的父親的照顧下,他轉危為安。勒內·笛卡爾的名字“René”在法語中是“重生”的意思。笛卡爾的父母屬於noblesse de robe,雖然這個等級是貴族的下層階級,社會地位高於資產階級。珍妮·布羅克死後幾年,笛卡爾的父親娶了壹位名叫莫琳的年輕女士。笛卡爾此後壹直由祖母撫養,父子二人只有每年去雷恩度假時才會相見。笛卡爾自幼體弱多病,但智力遠超哥哥姐姐。他經常問父親壹些“事物的合理性和理由是什麽”之類的問題。笛卡爾的父親很早就發現了他的才華,經常稱他為“我的小哲學家”。但是他們父子相處不好。他曾經說過,他是他父親最不喜歡的孩子。他和他哥哥之間的感情似乎沒有那麽深。也許是這個原因,他經常壹個人離開家鄉去旅行,對待朋友也特別有感情。

在他小時候的玩具中,他最喜歡壹個斜視娃娃,所以長大後,他壹直對有缺陷的人有著特殊的好感。1604年,笛卡爾年滿8歲,他的父親把他送到壹所由耶穌會教士在拉菲切創辦的皇家公立學校,在那裏開始接受正規教育。當時學校是歐洲最負盛名的學府,人才濟濟,世界各地的貴族子弟紛紛湧入。笛卡爾在這裏學習了大約8年零6個月,是學校的模範生。老師體諒他身體不好,允許他早上多睡壹會兒,但他卻利用這寶貴的晨光躺在床上讀了許多珍貴的書。拉斐特錫拉丘茲公立學校的教學是按照耶穌會學校制定的統壹計劃進行的。

前五年是學習人文學科,包括拉丁文、希臘文和古典作品,以及法國散文和詩歌作品,音樂和戲劇表演,以及作為壹個紳士的必要訓練:騎馬和擊劍。第六到第八年的課程總被稱為哲學。第六年,我學習了亞裏士多德的《邏輯與道德》。在第七年,我學習了物理、數學和天文學。這些學科幾乎都是關於亞裏士多德的,但在數學和天文學方面,他偶爾會從老師那裏了解到當時的壹些發展狀況。第八年學玄學,主要是托馬斯阿奎那的哲學和耶穌會士的評論。

在求學期間,他被托付給壹個遠房親戚夏萊神父照顧。這位牧師是壹位傑出的學者,不久就成了這所學校的校長。笛卡爾稱他為“我的第二個父親”。笛卡爾非常尊敬老師,他始終與老師保持著真摯的愛和友誼。這位耶穌會牧師也以慈父般的心來關懷有抱負的人。他的老師對他的評價是:聰明,勤奮,乖巧,內向,好勝,非常喜歡數學,有這個能力。即便如此,他對自己的學校工作並不滿意,因為當時的公立學校大多采用舊的經院哲學,這種哲學不可否認地與時代脫節,它對各種及時的科學問題的回答也不盡人意,顯得異常空洞和單調。尤其是實驗科學興起以後,亞裏士多德的物理學被新的事實所否定,亞裏士多德建立的哲學體系受到普遍的挑戰和懷疑。後來他對學校裏的教育表示不滿時說,他認為自己不是壹個有知識的人,而是壹個無知的人,除了懷疑和不確定的東西,什麽都沒學到。語言、文學、歷史容易使人陷入虛幻的誇張;詩和修辭不說真話;數學雖然不言而喻,能給自己壹些安慰,但用處有限;宗教和道德的啟示對博學的人和無知的人壹樣神秘;盡管幾個世紀以來,最聰明的人壹直在研究哲學,但結果仍然是“沒有壹個問題是不辯論的。”笛卡爾不僅不滿意他的知識積累,還憤怒地說他所學的教科書博學而破爛。

