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古詩“拾山拾草”賞析

古詩“拾山拾草”賞析

漢代的山中拔草

上山摘雜草,下山見老伴。

跪下問老丈人,新人呢?

新人雖然說得好,但不如老朋友。

顏色差不多,但是爪子不壹樣。

新人進門,故老人走。

新的人工編織,所以人工編織。

壹天織壹匹馬,織了50多尺。

新人總比舊人好。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是壹首關於被遺棄的妻子的詩。整篇文章是被拋棄的妻子和她已故的丈夫偶爾見面時的簡短對話。被拋棄的妻子問亡夫關於“新人”的事情:“新人呢?”“福”字意味深長,既道出了被拋棄妻子心中的無限委屈和怨恨,又帶著壹絲本能的嫉妒。所以,老公回答說:“我的臉沒有妳的好看,手腳也沒有妳的快。”被拋棄的妻子冷冷地捅了他壹刀:“新人從門入,故人從亭。”心虛的老伴急於表白,於是得出“新人不如舊人”的結論。這首詩的本意是歌頌被拋棄妻子的不幸命運,卻沒有從正面寫被拋棄妻子的悲傷和委屈,而是寫了對亡夫的懷念。作者沒有做出任何正面的解釋和譴責,但對亡夫的懷念讓讀者明白,被遺棄的妻子是壹個美麗而勤勞的女人,她的被遺棄完全是無辜的,她的命運取決於丈夫壹時的好惡。至於“新人”的命運,不難猜測。

這首詩是壹首通過人物對話來表達思想內容的敘事短詩。詩中有三個人物:老人,老人,新人。雖然新夫婦沒有出現,但是從老丈夫和老朋友的對話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老丈夫和老朋友久別後的相互告白中透露出的內心痛苦。是的,老朋友是以壹個被拋棄的妻子的身份出現的,但問題是誰拋棄了他?從許多歷史觀點來看,大多數人認為詩歌中的亡夫是死者痛苦的主要來源。反復咀嚼這首詩後,我認為,故人被遺棄的責任不在於舊夫或新人,而在於第四人的強制手段。詩中的三個人可以說是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受害者。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搞清楚老朋友被拋棄的原因。我們知道,由於封建社會的社會形態和經濟結構,當時的農村婦女是個體經濟中家庭手工業的主要生產者。在當時買賣婚姻制度下,媳婦相當於男方家用“彩禮錢”買來的勞動力。所以,工作能力是評價壹個家庭中媳婦的標準之壹。對於婚姻的離合器來說,女性的工作能力成為壹個重要因素。《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極力“烏鴉入機,夜夜不得安歇”。被燒傷的媽媽們懷疑她生的太少,這成為她被迫回娘家的重要借口之壹。在《上山采野花》中,我們可以看到老人的勞動能力明顯優於新人類,顏色也不比新人類差。按照我們今天所說的所謂“擇優錄取”原則,他的丈夫怎麽能選擇新的男人而拋棄舊的男人呢?很明顯,老朋友並不是因為不能滿足婆家的勞動要求而被趕走的,也不是因為年紀大了而被拋棄的,就像《詩經》裏的女主角壹樣,所以推斷老朋友被拋棄的原因很可能是“無兒無女”。

“長跪”二字生動地體現了女主角的見識和悟性。試想壹下,女主角壹生致力於侍奉亡夫,如今青春已逝,丈夫卻無情地拋棄了自己。現在遇到她,可想而知,女主角內心的自責充斥著她的胸膛,但她沒有發脾氣,也沒有回避,而是遵守禮儀,為拋棄自己的亡夫“跪下長跪”。好大的氣度!女主角雖然肉體上跪下了,但是內心比誰都堅韌!那句“壹個新人會怎麽樣?”表面上有著圓滑的語氣,但內心被拋棄的痛苦可想而知。女主角再說這句話的時候,壹定是心碎了。但她還是勇敢地問。想必我面前的亡夫很佩服前妻的寬容。面對這樣壹個女強人,老公為拋棄她感到後悔。

作為遇見亡夫的開場白,這句話很巧妙,很貼切。看似八卦,卻是壹句“新人如何?”充分體現了女主角的自信。這句話也有壹定的挑釁性。面對女主角的提問,壹般男人壹般都會說壹句“很好,我們在壹起很幸福”之類的話,更別提幸福與否了。為了挽回面子,男方通常會不甘示弱。

這首詩裏的男人沒有這樣回答。相反,男人不斷贊美前妻的長相和手藝,遠遠優於“新人”。每壹句話都是真誠的。女主角聽了男主的退讓和告白,心裏自然充滿了壹絲驕傲。這時候女主角就會借勢追擊,“新人從門進,故人出。”女方似乎在說:“知道我這麽優秀,妳從新門娶她,讓我從側門離開?”壹句話表面上看似是責備,實則飽含纏綿深情,很有意思。

當男人看到女人開始自責,知道這是壹個拯救自己心愛女人的機會,就不再給自己留後路,對女主角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刻。很尷尬的坦言“新人不如舊人”,想必把女主角逗樂了。

本來是前妻遇到丈夫的尷尬壹幕,最後卻以這樣的歡喜收場。讀到這裏,不僅讓讀者會心壹笑,也對詩人駕馭詩歌的能力大為折服。

男方在回答中不顧大男人的感受,壹味地表達對前妻的無限懷念。也可想而知,前妻聽了很感動。男人的語氣謙遜而真誠。最後,他迫不及待地感嘆“我們復合吧”。最後壹句“新人不如舊人”,毫無保留地表達了男人對女主角深深的向往。

從男方的回答可以看出,男方不顧自己的感受,表達了對前妻深深的懷念。但如果不是這次相遇,男人是不是永遠也說不出心裏話了?自從分開後,男方日日夜夜都在想前妻,總是在無限的遺憾中,但是男方並沒有去找前妻要求復合。這不是因為男人不想復合,也不是因為男人不能挽回面子。但是因為男方拋棄了女方,男方先知道自己錯了,所以沒有資格回避去找自己心愛的女人。詩中隱藏的對男人的豐富感情,不亞於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