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廬山煙雨是蘇軾的最後壹首詩嗎?

廬山煙雨是蘇軾的最後壹首詩嗎?

《廬山煙雨》,又名《觀潮》,是宋代文學家蘇軾臨終前寫給他的小兒子蘇果的壹幅書法。體裁是七言絕句。

原詩:

版本1

廬山煙雨浙潮,

我不想恨到壹千歲。

到了那裏不要閑著,

廬山煙雨蒙蒙,浙江潮。

版本2

廬山煙雨浙潮,

我不想恨到壹千歲。

說到無的放矢,

廬山煙雨蒙蒙,浙江潮。

翻譯:

廬山美麗神秘的煙雨,錢塘江波瀾壯闊的潮汐,值得壹看。錯過廬山的煙雨,錯過錢塘江的潮汐,將是壹生的遺憾。最後親自去了廬山和浙江,看了煙雨和澎湃的潮水,沒覺得有什麽特別。只覺得廬山煙雨是廬山煙雨,浙潮是浙潮。

這是蘇軾臨終時寫給他的小兒子蘇的壹幅書法。蘇軾結束了漫長的流亡生涯,從壹個胸懷大誌,在政治上壹心報國的豪爽之人,變成了壹個從容面對和領悟人生禪機的老人。

翻開蘇軾的詩集,描寫廬山、杭州的詩很多,但這首《觀潮》透露出的思想感情卻很特別,很有禪意。

就蘇軾的廬山詩而言,他寫道:“橫看,山側成峰,遠近不同。不知廬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他寫了西湖詩“水明晴,山空雨。”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湖,輕裝上陣總是合適的。前者在哲學上很有意思,說明如果陷在裏面跳不出來,往往會被現象迷惑,看不到客觀事物的真相。後者觀察景物敏銳深刻,如恰到好處。《觀潮》這首詩,也是在經歷了過去的生活之後,看清了自己內心隨環境和雜念而變化的沖動,而不跟隨沖動。

從詩的意思來看,可以看出詩人對廬山的風光和錢塘江的潮汐著迷已久,經常會夢到它。似乎不能體驗廬山,也能領略煙雨的奇景。如果我們不能見證錢塘江的潮汐,我們可以看到它是馬奔騰,它會撼動群山。真的是辜負了這壹生,難以釋懷。但後來,我登上廬山,成為杭州刺史,享受廬山煙雨和壹年壹度的錢塘江潮。相反,我覺得客觀的風景是罕見的還是不起眼的,只是由我的主觀意識驅使的。煙雨的聚散,河潮的來來往往,似乎不再那麽激烈,風卻不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