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春季愛國衛生運動教案
壹、主題來源:春天在人們的期待中如期而至。自然界的壹切都充滿了美麗和神秘。嫩綠的嫩芽,含苞待放的花朵,生機勃勃的小生命,人們迎接春天的興奮和喜悅,深深打動了我們。聰明伶俐的孩子怎麽會對這壹切視而不見呢?大班的孩子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思考,善於操作。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能夠積極探索和發現。春天有很多教育內容可以選擇,挖野菜,郊遊,放風箏,蝌蚪,蜜蜂,蝴蝶,人的各種活動,這些都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可以充分利用我們當地的資源。相信這個主題能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進壹步感受春天的美好,發現春天的秘密。二、主題目標:1。學會通過觀察和記錄來感知和發現春季氣溫、人的活動、動植物生長的變化。並且知道季節的交換與動植物生長過程的關系。感受春天帶給人們的生機勃勃的景象。2.積極參加郊遊、種植、徒步等活動,能連續行走30-40分鐘,有壹定的速度和耐力。3.我會把自己的經歷、經歷、情緒用各種形式充分表達出來。提高講、畫、演的能力。4.在積極參與中感知和體驗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在活動中表現出壹定的獨立性,形成主動、互助、合作的態度和行為。5、能唱出3拍和2拍歌曲不同節拍的感覺,並不斷學習用連貫和斷續的唱法表達歌曲不同的意境。6.能夠運用各種工具自由制作東西,以各種形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畫面布局合理。7.根據氣溫和運動量的變化,會調整活動內容,增減衣服。懂得保護耳朵和聲帶,不要大喊大叫。8.繼續學習用不同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三、主題網絡圖:在春天:環境動植物勞動安排教室:樹木花草種子尋找春天:遊戲郊遊蠶蝌蚪蜜蜂蝴蝶我們四、環境與資源:1、引導幼兒觀察春季自然動植物和天氣變化,組織幼兒開展移栽和種植活動;養蝌蚪養蠶。2.隨著孩子知識面的擴大,不斷調整和豐富自然角的內容,如:做發芽實驗,和孩子壹起采集春菜(或野菜),貼上標簽,放在自然角;展示壹些蜻蜓、蝴蝶、花卉的標本,並提供放大鏡給小朋友仔細觀察。3.在藝術角提供紙、布、針、橡皮泥等工具和材料,制作關於“春天”的小制作,在活動室布置作品,把春天帶進活動室,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4、充分利用周圍社區環境,開展各種野營徒步、春遊等活動。四。父母工作:1。改變家長園的內容,介紹本次主題活動的活動目標、內容、協調事項,如:帶孩子春遊,挖野菜,家裏種花,養小動物,觀察管理;請家長加強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做好露營活動的準備。2.鼓勵家長在春天帶孩子出去玩,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感受春天的美好。3.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學會遵守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境衛生,與所接觸的人進行熱情、積極、禮貌的交流。4.遠足等活動結束後,請家長記錄下孩子描述的活動。