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戴望舒的藝術成就

戴望舒的藝術成就

戴望舒(1905 . 3 . 5——1950 . 2 . 28)現代詩人。原名戴夢狗。筆名艾安夫、蔣思等。浙江省杭州縣(今余杭市)人。他的筆名來源於屈原的《離騷》:“前有王澍為先鋒,後有費廉為部屬。”意思是屈原在天上漫遊,在地下尋找,坐在壹輛由龍馬拉著的車上,月神王殊在前面帶路,後面跟著風神費璉。王澍是神話傳說中驅趕月亮的神。她美麗,溫柔,純潔,優雅。

個人簡歷

[編輯此段落]

1923年秋,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1925轉到奧羅拉大學學習法語。1926年,他與施蟄存、杜衡等人創辦了《花圈荀刊》,發表了《含淚出門》這首詩。1928與施蟄存、杜衡、馮雪峰壹起創辦文學工作室。1929年4月,第壹本詩集《我的記憶》出版。這本詩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其中最著名的是《雨巷》,受到葉聖陶的極力推薦,壹時成為佳作。

1932加入施蟄存主持的《現代》雜誌編輯部。165438+10月初赴法國留學,先後入讀巴黎大學和裏昂中法大學。但在留學期間,他並不喜歡上課,而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翻譯外文作品上。當時他翻譯了《蘇聯文學史》、《比利時短篇小說集》、《意大利短篇小說集》,研究了許多西班牙作家的小說集。1935年春天,他在法國和西班牙參加了壹些反法西斯示威遊行,被學校開除,於是啟程回國。1936年6月,她嫁給了穆時英的妹妹穆李娟。

從1936年到10年,戴望舒、卞、孫大雨、梁、馮至等人創辦的《新詩》月刊,是中國現代詩歌最重要的文學期刊之壹。《新詩》7月停刊1937,* * *出版10期,是新月派詩人和現代派詩人交流的重要場所。

抗日戰爭爆發後,戴望舒移居香港,編輯《大公報》文藝副刊,創辦《耕》雜誌。1938年春,編輯星島日報星島副刊。1939和艾青編輯的頂點。1941年底被捕入獄。

1949年6月,參加在北平召開的中國文藝代表大會。後擔任新聞出版總署國際信息局法律司負責人,從事編纂工作。1950 45歲在北京去世。安葬在北京西山腳下的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墓碑上寫著茅盾的“詩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精通法語、西班牙語、俄語等歐洲語言,壹直從事歐洲文學翻譯工作。他是把西班牙詩人洛爾卡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的第壹人。

代表作

[編輯此段落]

雨巷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還有追夢人、單戀人、煩惱人等等。1923入上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25轉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語,次年在該校學習法律。他創辦了花圈、文學工作坊、新詩等刊物。1926年春,開始在與施蟄存合編的《花圈荀刊》上發表詩歌,以及處女作《含淚出門》。65438年至0928年的《雨巷》詩發表在《小說月報》上,引起了人們的註意,他被授予雨巷詩人的稱號。這壹時期的作品在藝術上保留了中國古代詩歌傳統和歐洲浪漫主義詩歌的痕跡,並受到法國象征主義詩人維蘭德和中國李金發的明顯影響。

1929發表的詩集《我的記憶》大部分都是這個時期的作品。

《現代》雜誌創刊於1932,在雜誌上發表了很多作品和翻譯。同年6月165438+10月去法國。先後就讀於巴黎大學和裏昂中法大學,繼續從事翻譯活動。1933出版詩集《王叔草》。這個階段的詩歌數量眾多,在藝術上也比較成熟,在創作上最具代表性,所以他成為中國新詩發展史上現代主義的代表詩人。

1935從法國回來。1937,王澍詩集出版。抗日戰爭爆發後,在上海繼續翻譯,5月1938去香港。與許地山等人壹起組織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分會,擔任理事。其間,他還編輯了《星島日報》副刊《星座》和英文刊物《中國作家》。香港被日軍占領後,以反日罪名被捕,入獄數月,健康大受損害。抗戰開始後,作品從生活、意境到藝術風格都發生了積極明朗的變化。

1941寫的《監獄裏的墻》和後來的《我用破損的手掌》表現了民族和個人的忠誠。這壹時期的作品後來被收入《災難的歲月》,出版於1948。抗戰勝利後,他回到上海,在上海師範學院任教。1948年,他又去了香港,1949年,他搬到北京參加第壹次全中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然後在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工作。

1989《戴望舒全集》出版。詩歌主要有《我的記憶》、《王叔草》、《王叔草的詩》、《災難的歲月》、《戴望舒詩選》、《戴望舒的詩》等幾十種譯本。他是中國現代象征主義詩歌的代表。

戴望舒的詩歌主要受中國古典詩歌和法國象征派詩人的影響。前者如晚唐的文、李商隱,後者如、孟、,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對中國新詩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詩歌內容上,他註重詩歌的完整和清晰,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戴望舒壹生與三個女人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初戀是施蟄存的妹妹施江年,第壹任妻子是穆時英的妹妹穆李娟,第二任妻子是楊靜。

