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的定義:(1),它是系統的、理論的世界觀,即世界觀的理論形態;(2)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③、是學習的最壹般的性質和規律;(4)是最抽象的帶有階級性的社會意識形態。2.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定義: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根本觀點和看法,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處理問題的根本方法。
3.哲學與其他科學(非哲學)的關系:哲學是對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研究自然、社會和人類思維發展的最普遍的知識。4.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劃分:(即思維和存在的第壹性和第二性是什麽;也就是思維和存在是誰是原生,誰是衍生的問題。)(1),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是原始的,都屬於唯心主義陣營;(2)凡是認為自然是原始的,都屬於唯物主義陣營。
6.思維與存在的同壹性:(這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標準)(1)思維能否認識現實;(2)現實社會的表象和概念是否能正確反映現實。7.思維與存在、精神與自然的關系是“所有哲學的最高問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哲學發展史上的基本派別。
8.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1)自然、物質、存在是第壹性的,精神、意義、思維是第二性的;(2)物質是世界萬物的本源;(3)物質決定意識。9.唯物主義的三種主要形式:(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原始自發性,認為世界的起源是壹種或幾種原始物質。
古代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是結合在壹起的,比如“萬物流動”和“萬物變化”就體現了它們的統壹性。(2)現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又稱機械唯物主義);(3)現代辯證唯物主義。
10、理想主義的根源:(1)、社會根源;(2)階級根源;(3)、認識論的根源。11.唯心主義的兩種主要形式:(1)主觀唯心主義:人的感情、意識、精神是世界的本源,認為主觀精神淩駕於壹切之上,支配壹切,誇大其作用。
⑵.客觀唯心主義:離開人和物質世界的某種“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源。1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1)在對象上,它是壹門具有普遍規律的科學,正確地指出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個性與個性既不同又相互聯系的關系。
(2)內容: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⑶在功能上: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實踐性、革命性和科學性三個特征。
1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現代西方哲學的兩種對立思潮: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1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它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包括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
15、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世界觀的基礎;(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論基礎;(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法論基礎;二、世界和人的實踐活動的物質性1、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物質的定義:物質的客觀實在是人們通過感覺感知到的,它獨立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並被我們的感覺所復制、拍攝和反映。物質是:(1)獨立於人的意識而存在;②、並能被人的意識所反映;③、而且是客觀的、實事求是的。
2.辯證唯物主義物質範疇的意義:(1)堅持徹底的唯物主義壹元論,批判唯心主義和二元論的物質觀;(2)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批判先驗論和不可知論;(3)、堅持物質和物質形式的* * *和個性、哲學的物質範疇和具體科學的物質觀的辯證法,克服過去唯物主義物質觀中以個體和個性代替壹般和* * *的形而上學缺陷。3.馬克思主義哲學對運動的定義: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中發生的壹切變化和過程。
4.物質與運動的關系:(1)物質處於運動中,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2)物質是運動的載體和承擔者;(3)精神運動是人腦高度發達的物質運動的表現;(4)唯心主義的錯誤在於:空談體育而無實質;5.形而上學的錯誤在於它被假定為沒有運動的物質。5.馬克思主義哲學對靜止的定義:靜止是運動的特殊條件。
①,指壹個事物相對於壹個參照系,沒有壹定的運動;②,指事物在量變階段沒有根本變化。6.運動與靜止的關系:(1)對立統壹的關系;(2)絕對與相對的關系;(3)、整體與局部的關系;(4)、相互滲透的關系。
7.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時間和空間的定義: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8.時間和空間都離不開物質運動。
9.時間和空間既是絕對的,也是相對的。它既是無限的,也是有限的。
10.現代自然科學的物質結構觀:揭示了自然界微觀領域、宏觀領域和宇宙領域物質結構層次的多樣性和無限性,證明了自然界是壹個具有無限層次結構和普遍聯系、辯證發展的有機整體。11,現在。
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2。選擇題(*** 10題,*** 20分。)
V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因為(ABD)2。辯證唯物主義認為(AB)。3.下列命題中,有揭示事物本質的(CD)。
4.矛盾的同壹性是(AD)。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ACD)。