壹開始老師容忍了笛卡爾的質疑,後來幾個老師對他進行了猛烈的攻擊,這是他壹生中非常難過和痛苦的事情。幸運的是,在公立學校的時候,他有壹個非常好的同學,未來的父親MarinMersenne,他們壹生有很多魚和鵝。1612畢業後,他去了波蒂斯大學學習法律。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終於獲得了學士學位。1616年以最高分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笛卡爾從小就表現出勤於思考,對很多事情喜歡刨根問底,從不盲目接受別人的觀點。在家裏,聰明伶俐口齒伶俐的保姆被不停提問的小笛卡爾問到。在學校,笛卡爾經常問許多他的老師從未想過的問題。八歲的笛卡爾被他的父親送到學校。由於笛卡爾的體質比同齡孩子弱很多,校長授權他如果感到不適,可以躺在自己的房間裏休息,不用去上課。但是笛卡爾並沒有把這種特殊的照顧用在懶懶的睡覺上,只是微微的閉著眼睛,但是他的大腦卻在不停的加快記憶老師教過的東西和他讀過的東西,並且提出問題,然後用自己的知識來回答。他的枕邊總堆著哲學、數學、天文學、歷史學的書籍,笛卡爾的數學思想就是在早年的安靜沈思中孕育出來的。

科研生涯

1616年,勒內·笛卡爾獲得了博伊頓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後來在荷蘭成為壹名軍官。有壹天,當時相當有名的貝克曼在墻上貼了壹道數學題,懸賞尋找答案。笛卡爾請人幫忙把書名從荷蘭語翻譯成法語。當時,貝克曼漫不經心地看了那個滿臉胡子的年輕軍官壹眼。他做夢也沒想到,兩天後笛卡爾交上了正確答案,笛卡爾脫穎而出。這次冒險使這兩位數學天才成為非常親密的朋友,也是壹起討論數學和科學的朋友。這壹成功讓笛卡爾看到了自己的數學天賦,進壹步激發了他的研究熱情。大學畢業後,父親想豐富他的知識,於是帶他去了花都巴黎1617。但他對城市的奢華放蕩生活毫無興趣。只有和數學有關的才能吸引他壹點。據說他算計精明,捉摸不透,屢次把莊家翻了個底朝天!在巴黎,他遇到了他最好的朋友梅斯納,他已經加入了小兄弟會,並將成為壹名牧師,他們重溫了他們的舊感情。書中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笛卡爾的求知欲。當時他22歲,身體逐漸好轉。他想周遊歐洲,在這本世界大書中尋找實用的知識。經過壹番考慮,他開始1617的旅行,壹路上觀察各種事物,認真做筆記,反復思考問題。1618年,他在荷蘭拿騷的莫利斯王子手下擔任無薪軍官。因為他相信這是最理想、最經濟、最簡單的環球旅行方式。此外,貴族的子女在軍隊中享有許多特權,可以相當自由地生活。那年冬天,因為天氣冷,又沒有戰爭,我就在營地休息。不久雙方簽訂了和平條約,笛卡爾前往Br da。在貝琳達的街上,我偶然遇到了壹個叫比克曼的醫生。他很開朗,兩人都有相同的科學興趣,他們很快成為最好的朋友。他對笛卡爾影響很大。所以笛卡爾對他非常感激,把自己的第壹本書《音樂文集》(Compedium Musicae)贈送給了這位朋友:“其實,只有妳把我從懶惰中喚醒,激起了我對科學的興趣,而這種興趣幾乎已經被我完全遺忘了。妳帶來了壹個讓科學回到最公正、最美好的道路上的頭腦。”在比克曼的推動下,他開始撰寫自己的數學論文,並形成了那些後來建立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

第二年,笛卡爾前往丹麥和德國,參加了法蘭克富特的德皇加冕儀式,然後去了波蘭的莫拉維,最後回到德國,加入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連率領的軍隊,進攻博赫梅王軍,在嚴冬,笛卡爾住在德國壹個小村莊裏非常溫暖的房間裏。因為他沒有世俗的煩惱,所以他能夠躺在床上冥想,獲得靈感,並意識到科學的奇妙基礎。是1619 165438+10月10。根據他自己的描述,他當時有三個幻象或者驚人的夢。

