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小說家:北村(《我和上帝有約》,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6年度詩人:雷平陽(《雷平陽詩選》,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6年散文家:李輝(《封面中國》系列,收獲1-6)
2006年文學評論家:王德威[美](當代小說二十篇,三聯書店)
2006年最有希望的新人:喬葉(打火機,中篇小說,人民文學,第65438期+0;《銹鋤》,中篇小說,《人民文學》第8期)
同時,他們還將分享20萬元獎金。在第五屆中國文學與傳媒獎上的講話
2006年中國文學與傳媒獎傑出作家韓少功
韓少功的寫作與還鄉既是當代中國的文化事件,也是文人理想的個體實踐。他的鄉村生活不失生活的自得和樸實,但言語中常流露出壹種戒備的表情。他在廣大的山野中釋放了壹個知識分子對生存的焦慮,用壹種樸素的勞動美學與重大的精神問題抗衡,從而為自己證明新的意義。他的文字也充滿活力,因為它們與活躍的感官相連。2006年出版的《山南水北》作為他退休生活的記錄,充滿了對聲、色、味、世界的生動描寫,充滿了土地和汗水的清新氣息。這種由五官、四肢、頭腦、心靈共同完成的書寫,既是個人生命歷史的見證,也是身體走向大地的壹根根。在這個精神日益空虛的時代,韓少功的努力為人生和思想的實現探索出了壹條新的道路。
中國文學與傳媒獎:2006年小說家北村
北村的小說是懺悔靈魂的自白。他的敘述大膽而堅決,但同時又不失隱忍和溫暖。他冒犯現實,質疑存在,正視人類內心的黑暗角落,但批判的邊緣往往轉向對愛和希望的肯定。他戰勝了自己,克服恐懼說出了真相。他用寬恕驅散了怨恨,用敬畏實現了謙卑,用信仰讓弱者前行,用傾聽良心中細微的聲音撫慰受傷者的記憶。他在2006年出版了《我與上帝有約》,既是當代被摧殘的生活的鏡像,也是夜不能寐的靈魂的呢喃。他審判罪惡,說愛;他揭露了靈魂的隱疾,塑造了人性的光輝。北村的質疑、哀嘆、同情和承諾,以及他面對新世界的夢想,對於緩解中國日益增長的精神憤慨具有重要意義。
2006年中國文學與傳媒獎-詩人雷平陽
雷平陽的詩是對大地悲傷的回憶和贊美。他的寫作主旨是浩瀚如天,卑微如塵。站在家鄉經歷的尖端,他懷念了人間天真的童年,理解了個人生活的精彩與悲涼。他以真誠的鄉土視角,強烈地抵制著世界主義的喧囂,就像他的目光在壹山壹水壹草壹木之間移動,也能發現生活的驚人面貌。他的語言粗糙而密集,細節莊嚴而尖銳而痛苦。2006年出版的《雷平陽詩選》始終如壹地記錄著日常生活中突出的部分,關心著小事對靈魂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用壹顆純凈的心的溫柔描繪著大地簡單的面孔和他對生命完整性的理解。雷平陽的寫作已經成為新壹代詩人成熟的標誌。
2006年中國文學傳媒獎:散文作家李輝。
李輝的作品堅韌、堅實、莊重、耐心。他的寫作不求華麗的文采,也不求犀利的發現,而是以壹種責任感和真誠,為歷史保留記憶,為記憶補血肉。他在歷史材料中發現真相,並尋求人物之間的對話。他的壹系列作品作為文化史研究的生動案例,為理解20世紀的中國增添了豐富的註解。他於2006年出版的《封面上的中國》系列散文,以《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為導向,記敘了近代中國的輝煌與失意,忠實分析了歷史夾縫中的人心與政局。這些舊聞舊事的當代回響,過去的痕跡和殘余,融入了敘述者的感情,也開啟了歷史新的可能性和復雜性。李輝的文字告訴我們,真正的歷史在於每個人,熱愛現實的人應該把自己的歷史生活背在背上。
中國文學傳媒獎王德威,2006年文學評論家。
王德威的批評視野開闊,語言優美。他的研究路徑不是理論幻想或空談文學史,而是註重與文學對象的坦誠對話;他的批判是有才華的,在學術論證和個人氣質的完美結合中顯露無遺。他所圈定的文學疆域,帶著南方口音和北方方言,在海內外作家的喧囂中,呈現出中國文學的“世紀末輝煌”。他對當代作品的勤奮閱讀和細致分析,為批判如何重返文壇樹立了有效的典範。他在2006年出版的《當代小說二十篇》不僅是這位作家的肖像,也是對其作品的平反,知識豐富,見解清晰,感悟超群。雖然王德威的壹些喜愛的作家和判斷可以重新考慮,但他的研究確實改變了西方對中國當代文學的印象,並極大地豐富了批評本身的魅力。
華語文學與傳媒獎:2006年最具潛力新人喬葉。
喬葉目光敏銳,頭腦清晰。她的小說敘事精妙,感情細膩,精神軌跡令人信服,對當下生活分析犀利。她善於讀懂現代人靈魂深處的隱痛,能為每壹個轉折點找到合理的出口。她的語言針法精準而密集,在審視人情和事物時充滿了善意,但有時壹開頭就毫不留情。她簡單卻不失對復雜經歷的好奇心;她熱情,但同時又保持著超然的冷靜。2006年出版的《打火機》、《銹鋤》等作品,以物看透人心,以藏在人心世界的無限可能重申生活中可靠的真理。喬葉的精神邊界可能需要擴展,但她面對生活問題的勇氣為她未來的寫作奠定了方向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