五、小組活動內容:活動1:春天能做什麽(綜合活動)目標:1。知道春天的自然特征,春天是人們忙碌的季節。2.用連貫清晰的語言告訴人們春天的活動,討論他們願意參加的活動。編制:1。聯系幼兒園工作人員準備參觀。2.春天的景色和人們在春天工作的圖片或視頻。流程:1,喚起孩子對春天人們在做什麽的興趣。對話:現在是什麽季節?春天是什麽樣的?春天人們在做什麽?2.孩子們壹起觀察公園裏的* * * *(包括動植物的變化),參觀公園裏工作人員的工作。比如我拜訪保健老師,了解到保健老師為了防止孩子生病,每天都準備大蒜給孩子吃。3.討論其他人在春天做什麽。(1)幼兒自由討論:春天其他人在幹什麽?比如農民伯伯在田裏播種;花園裏的叔叔正在修剪樹枝;清潔工用灑水車灑水,運送垃圾;時裝設計師在春天設計人們的新衣服。(2)孩子看圖片或視頻,知道人們在春天忙碌是為了讓花、樹、莊稼長得更好,讓我們每個人更健康,讓城市更美麗、更幹凈。4.討論:春天孩子們可以做什麽活動?孩子可以畫出自己想參加的活動然後和全班交流,選擇幾個全班都可以參加的活動。活動二:尋找野菜(綜合活動)目標:1。能夠正確識別和找到薺菜或馬蘭頭。2.體驗參與戶外活動的快樂。準備:老師提前選擇壹些薺菜或者馬蘭頭。小鏟子、菜籃子。流程:1,喚起尋找野菜的興趣。春天來了。我們吃過野菜嗎?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討論薺菜、馬蘭頭的根、莖、葉的明顯特征,知道這些蔬菜不需要種植,會從泥土裏長出來,所以大家都稱之為野菜。2.尋找野菜。(1)教師引導幼兒將地上生長的野菜與手中的馬蘭頭或薺菜仔細比較。如果他們看起來壹樣,請老師用小鏟子把他們挑出來。提醒孩子找野菜要正確看待對方?(2)在幼兒尋找的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如果發現有的小朋友不清楚,請告訴合適的小朋友如何在野菜中找到薺菜和馬蘭頭,並進行比較和區分。老師可以在導遊中幫助孩子壹起尋找,讓個別技術好的孩子幫助其他孩子。3,孩子互相交流,在尋找野菜的過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遇到了哪些困難,如何解決。活動三:野菜品鑒會(綜合活動)目標:1。能夠學習野菜的烹飪方法(涼拌、炒菜、餃子等。)合作中。2.親身體驗用野菜制作食物的樂趣。編制:1。活動前,孩子們參加尋找野菜的活動。2.提醒孩子參與買菜做飯等家務勞動,觀看家長做的各種菜肴。3.家長幫助孩子準備野菜做的菜(壹種),知道菜的名稱和制作。4、餃子皮、肉餡、野菜實物、調料。流程:1,野菜展。孩子們介紹他們帶來的菜肴的名稱和烹飪方法。2、采摘和清洗野菜,孩子分成兩組:壹組采摘野菜,壹組清洗野菜。采摘蔬菜時,要註意采摘黃葉、爛葉,將西菜浸泡清洗幹凈。根據烹飪方法的不同,孩子分為兩組,壹組是包餃子組,壹組是涼拌組。餃子組:老師幫忙準備肉餡和小朋友壹起揉,現場或在廚房煮包好的餃子。涼拌組:老師幫助孩子切燙野菜,並提供調味品,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做涼拌菜。3.品嘗野菜。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嘗自制和自制的野菜、餛飩、餃子等。4.談論野菜的味道,討論人們為什麽喜歡吃野菜。活動四:準備去徒步旅行目標:1。能夠圍繞郊遊主題,用完整連貫的句子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2.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參加郊遊的準備活動,體驗合作交流的樂趣。3.了解外出時應註意的安全事項,形成壹定的自我保護意識。準備:郊遊視頻。流程:1,小朋友回憶郊遊時去過的地方。