作品目錄

[編輯此段落]

我的記憶(詩集)1929,水磨書店。

王叔草(詩集)1933,現代書店。

王澍詩集1937(自費出版)

災難的歲月(詩集)1948,星星。

戴望舒詩選1957,人文

小說戲劇集(1958),作家出版社。

戴望舒詩集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

翻譯書目

[編輯此段落]

《少女的誓言》,法國莎當妮出版社,1928,明凱書店。

《鵝媽媽的故事》法國沙·貝洛著,1928,書店。

《意大利愛情故事》,趙、、李等譯,亞洲出版社1928年版。

美麗的姑娘,法國人保羅·穆杭寫的,1929,尚誌。

《愛的經典》,古羅馬古沃維特修斯著,1929,水磨書店。

光華路1929號卡桑與妮珂萊特之家(法國古典音樂)。

《歷史唯物主義文學理論》,法國伊克威著,1930,水磨書店。

《壹周內》,蘇聯別金斯基著,蘇晗譯,1930,水墨書店。

《麥克白》(戲劇)英國莎士比亞,1930,金馬。

《藍鳥》托諾夫夫人著,法國,1933,明凱書店。

現代法語短篇小說(選譯)1934,天馬

高(中篇小說)法國梅裏美著,1925,中華書局。

意大利短篇小說選譯1935,商務印書館。

比利時短篇小說選譯1935,商務印書館。

西班牙短篇小說選譯1936,商務印書館。

《比較文學論》,泰格霍恩著,法國,1937,商務印書館。

《知心朋友》等意大利皮蘭德羅,與他人合譯,1941年,三通。

《惡之花》(詩集)法國波德萊爾,1947,懷正。

《洛爾加詩鈔》西班牙洛爾加著,1956,作家出版社。

戴望舒譯詩1983,湖南人民出版社。

名作欣賞

[編輯此段落]

雨巷

獨自撐著油紙傘

徘徊在漫長,漫長

孤獨的雨巷,

我希望見到

像丁香壹樣。

懷恨在心的女孩。

她有。

丁香壹樣的顏色,

丁香般的香味,

像丁香壹樣悲傷,

在雨中哀悼,

悲傷和猶豫;

她徘徊在這孤獨的雨巷,

撐壹把油紙傘

像我壹樣,

像我壹樣。

在沈默中,

寒冷,悲傷,憂郁。

她悄悄地走近。

靠近,再扔。

會呼吸的眼睛,

她飄然而過

像壹場夢,

像夢壹樣悲傷迷茫。

像夢壹樣漂浮

壹朵丁香,

我和這個女孩擦肩而過;

她默默地走了,走得很遠,

搖搖欲墜的柵欄,

走過這條下雨的小路。

在雨的哀歌中,

去掉她的顏色,

散播她的芬芳,

消失了,甚至她的

會呼吸的眼睛,

丁香憂郁。

獨自撐著油紙傘

徘徊在漫長,漫長

孤獨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去。

像丁香壹樣。

懷恨在心的女孩。

部分丟失

後人評價

[編輯此段落]

戴望舒:象征主義的形式與古典主義的內容

有人說戴望舒的詩是詩壇的“尤物”,大概是因為它們光鮮亮麗,充滿了可怕的誘惑。自然,這是褒貶不壹。我想用“尤物”這個詞的正面意義。我覺得戴詩很美,很有感情,有壹種親切溫柔的抒情風格。戴適的魅力來自於他真摯而悲涼的感情。他的詩不同於20世紀20年代達到高潮的英語系現代主義詩歌。他的詩歌註重情感,情感是他詩歌的脊梁。雖然他很快就拋棄了浪漫主義而青睞象征主義,甚至後來愛上了後來的象征主義,但他的詩壹直都有浪漫主義情懷。他的《零薩格勒布上的詩》認為詩歌表現的是情感的起伏,是壹種沒有音樂和繪畫的純粹情感。他的詩集,無論是《我的記憶》、《王叔草》,還是《歲月的災難》,都是抒情的,以情取勝的。如果拿成長於40年代的穆旦的詩來比較,兩者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樊草在壹篇紀念戴望舒的文章中曾說,他們那個時代的詩人所喜愛的詩歌,是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的意象。戴望舒的詩風總體上可以說是象征性的,但並不神秘晦澀,也不僅僅是功能性的遊戲。戴望舒的詩是感性的,但不是感傷的。多愁善感是感情的虛偽,是感情的泛濫。戴的詩裏沒有這些。所以,在《王淦草》出版的時候,曾經有朋友說他的詩是象征主義的形式,古典主義的內容。還說戴的詩少而無情,奢而不虛偽,華麗端莊,真正走上了詩歌的正道。

