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義是17世紀流行於西歐,尤其是法國的壹種文學思潮。之所以稱之為“古典主義”,是因為它在文學理論和創作實踐上都以古希臘羅馬文學為範本。法國是歐洲古典主義的發源地和中心。?
古典主義有三個特點:
(1)明顯的為王權服務的傾向;
(2)理性至上(主要表現為以理性克制情欲);
古典主義是在當時流行於西歐的理性主義的影響下形成的。理性主義以笛卡爾(1596-1650)為代表,主張壹切以理性為基礎,摒棄傳統偏見,反對中世紀神學世界觀,反對對宗教權威和經院哲學的盲目信仰,把理性視為知識的唯壹源泉。理性主義認為感性材料會騙人,只有通過理性才能認識世界。這種理性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在當時是進步的,對古典主義起到了指導作用。因此,古典主義也可以稱為藝術理性主義。
在17世紀法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古典文學崇尚理性,支持中央集權,譴責使國家陷入戰爭和內鬥的封建領主,增強了法國人民的民族觀念和維護國家統壹的責任感,促進了法國民族語言的形成和民族文化的發展。古典文學還非常重視文學的社會作用,有力地揭露和抨擊了貴族和教會的各種醜惡行徑,普及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這些都具有進步意義。另壹方面,由於古典文學是在封建帝制的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必須為君主專制服務,迎合宮廷的審美趣味,所以具有濃厚的封建色彩和明顯的保守主義色彩。古典主義崇尚永恒的文學規律,從而使藝術形式絕對化、程式化,制約了作家創作的主動性。此外,由於過分強調模仿古希臘羅馬文學,將古代作家的經歷神聖化,經典文學作品的主題往往缺乏時代感,在真實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壹切都要有法律法規,壹切都要有統壹的標準,壹切都要服從權威。這是古典主義的基本信條。在這壹信條的指導下,十七世紀依附於宮廷,以封建帝制需要為政治藝術標準的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稱為古典文學。其特點是:政治上贊美封建帝制,支持國家統壹;提倡理性原則和思想上的自我約束;在體裁上,強調嚴格的界限和人為的規律,決不能把悲劇和喜劇混為壹談;在題材上以古希臘羅馬文學為範本,借用古代現成的故事情節;在藝術上,要求語言簡練,結構嚴謹,形式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