第壹個夢是壹個可怕的夢。他覺得很多鬼出現在他面前,嚇得他四處亂跑。醒來後,他感到壹種痛苦,這讓他害怕這壹切都是某些惡魔為了阻止他完成任務而造成的。他大約兩個小時沒睡著。他祈求上帝支持他,原諒他的罪惡和缺點。然後他又睡著了,做了第二個夢。

在夢裏,他認為他聽到了壹個尖銳的聲音。他以為是雷聲,驚醒了他。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他覺得他的房間裏到處都是火花。這並不奇怪。笛卡爾經常有這種經歷。當他半夜醒來時,星星在他面前閃爍,這樣他就能看到周圍的物體。笛卡爾慢慢恢復了冷靜,然後他轉向哲學原因,得出了符合他理解的結論。他把雷解釋為“真理降臨到他身上占有他的壹個信號”。於是他又睡著了。

過了壹會兒,我做了第三個夢。這和前兩個夢不壹樣,溫柔宜人。他在夢裏看到了這兩本書,壹本是字典,另壹本是他曾經愛讀了很多遍的詩集。最有趣的是,笛卡爾在醒來之前,在夢中分析了夢。他判斷字典只是指結合在壹起的各種科學,而詩集則更明顯、更清晰地標誌著哲學與智慧的統壹。他還把自己讀過的詩壹壹分析。他認為前兩個夢是對他過去生活的可怕譴責,因為他過去的生活在上帝面前並不像在人面前那樣無可指責。但第三個夢是溫柔而愉快的,它預示著未來,預示著他的後半生將會發生什麽,預示著他將能夠進行他所設想的偉大事業,這使他感到“來自上天的重大責任”。他深信這三個夢完全是上天的恩賜,要他肩負起哲學的使命,於是非常激動,許下了去羅萊德朝聖的願望。

軍旅生涯

1620年參加過博漢戰役,大概也參加過白山戰役。但第二年,他退伍了,去了荷蘭,住在海牙。這時,他第壹次見到了伊麗莎白公主,那時她還是壹個不懂事的小女孩。後來,她非常崇拜笛卡爾,因為在19歲的時候,她讀了笛卡爾的《方法導論》,才知道哲學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如此的深刻。1621年,笛卡爾最後壹次體驗軍營生活,加入匈牙利軍隊。第二年3月,我回法國處理財務問題,和哥哥協商祖屋和耕地的事。這些行業壹年能賺六七千法郎。為了將來專心研究,他必須先計劃好自己的生活費用,賣掉自己的產業份額。不久,他再次旅行,首先去了瑞士,然後去了意大利。他在意大利住了壹年多,去威尼斯參加當地的特殊節日——威尼斯與海的婚禮慶典。然後從威尼斯步行前往聖母院朝聖,以實現當年的誓言。此外,他還參加了urban VIII頒布的聖年。雖然路過費冷翠,但是沒有去拜訪伽利略。1625翻越阿爾卑斯山,回到法國,住在巴黎做研究。當時,巴黎的學術名人(包括巴爾紮克、數學家阿爾迪斯、巴黎數學教授莫蘭和天文學家德博納等。)與笛卡爾交往頻繁,因為他們仰慕他的名字。笛卡爾也在這裏結識了許多老朋友,包括馬林·梅森。梅爾塞納多年來壹直是笛卡爾最忠實的朋友,通信頻繁。他利用與許多歐洲著名學者的相識,向他們介紹笛卡爾的著作,然後總結他們的意見,告訴笛卡爾。