6.人類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ABC)的。7.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表現在(BD)。8.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會導致(BD)。
9.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的規律(ABC)。10.下列說法中,有(BD)違背了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的觀點。
三、是非題(*** 5題,*** 10分。)V 1。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
從歷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會革命的唯壹形式。時間的壹維性指的是無限。
A.錯誤4。運動與靜止的關系是絕對的,也是相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出現是人類認識史上的壹次偉大變革,因為它是哲學發展的高峰。
B.正確。)V 1。下列命題中,有揭示事物本質的(CD)。
A.水往低處流。b .日出東方,日落西方。c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d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反映。2.錯誤之所以在認知上不可避免,原因在於人(ABC)。a .客觀過程本身的復雜性b .人的認識受到主觀條件的限制c .世界是不可知的d .人的認識具有主觀能動性3。人類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ABC)的。
A.精神的b .物質的c .實用的d .自然的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是(ACD)。a .整體與部分的關系b .絕對與相對的關系c .多數與少數的關系d .性與個性的關系5 .構成社會生產方式的主要因素是(CD)。
A.經濟基礎b上層建築c生產力d生產關系6。割裂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會導致(BD)。a .形式主義b .形式虛無主義c .相對主義d .詭辯7。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用理解(ABD)來解釋。
A.實踐是檢驗知識的標準。實踐是知識的源泉。c .知識對實踐起反作用。所有的真知都來自實踐。8.下列表述中,有違背馬克思人性觀的(公元前)。a .生命之初,人性本善。b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c .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d .人的本質屬性是理性思維。9.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的規律(ABC)。
A.它體現了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b .體現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本質關系。c .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d .是社會主義社會特有的規律。10.辯證唯物主義認為(AB)。a .時間。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b .時間。空間和物質運動是不可分的。c .時間。空間是整理感性材料的工具。d .時間。空間既是相對的,也是絕對的。三。是非題(*** 5題,* * 10分。)
V 1。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是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社會精神財富的源泉是人民的實踐活動。
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現實中壹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A.錯誤5。實踐對知識的檢驗是壹個動態的變化過程。b .正確。
3.談談妳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感受。第壹,優化思維方式。
“原理”課有助於我們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知識→思想→能力。
重量簡述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
意識和物質就像鐵哥們。
WT,簡述真理的價值
真理是有價值的,非常有價值的,非常有價值的,有價值的(得到)是不能忍受的。
WT,簡述貨幣的兩個主要功能。
壹個是賺(錢),壹個是花(錢)。
WT,簡述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意義
意義非常重大,太重大了,幾乎不可思議。
——摘自1998中央黨校函授招生的壹份答題卡。
第二,堅定理想信念。
壹個民族只在乎腳下的東西,沒有未來。我們應該關心社會的發展,關心國家的未來,關心人類的命運。
石原慎太郎出席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我從來沒見過那種如雲的美女。”我感觸最深的是當誌願者的大學生們。“中國的大學生真的很善良,很有禮貌。”“我經常不同意中國的政治,”石原說。“然而,中國大學生對國家社會未來的看法明顯不同於日本大學生。他們對國家有期待,讓人感受到自己青春生活的意義。真讓人羨慕。”
三、走好人生路。
薩特名言:“可以選擇,但不可能不選擇”。學好思想政治課有助於我們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馬克思的崇高選擇:如果我們選擇了壹個最能為人類福利工作的職業,那麽這個負擔就不能壓倒我們,因為它是獻給每壹個人的;那時,我們感受到的不是貧窮、有限和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無聞卻永遠存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會流淚。
4.《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平時作業第壹題:簡述古希臘哲學家芝諾關於運動的四個悖論和僧肇的“物體不可運動論”,用馬克思主義關於運動的思想評判芝諾關於運動的四個悖論。二分法悖論:任何物體要從A點移動到B點,都要先到達AB中點C,然後需要到達CB中點d。
諸如此類。這種二分法的過程可以無限地進行下去,並且有無限多的這樣的中點。
因此,物體永遠不會到達終點b,不僅如此,我們還會得出這樣的結論:運動是不可能的,或者說這種旅行甚至難以開始。
因為在後半程之前,必須完成前半程,在此之前,必須完成第壹個1/4的旅程。
所以物體根本無法開始運動,因為受到道路無限分割的阻礙。2.阿喀琉斯追龜悖論:如果讓海龜領先壹段距離,阿喀琉斯永遠也追不上它們。
烏龜稍微領先了壹點。為了追上烏龜,阿喀琉斯不得不到達烏龜的起點A。但是當阿喀琉斯到達A點時,烏龜已經前進到B點了..
當阿喀琉斯到達B點時,烏龜已經在B點前面到達了C點..
