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技術與歷史——從媒體角度看文明的興衰
基尼斯的書加拿大傳播學學者哈羅德·基尼斯是麥克盧漢的老師。讀他的《帝國與傳播》壹書,不得不讓人覺得他對古代西方文化和經濟研究得很透徹。媒體就是信息。通過媒介的屬性來理解各種文明,的確是壹個全新而新穎的角度,這也有助於我們從另壹個側面窺見每個時代的文化精神和知識傳播特征。古埃及經文1。Inis從大眾傳媒的角度分析了帝國的興衰。在古埃及,原始經文被記錄在石頭上。根據哈羅德·基尼斯的理論,以石頭為載體的媒體是有時間偏見的媒體,有時間偏見的媒體代表著宗教政權和宗教帝國。根據Inis。在埃及,上帝是壹種制度,是無盡創造力的工具,是法律和正義的使者。然而,當埃及文明從壹個絕對的、完全的民主組織中轉移出來的時候,知識的媒介恰好在這個時期發生了壹個重要的轉移,那就是從古代的石頭載體到相對較輕的紙莎草紙。在古埃及第壹王朝時期,埃及人在尼羅河三角洲發現了紙莎草紙。這種由植物纖維制成的紙很輕,可以長距離運輸,所以很容易書寫。這種寫法也從復雜的聖跡變成了僧跡。隨著手寫文字數量的顯著增加,當原本屬於上層階級的精神文化逐漸世俗化,高分離階層壟斷的局面第壹次被打破,普通階層也可以通過提高文化水平來提高文化素養。正是這壹點,帶來了平民和外國人對古埃及特權階層的沖擊,最終導致了古埃及在時間上對媒介和空間媒介的偏向。埃及紙莎草兩河流域亞述帝國和波斯帝國的相繼衰落,恰恰沒能解決宗教和字母的關系。這些國家最初都是以泥板為代表的時間媒介,但由於北方缺少泥土,於是引進了紙莎草這種空間媒介和軟筆,促進了柔性字母板的興起。但是,字母表有利於小城市和小國家的發展,卻不利於帝國。這是因為字母表對不同語言的適應性削弱了帝國統治者試圖抹平城邦間差異的同壹理念,增加了治理大帝國的難度,並給大型政治組織帶來致命傷害。繁體字的壟斷曾經是大規模組織的基礎,但隨著字母表和簡體字的出現,這種壟斷最終被簡體字系統所破壞。後來語言和思想的多樣性使得帝國的陳邦國之間的分歧加大,組織關系越來越松散,最終成為帝國崩潰的致命因素。古希臘有壹個口頭傳統。在Inis眼裏,希臘是最理想的文明,時空的媒介在古希臘達到了壹個典範。然而古希臘城邦文明也難逃平衡被打破,文明被瓦解的命運。從荷馬史詩時代開始,希臘就壹直有帶有時間偏向的口頭文學傳統,後來又被引入帶有空間偏向的腓尼基字母,似乎完成了宗教帝國與帶有空間偏向的政治帝國之間的平衡。然而,仔細考察,這種平衡缺乏相互制約,希臘文明沒有強烈的宗教觀。在希臘神話中,人都是神,神也是人。希臘也沒有很強的中央集權傳統,就是壹個典型的體現。是古希臘的古典文明,以城邦聯盟的形式出現。荷馬的口頭傳播是希臘人所擁有的標準和神聖信仰之壹。希臘文明的成就反映了口頭交流的力量。通過口頭傳播,吟遊詩人、哲學家和戲劇家將壟斷的知識傳播給市民,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個人主義被喚醒。各級各地區都用口頭交流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來做生意的腓尼基人帶來了高度靈活的字母表。並開始在希臘廣泛使用希臘語交流,進壹步使希臘文化走向空間偏向。在希臘文明發展的繁榮時期,紙莎草紙的普及使更多的文字被記錄下來,靈活的音標使書面語言越來越發達,並與希臘人的口頭交流系統相結合,形成了偏向時間和偏向空間的交流方式的平衡。這種平衡促成了希臘文明的繁榮,並在柏拉圖和蘇格拉底的作品中達到了頂峰。在希臘,書面語起初只是口頭語言的簡單記錄,用於書寫碑文和記錄詩歌。後來喪失了口語的辯證本質,即口語交際逐漸僵化。正如柏拉圖所說,文字成了語言的影子。Inis認為書籍和書面語言的出現使得希臘各地的地理和方言文化得以發展。然而,隨著書面語言更加發達,城市和國家之間的差距加深了傳統考慮方法的萎縮,隨之而來的思維方式和方法,書面語言交流的剛性空間偏差壓倒了口頭交流的時間偏差,從而加速了希臘文明解體的步伐。在Inis看來,口頭傳統的偏差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他認為在現代社會,口語交際的壹些精神必須重新掌握,立足口語辯論社意義重大,因為人的情感和主題都在辯論中。是爭論的焦點。古羅馬石碑在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羅馬帝國基於文字和紙莎草紙技術有了強大的書寫。傳統文字的傳播促進了制度的崩潰和帝都的崛起。書寫和紙莎草紙的空間偏向於行駛,羅馬最終成為壹個橫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龐大帝國。但是紙莎草紙的使用與日俱增。也暴露了它的弱點:易碎,容易脫落;另壹個有時間偏見的媒體是羊皮紙的興起。雖然它比紙莎草紙輕,但其更復雜的制作工藝和昂貴的價格使其成為更持久的時間介質。卷軸這種媒介也是基督教比其他宗教更有優勢的原因。