起初,他住在父親的壹個朋友家裏,但由於社交困難,他不辭而別,搬到了壹個陌生的市區。父親梅斯納,壹個好朋友,也在巴黎,試圖為他找到壹個安靜的地方。1628年秋天,笛卡爾決定離開法國去荷蘭。從那以後,他在那裏定居下來,直到1649,幾乎沒有離開過。至於笛卡爾為什麽選擇荷蘭這個地方,我們猜測可能是因為他害怕作為勒內·笛卡爾的簡介在法國被指責為異端,有損於他的生活和自由,也可能只是因為在法國熟人太多,阻礙了他的研究工作。住在離家遠的地方更好,但更容易找到壹個安靜的環境,安心完成他的哲學寫作計劃。因為荷蘭在那個年代確實是個好地方,它的政治是文明的,它的民風是淳樸的,它的人民享有充分的思想和-。笛卡爾在荷蘭的20年間,多次更換住所,但通常都選擇在大學或著名圖書館附近。他的收入允許他租壹棟小別墅並雇傭幾個仆人。他壹生從未結過婚,但他在荷蘭時有壹個名叫海倫的情婦。她為笛卡爾生了壹個女孩,取名弗蘭?ine).笛卡爾非常愛她,但不幸的是女孩在五歲時就去世了,笛卡爾傷心了很久。

風暴背後

為了將他的哲學確立為天主教的官方哲學,笛卡爾急於傳播他的哲學。1644年,他用拉丁文解釋了從上帝的存在到自然的壹切現象,並編成《哲學原理》。這本書獻給仰慕他的美麗的伊麗莎白公主。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第壹部分《人類知識原理》描述了他的形而上學思想。第二部分是物質事物原理。第三部分“看得見的世界”;第四部分,地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他在《論宇宙》中的機械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笛卡爾把它編成教科書,裝訂成四冊,意思是把它的哲學帶進課堂。

沒想到5年後,這本書又引起了壹場巨大的風波。這壹次,神學家雷維烏斯等人對笛卡爾進行了抨擊,將笛卡爾的機械宇宙論視為與無神論幾乎等同。早在1641,笛卡爾的壹位弟子雷吉斯就在烏得勒支大學笛卡爾的哲學體系中任教。當時的校長吉爾伯特·沃埃提烏斯(Gilbert Voetius)本人就非常反對笛卡爾,於是在市法院起訴了笛卡爾。並敦促當地法院下令禁止這壹新想法。笛卡爾奮起自衛,發表了《勒內·笛卡爾給大名鼎鼎的吉爾伯特·沃爾特·埃特斯的信》,反駁沃爾特·埃特斯,而沃爾特·埃特斯也不甘示弱,嚴厲斥責,卻再次遭到笛卡爾的反駁。當地法院命令笛卡爾出庭為自己辯護,但笛卡爾拒絕了,因此通過了壹項針對他的判決。烏得勒支的學校董事會宣稱笛卡爾的哲學不合適,並想公開焚燒笛卡爾的作品。好在他在海牙的朋友(法國公使)為他求情,法官終於願意照顧大家的面子,只禁止以後公開討論笛卡爾的哲學,取消雷吉斯的課,但不允許公開反對笛卡爾的文章。荷蘭的生活不像以前那麽平靜了。壹些宗教學者視笛卡爾為敵人,於是笛卡爾數次回國。第壹次是在1644年,也就是《哲學原理》出版的那壹年。他希望在巴黎教書的梅斯蘭神父(P?Mesland)可以把他的形而上學作為教材。但耶穌會會長鑒於梅斯蘭神父與笛卡爾關系密切,早早把他調到加拿大,拒絕他回來。第二次是在1647,這次回國是因為法王允許他拿工資,但壹直沒有實現。但他遇到了法國教育家和神學家布萊士·帕斯卡,並向他展示了壹個著名的實驗,證明空氣對所有物體都有壓力。第三次是在1648年,當時法國內戰爆發,政局動蕩,所以他只遇到了壹些同時代的著名人物,如伽森狄、霍布斯、梅爾塞納等人,就匆匆趕往荷蘭,放棄了回國定居的打算。