戴望舒是壹個理想主義者。他對政治和愛情進行了理想化的追求,結果卻是雙重失望。在他的詩歌中,女孩的形象往往體現了他的理想,而孤獨的流浪者的形象往往就是詩人本人。他的詩往往表現了旅行者追求理想命運的徒勞,而這裏的特點恰恰是把所有的希望和真情都給了無望的理想。戴望舒熟悉法國象征主義詩人魏爾倫。蘇聯學者切爾卡斯基說,戴望舒在感傷氣質上也與魏爾倫接近。魏爾倫的《沈默的歌集》表達了巴黎公社失敗後迷惘的知識分子的苦悶心情,其基調是詩人理想與周圍骯臟生活脫節的悲劇意識。而戴望舒的詩,則表現了從五四運動激情翺翔的理想,和淹沒在血泊中的1925-1927大革命現實脫節的悲劇意識。他的詩自然不是叛逆和戰鬥,但也不是環境的奴隸。他的成名作《雨巷》中的丁香花般的女孩,顯然是被命運擊中了,但她沒有乞求,也沒有消沈。她冷漠傲慢,還是那麽迷人。她沒有在沈重的悲痛下低下高貴的頭顱,忍受著像旗幟壹樣頭著地的艱辛。詩人在這裏堅持了人的尊嚴和頑強生命力的理念。人與理想、焦慮的人與無法實現的理想是戴望舒詩歌的悲劇主題。

戴望舒的法國詩歌翻譯

[編輯此段落]

戴望舒是壹位著名的詩人和翻譯家。至於他的譯詩,陳玉剛的《中國翻譯文學史稿》和陳冰瑩的《戴望舒評點》都有專門的章節論述。陳冰瑩高度評價戴的譯詩,說戴望舒的譯詩“用中國現代文學語言表達了西方詩歌(特別是含蓄的象征性詩歌)深刻的內容和豐富的音節,成為詩歌譯者學習的典範。”

戴望舒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翻譯法國詩歌,僅有75首,包括雨果、魏爾倫、戈蒙、保羅·福爾、耶邁埃、比爾·恩弗爾迪、蘇維耶、瓦列裏、阿波利奈爾、艾呂亞、皮埃爾·德萊爾等的詩歌。被收錄在戴望舒翻譯的詩歌中。在詩歌翻譯方面,戴望舒和艾略特壹樣,曾認為詩歌是不可譯的,但後來的實踐改變了他的觀點。他在1944的《詩歌零隨筆》中說:“說‘詩歌不可譯’是常見的錯誤。只有把壹首爛詩翻譯出來,壹切才會失去。因為實際上並不包含在‘詩’裏,只是文字和聲音的炫,只是渣渣。真正的詩歌在任何語言的翻譯中都將永遠保持其價值。而這種價值,不僅是地域,更是時間所不能破壞的。翻譯可以說是詩歌的試金石和過濾器。不用說,我指的是不歪曲原文的翻譯。”戴的詩歌翻譯強調“信”。生動地體現了原詩的詩意、詩意和詩意境界。請看他翻譯的魏爾倫的著名詩歌《瓦上的天空》。

魏爾倫的法文原詩是:

太陽升起來了,太陽升起來了,

好的,好的!

壹個工作,部分時間

貝爾塞·薩·帕爾梅。

天空中的鐘

水泥染色。

壹杯咖啡放在壹個地方

唱吧,薩·普蘭特。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生活就是這樣,

簡單而平靜。

這是壹個美麗的地方,

維也納市。

妳好,妳好

胸膜無必要,

這是妳的夢想,這是妳的夢想,

De ta jeunesse?

再看戴望舒的譯詩;

瓦上長天

瓦上長天

又軟又綠!

瓦上高數

姚平亭

天空中的鳥鈴

尤福清

樹林中的鳥

哭著抱怨。

哦,天哪,上層世界的職業生涯

文富春

漂浮在低矮的城市裏

太平聲。

-妳在這裏做什麽?

淚水落下,

如何消除

好青春?

陳冰瑩評論道:

在魏爾倫精心翻譯的詩歌中,我們會感覺到,年輕的戴望舒從這位異國情調的象征主義大師美麗而憂傷的詩歌中找到了知音。.....當詩人翻譯這些輕快的詩歌時,他壹定非常激動。

這首詩的意象很美。“天是藍的,樹是清的,天是靜的,世界是暖的。然而,在這樣壹個美麗的夜晚,‘我’感到我的生命搖搖欲墜,我的內心不禁感到無端的苦惱和悲傷……”周寧在《外國著名詩歌鑒賞詞典》中評論說。他還說:“象征主義詩人魏爾倫的詩歌很有音樂性,他的許多短詩的魅力就在於此。相對而言,國內對魏爾倫詩歌的翻譯很多,有些詩歌的意境翻譯得很好(中國詩學中的意境大概是空間感的),但很少有傳神的翻譯再現其詩歌的音樂性。也許這是不可能的,但這是語言本身的限制。筆者對比壹下。最後,我覺得戴望舒先生翻譯的《瓦上的天空》能傳達它的音樂神。”這是為什麽呢?是不是因為戴望舒是詩人,所以他的詩與他的心相連,他的詩與* * *,他善於用詩的語言“以詩譯詩”?

此外,他的作品《我用破損的手掌》被收入粵教版三年級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