以此類推,雖然兩者越來越接近,但阿喀琉斯總是落在烏龜後面,追不上它。3.飛箭停留在壹個地方的悖論不是運動,但飛箭不是在任何時刻都停留在壹個地方嗎?既然箭可以隨時停留在壹個地方,那麽箭當然是不動的。
僧肇的“物體永不移動”悖論。芝諾悖論可能是針對存在最小時間單位(現在的普朗克-惠勒時間)的理論。
在這方面,他提出了以下論點:想象有三列實體,最初它們是對齊的。想象在最小時間單位內,C列不動,A列左移壹位,B列右移壹位。
A和B相比,移動了兩個位置。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有壹個時間,讓B相對於a移動壹個位置。
自然這個時間是單位時間的壹半,但是假設單位時間是不可分的,所以這兩個時間是壹樣的,就是最小的時間單位等於他的壹半。物不動論討論的是世界是否變化、死亡、運動的問題。在僧肇看來,開裂的巨峰是靜止的;奔流的河水沒有湍流,浮塵不動,日月不曾巡遊。
世界上的事情似乎在那裏快速旋轉,但事實上它們並沒有改變。因為“動”只是相對於“靜”的壹種假象,如果站在純哲學的高度,透過假象看本質,拋開動與靜的關系,就沒有動與不動。
這類似於禪宗六祖慧能的名言:“既不是風,也不是動,而是仁者動。”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的思想,我們可以知道物質世界的運動是絕對的,物質在運動過程中是相對靜止的。
靜態是物質在壹定條件下運動的穩定狀態,包括空間相對位置的特殊狀態和事物暫時不變的根本性質。世界的統壹性是回答世界萬物是否統壹的問題,即是否有同壹的本質或起源。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的,不僅自然是物質的,人類社會也是物質的。世界的真正統壹性在於它的物質世界,而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
恩格斯說:“運動,在最壹般的意義上它被理解為壹種存在方式和物質的固有屬性,它包括宇宙中已經發生的壹切變化和過程,從簡單的位置變化到思維。”。
5.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復習資料復習題簡介1。馬克思主義的最高社會理想是什麽?答:實現* * *產品主義。
2.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什麽?答: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3.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三個主要組成部分是什麽?答: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4.65438+9世紀三大工人起義是什麽?答:法國裏昂的工人起義,英國的憲法運動,德國西裏西亞的紡織工人起義。5.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是什麽?答: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英國空想社會主義。
6.什麽是馬克思主義?答:狹義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從廣義上講,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基本學說的體系,還包括他的後繼者的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
7.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根本途徑是什麽?答:理論聯系實際。第1章1。時間的特征是什麽?答:壹維。
2.意識的產生和本質是什麽?答: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人腦的功能和屬性。意識本質上是對物質世界的主觀印象,是客觀內容和主觀形式的統壹。
3.列寧的物質定義和意義?答:物質是壹個標誌客觀現實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現實是人們通過感覺感知到的。它獨立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被我們的感覺復制、拍攝、反映。意義:列寧從物質與意識的關系中把握物質。
物質範疇是對物質世界多樣性和統壹性的最高哲學概括。4.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什麽?它的內容是什麽?答: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體系。
包括:第壹,哪個是主要的,哪個是次要的問題;第二,思維是否能認識或正確理解存在的問題。5.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有什麽區別?答:唯物主義把世界的起源歸結於物質,主張物質第壹,意識第二,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唯心主義把世界的起源歸結為精神,主張意識第壹,物質第二,物質是意識的產物。
6.質變和量變有什麽關系?談談如何看待我國國企改革?答:第壹,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第二,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第三,量變和質變是相互滲透的。
質量的相互變化體現了事物漸進發展和飛躍發展的統壹。7.如何理解修行是壹種生活方式?答:修行是壹種生活方式。
人類的生產、生活和活動都是以實踐為基礎的。首先,實踐是人類特有的活動。
其次,實踐體現了人性的社會性。最後,實踐對物質世界的改造是壹種客觀活動。
所以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在改造人類社會。8.發展的本質是什麽?答:新事物的出現和舊事物的消亡。
9.矛盾的特殊性是什麽?答:第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點。第二,同壹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過程和階段有不同的指向。
第三,構成事物的許多矛盾和每個矛盾的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10.如何理解辯證否定?答:第壹,否定是對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發展的壹個環節;第三,否定是新舊事物的紐帶。
11.意識的能動作用?答:第壹,意識是動態的、有目的的、有計劃的;第二,有意識的活動具有創造性;第三,意識具有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功能;第四,意識還具有引導和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功能。12.為什麽對立統壹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本質和核心?答:對立統壹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永恒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麽發展的問題;對立統壹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和唯物辯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鑰匙”;對立統壹規律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運動和靜止的關系是什麽?答:區別:運動是無條件的、永恒的、絕對的,而靜止永遠是暫時的、有條件的、相對的。聯系:相對靜止中有絕對運動,即靜止中有運動,絕對運動中有相對靜止,即運動中有靜止。
14.唯物辯證法的總體特征是什麽?答:聯系發展。16.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原理來說明思想工作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的本質,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個性。矛盾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人格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現實中存在的壹切都是* * *性和個體性的有機統壹,而* * *性在於個體性,沒有* * *的個體性,也沒有* * *的個體性。第二章轉折句是1。實踐對認識的決定性作用是什麽?答:1,實踐產生了理解的需要;2.實踐使認識成為可能;3.實踐使知識產生和發展;4.實踐是檢驗知識真理的唯壹標準。
2.什麽是感性認識?有多少種形式?有什麽特點?答:理解事物的現象或外部關系是理解的高級形式。它包括概念、判斷和推理三種形式。
特點:抽象、間接、深刻。3.什麽是真理?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觀性?檢驗真理的標準是什麽?為什麽?答案:真理:與客觀實體相壹致的認識,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
真理的客觀性:1,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2.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客觀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
以真理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