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壹座孤島。約翰·多恩
這首詩可能是社會排斥領域最常被引用的不科學語言。我甚至可以斷言,社會排斥領域的所有研究都只是多恩這首詩的壹個實證註腳。
隨便搜索壹下心理學研究文獻,妳會發現無數的研究都揭示了人在缺乏社會交往時會帶來什麽樣的不良後果,有的甚至可以用“災難性”來形容。
例如,我們實驗室最近的壹項研究發表在頂級期刊《人格與社會心理學》上。這項研究系統地揭示了當人們感到被排斥,缺乏社會交往時,人們的自殺意向會增加。這是因為社會排斥給人潑了壹瓶叫做無意義感的毒藥。被排斥的時候,人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然後可能會采取極端的行動[1]。
同樣,當被試感到孤獨時,ta的認知能力也會受到威脅,考試成績會下降[2]。甚至當人們感到自己的社會關系破裂時,他們會攻擊他人[3]並做出不道德的行為[4]。
總之,失去社會交往的壞處太多了,難怪作者用死亡來比喻社會排斥[5]。
無論是題目中的“不社交”,還是心理學研究中的“社會排斥”、“孤獨”、“排斥”,幾乎都是同壹個意思,就是缺乏與他人的社交。這種聯系包含很多成分,可能是和同學或者同事,家人或者朋友。
在著名的、甚至有些萬能的自我決定理論中,研究者將社會關系視為個人的三大基本需求之壹——幾乎每個人都需要他人來建立和維持社會關系。
這種動機有著深刻的進化心理學背景。
我們的祖先必須在惡劣的自然環境和各種隨時可見的危險面前團結壹致,才不會被淘汰,才能保證自己的基因得以傳承。壹旦任何人被排斥或不願意加入群體,必然是弱小的,難以抵禦危險的局面。所以,和別人保持聯系就成了個人的保護傘。
這種需求代代相傳,銘刻在基因裏。
在恒河猴的依戀實驗中,小猴們更願意粘在布媽媽身上,而不是能提供物質營養保障的鐵絲媽媽。這說明和別人接觸,保持聯系,至少和吃飯壹樣重要。
我們再來關註壹下人類主體。
2003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壹項心理學研究是社會排斥領域的經典。研究人員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掃描受試者的大腦,發現當受試者感受到拒絕等社交脫節時,大腦中的激活區域與生理疼痛壹致。換句話說,當我們經歷社會關系崩潰的事件,比如分手、親人去世,我們的心痛是真正體現在大腦神經元上的[6]。
社交往往有兩種模式,壹種是喜歡廣撒網但涉獵的社交,壹種是喜歡人數少但精耕細作的社交。這兩種社交模式各有利弊,尤其是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二者必居其壹。我們有最親密的家人和朋友——這些人不會很多,但他們的交往會很深刻。我們也有壹些短期的夥伴——這些數量很大,但往往目的性很強,交流也不會很深刻,只限於某些場景(比如工作夥伴)。但無論妳更喜歡哪種社交模式,或者采用哪種模式,社交都是必須的。
妳可能會說,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人真的沒有社交生活,比如壹個人因為壹場意外而滯留在荒島上。的確,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真實故事,都有類似的案例。在這種極端的情況下,主角甚至會與島上的動植物對話,而這種擬人化的過程也是為了彌補社會互動不足所造成的行為後果。
所以,人不可能,也幾乎不可能,完全沒有社會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