妳還想去哪裏郊遊?為什麽?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2.討論:去哪裏徒步?哪裏是適合徒步旅行的地方?徒步到目的地後可以做什麽?比如:觀察素描、玩遊戲、采摘野花等。3.討論:什麽比較適合徒步?應該做哪些準備?(1)以小組的形式寫下畫畫要準備的物品,告訴大家為什麽要準備。(2)圍繞有針對性的問題展開討論。比如徒步旅行應該穿什麽鞋?帶的東西越多越好?4.看視頻,自由討論郊遊需要註意哪些安全問題。(1)、看視頻,討論。比如不要離開老師和同伴以免迷路,不要去危險的地方。(2)、圍繞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討論。迷路了怎麽辦?如果我摔倒了怎麽辦?活動五:歌曲《春天在哪裏》目標:1。欣賞歌曲:春天在哪裏?感受歌曲中所表達的歡快節奏和活潑情緒。2.根據音樂和歌詞,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來表達歌曲的感情。3.體驗自由表達和創作的快樂。準備:《春》的視頻或圖片。流程:1,復習歌曲:柳樹姑娘重點:唱出句首重音。2.欣賞歌曲:春天在哪裏?(1)第壹次欣賞,初步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歡快抒情的音樂性。(2)第二次欣賞歌曲,同時播放視頻,幫助孩子再次感受歌曲。1.這首歌唱的是什麽?(2)、跟著音樂節拍。(3)第三遍欣賞,老師打兩三遍。(1)、鼓勵孩子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打拍子。重點:停頓,休息,使之歡快,延長,使之抒情。(2)幼兒根據自己對歌詞的理解,寫出自己的動作並表演。要點:創造花、草、小黃鸝的動作。(3)、集體表現。延伸:音樂角提供這種音樂和道具供欣賞和表演。活動六:語文《桃樹下的小白兔》(故事)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桃花瓣作為壹封信,變成各種有用的物品的意境和想象。2.增強關心他人、感謝封閉自己的朋友的感情。準備:用紙剪出的粉色花瓣若幹(等於孩子的數量),兔子玩偶壹個,錄音機壹臺,磁帶壹盒,背景圖片壹張,磁帶教具若幹(壹只兔子,壹只老山羊,壹只小貓,壹只松鼠,壹只雞,壹只聖甲蟲,壹只螞蟻)。流程:1。展示兔子玩偶,引出故事話題。老師帶著表情背誦了這個故事。2.展示背景圖片,演示磁性教具,幫助孩子理解和熟悉故事。(1)小白兔住在哪裏?那是什麽地方?(2)小白兔在池塘邊發現了什麽?它把那些粉紅色的桃花瓣送給了誰?(3)小白兔的朋友收到花瓣後是怎麽想的?他們用花瓣做什麽?(4)後來朋友去哪裏春遊了?妳對小白兔說什麽?小白兔對他的朋友說了什麽?3.聽故事的錄音,感受故事的優美意境,並與錄音自由對話。4.討論:(1)妳喜歡大白兔嗎?為什麽?(2)如果妳是壹只白兔,妳還想把花瓣送給誰?讓花瓣幫他做什麽?活動七:畫桃樹目標:1。積極參與指畫活動,均勻擺放五片花瓣,合理安排畫面。2.能夠評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3、註意身體衛生,不要把油漆濺到衣服上。準備:蠟筆和白紙每人壹張。顏料、顏料板、抹布。流程:1,說話引起孩子的興趣。“妳見過桃花嗎?妳能告訴我它長什麽樣嗎?”引導幼兒從樹幹、樹葉、花瓣進行描述。2.學習畫樹幹。(1)老師展示後備箱的模型圖片,請小朋友仔細觀察。(2)試著告訴我後備箱長什麽樣。(3)鼓勵孩子在紙上畫樹幹。3.學點桃花。(1)老師示範如何用食指點桃花,重點是五個桃花瓣的電繪法。(2)孩子自由畫畫,老師提供個別輔導。4.整理孩子的作品,在孩子之間進行點評。活動八:如何做觀察記錄(綜合活動)目標:1。知道動植物在不斷生長,有愛護它們的習慣。2.