老年生活

1649年2月,壹位瑞典女子克裏斯蒂娜女王邀請笛卡爾到瑞典皇宮來教授她的哲學,目的是讓她的皇宮成為藝術的避難所和有學問的人的聚集地。從1647開始,她通過法國大使獲得了笛卡爾的作品,並壹直與他保持通信聯系。在收到《心靈的熱情》手稿後,她連續幾次發出邀請,表達了想見見這位“傑出的笛卡爾先生”的願望。笛卡爾猶豫了壹會兒,因為他“生在都蘭的花園裏”,不想“去野獸出沒的巖石和積雪的地方”。但後來,他認為這樣壹個高貴的女王可能對傳播他的哲學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女王還派了壹名將軍去勸說他,並派了壹艘軍艦去接他。與此同時,法國駐瑞典大使壹再催促,他終於決定北上。當年9月,他從阿姆斯特丹乘船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臨行前,他將自己最後壹本書《特質·激情》(Trait despassions)的手稿交給了出版社,另壹本不完整的書《La Recherche de La verit par La lumière Naturelle》也是在這個時候左右完成的。

笛卡爾到達斯德哥爾摩時,正是寒冷的季節,北方的天氣異常寒冷。笛卡爾對23歲的女王為他舉行的盛大歡迎儀式印象深刻,但女王的氣質有點怪異。她壹周要聽三次他的課,但是早上5點就得給她上。令笛卡爾驚訝的是,他過去常常起得很晚。現在,為了適應女王的愛好,他每周三天都要半夜起床,然後在寒冷的天氣裏顫抖著從自己的公寓走到女王的書房。於是過了兩個月,1650年2月的淩晨,笛卡爾感冒了,很快轉為肺炎,病情嚴重。10天後,他在接受最後壹次聖禮後去世,享年54歲。當時學術界並沒有關註他去世的消息。只有壹家報紙報道了這壹消息,但措辭頗具諷刺意味:“瑞典死了壹個瘋子,他以為人可以隨心所欲地活著。”因為他是壹個天主教徒,他被埋葬在新教瑞典的壹個為未受洗兒童準備的墓地裏。葬禮上,只有幾個朋友來參加葬禮。這是否實現了他的座右銘:“那些善良並隱藏自己的人是善良並照顧自己的人?”但笛卡爾的理想畢竟是思想家們壹直追尋的境界。他的“方法懷疑”,“什麽是真”的問題,以及對不證自明的規律或直覺的解釋,無疑是現代哲學的中心問題,所以不到幾年,大家就發現了他的偉大,承認他是時代的先知。1667年,他的遺體被運回巴黎,莊嚴地安葬在聖涅維耶夫-德爾-蒙特神廟。1799年,法國* * *將他的遺體放入法國歷史博物館,與法國歷史上的光輝人物壹起。1819之後,他的遺體被安放在貝雷斯的聖日耳曼德普雷教堂供人瞻仰。尤其是墓碑上寫著:“笛卡爾,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為人類爭取和保障理性權利的第壹人”。1896和1937年,世界各地都舉行了哲學會議,紀念他的誕生和《方法概論》問世300周年。笛卡爾死於肺炎。教會控制下的學術界對笛卡爾的死很冷漠,只有幾個朋友給他辦了葬禮。隨著笛卡爾對數學和哲學影響的擴大,直到笛卡爾死後18年,他的骨灰才被運回巴黎的名人公墓。德國數學家雅克在評論笛卡爾的骨灰回歸故土法國時幽默地說:“擁有偉人的骨灰通常比在他們活著的時候擁有他們自己更方便。”1799年,他的骨灰被安放在歷史博物館,1819年,他被移至聖日耳曼聖心堂。他的墓碑上寫著:笛卡爾,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第壹個為理性權利而鬥爭和保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