我會仔細觀察和了解動植物生長過程中的變化,我會用圖片和表格做觀察記錄。準備:有代表性的兒童成長照片,或者去年大班兒童的觀察記錄,紙和水彩筆來豐富園內的動植物,供兒童觀察。流程:1,引起孩子觀察記錄的興趣,展示孩子成長的照片,感知成長過程。2.觀察動物和植物的生長特征。(1)鼓勵孩子環顧花園,看壹看妳最感興趣的動植物,並記住他們觀察的動植物的名稱和特征。(2)分組交流,表達觀察到的動植物的主要特征。比如草變綠了,發芽了,蠶寶寶出來了,又細又黑像個芝麻。3.孩子們討論如何做觀察記錄。(1)分組討論,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想用的錄音方法。⑵.在小組中交流和記錄方法。在各組交流的基礎上,老師和孩子可以壹起總結:①。用圖片或符號記錄動植物的變化過程。(2)、所選方法應能連續記錄動物和植物的變化。(3)、利用表格記錄使他人能清楚、明白地了解動植物的變化過程。4.孩子們試著記錄觀察結果。(1)、孩子將自己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在桌子上。(2)展示和交流記錄的結果,討論如何解決記錄中存在的問題。延伸:在區域活動中提供錄音材料,讓孩子以個人或團體的形式進行觀察和記錄。活動九:春天的詩歌目標:1。使孩子進壹步掌握春天的季節特征,感受詩歌的意境。2.幫助孩子感受和理解詩歌語言和意境的美,學會帶著表情背誦詩歌。3.培養孩子邊聽邊記、邊思考的能力。4.學習單詞:關閉,邀請,舉行,高興。5.引導孩子了解詩歌結構和語言運用的特點,發展孩子模仿詩歌的能力。編制:1。音樂伴奏帶。2.圖片。3.帶孩子去幼兒園或者公園找春天。流程:1。感受環境和生活讓孩子描述春天是什麽樣子:春天來了,樹綠了,花開了,草綠了。讓孩子觀察樹、草和花,並說出它們的樣子。比如,風壹吹,柳條就像姑娘的辮子壹樣搖曳,像在跳舞。2.給畫師看:讓我們看看畫上有什麽。這是什麽季節?春天到了,妳有什麽感覺?春風來了以後,草、柳和桃花怎麽樣了?3.欣賞詩歌《春天的故事》老師讀這首詩很有感染力。想象並描述詩歌中描寫的春景。圍繞詩歌提問,幫助孩子理解詩歌的內容:春風長什麽?妳為什麽說春風有長長的手?它是怎麽變草的?妳為什麽說春風有嘴?這是怎麽改變柳樹的?妳為什麽說春風有腿?它是如何改變桃樹的?馮春會邀請誰?燕子拿著什麽?在講解的過程中幫助孩子學習單詞。孩子們學習在音樂的伴奏下背誦詩歌。延伸:引導孩子認識詩歌的結構,老師會示範壹首詩的模仿。請告訴孩子和原詩有什麽不同。幫助孩子掌握模仿的方法。讓孩子自由臨摹的方法。附詩:春天的故事春風有壹只手,長得像爸爸媽媽。它碰到草,它變成綠色。春風有壹張長長的嘴,能悄悄地說話,而且是在樹頂上說的。柳樹是綠色的。春風有腿,壹股煙來了,吻了桃樹,桃樹開了!春風邀請了柬埔塞,邀請了小燕,小燕叼著春光活蹦亂跳...活動10:預防感冒(健康)目標:1。要知道感冒會影響身體健康和正常的學習生活,壹定要預防感冒。2.初步掌握預防感冒的方法,具備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準備:錄制關於感冒和預防感冒的視頻。流程:1,了解感冒的壹般癥狀。讓孩子說說冷的感覺,了解冷的危害。2、幼兒回憶過往經歷,想象感冒的原因,老師用圖示的方法壹壹記錄。如:吹冷風,感冒出汗,睡覺,踢被子,不及時加衣服,被別人傳染。3.孩子暢所欲言,看視頻總結。討論:感冒了怎麽辦?如:多喝水,註意休息,及時治療,按時打針吃藥。總結。感冒後要及時治療,按時打針吃藥,避免引發氣管炎、肺炎等嚴重疾病。多喝水多休息,身體會很快好起來的。4、幼兒討論:如何預防感冒,老師再次用圖標壹壹記錄。如:註意衛生,避免感染,預防感冒和著涼;吃大蒜;註意營養,不挑食;運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