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敕令,確認了基督教的特殊地位,這也完成了東羅馬帝國從政治帝國向宗教帝國的轉變。雖然羅馬帝國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領土逐漸被蠶食,但直到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領土才被完全吞並。東羅馬帝國的發展依賴於兩種媒介創造的體系。這種紙莎草和羊皮制度有利於政治和文化的統壹,紙莎草有利於帝國官僚組織的發展,這種制度帶來的帝國和遼闊疆域由羊皮紙維持,有利於教會階級制度的鞏固,在強大的基督教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基尼斯看來,正是羊皮紙的興起和使用,最終導致了歐洲時間、媒介和空間媒介的失衡,歐洲最終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羊皮紙信息實際上加劇了知識的壟斷,使中世紀的歐洲成為壹個愚昧的時代。但是,正是因為羊皮紙的時間偏向性,大量希臘文明和羅馬帝國的作品才被中世紀的修道院和* * *帝國保存下來,並沒有因為紙莎草紙的容易脫落而丟失。這種壟斷是在紙和印刷普及之後才被打破的,這種普及是在商業領域發展起來的。傳到歐洲的紙的生產是商業革命的象征,它開始於1275年左右。紙的使用促進了信用的增長和表現,也就是保險單和匯票的使用。紙用中等經濟的材料代替了過去傳播思想的昂貴材料,促進了人類思想成果的傳播,普通公民也有了閱讀的權利。白話文學逐漸以地方方言的形式出現。白話文學的興起加速了民族主義的發展,民族主義反過來又加速了白話文學的發展。紙的出現引起了與羊皮紙的競爭,纖維紙是壹種空間友好的介質。14世紀和15世紀,意大利壟斷了歐洲的造紙業。無獨有偶,也正是在那個時候,意大利出現了壹大批職業作家,成為文藝復興的中心。文藝復興文藝復興首先興起於佛羅倫薩、威尼斯等地。畢竟羊皮紙的統治地位沒有得到保證,其宗教組織的組織官僚機構也隨之瓦解。宗教改革在整個歐洲興起,聖經是用白話印刷的。普通信徒也必須有壹本聖經,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理解聖經。接著,荷蘭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歐洲近代國家版圖逐漸形成。17世紀,印刷術帶來的文明成功挑戰了中世紀教會以時間為導向的文明。教會的權威建立在羊皮紙手稿的技術上,加劇了媒體的空間偏見,培養了民族主義,民族語言的興起,官僚制度的發展,造紙業和印刷業的成長,產生了報紙等現代媒體。印刷代表了基於持續重復的機械文化生產。這種機械化為後來的大規模商品生產和支持的標準化提供了模式。它引入了壹種新的文明知識,壟斷被打破,信息共享成為標準。不壹定要專家學者寫文字,普通記者也可以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就是看報紙的力量。政治團體開始用它來操縱輿論,然後廣播的發展導致了新的政治團體。收音機被用來打破政治壟斷,擴音器在納粹的選舉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德意誌的廣大地區響應廣播的號召,邀請他們加入壹個偉大的德意誌帝國,這大概就是廣播和報紙在第壹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起的作用。第壹次世界大戰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印刷品構成了知識的完全壟斷。基尼斯認為,美國只關心眼前的現代偏執狂,這種偏執狂來源於印刷品。印刷品文化受到美國憲法的保護,支持了報業的快速發展。在美國,報紙和雜誌業的蓬勃發展導致了對傳播的大規模壟斷。Inis認為,這種對傳播的壟斷的形成,對文化活動造成了持久的、持續的系統損害。現代報紙把新聞變成了商品,和其他商品壹樣,可以在競爭和壟斷結束時出售,所以強調變化成為了唯壹的文化特征。強調刺激、轟動、效果的新聞有賣點,時間文化被空間化了。廣告商充分利用傳播中的先進技術來壟斷信息,並盡力將信息介紹給公眾,這種信息壟斷對經濟系統產生了深遠的後果和影響。接著,Inis論述了美國報業的強大力量造成了加拿大的經濟壟斷,而經濟壟斷也造成了加拿大的經濟壟斷。美國報業的強大實力首先打破了加拿大的紙箱和紙張貿易,漿紙產品很大壹部分是廣告和讀物,返銷加拿大,造成了美國文化對加拿大的轟炸。事實上,只要我們進壹步延伸Inis的思想,我們就會看到廣播和電視實際上是現代空間偏見的壹個更大的進步。廣播電視都容易移動,電磁波遠比報紙稍縱即逝。廣播消除了國界,它用無線電波征服太空,而廣告的回報支撐了美國的廣播,這比過去偏向太空的媒體更危險。雖然Inis沒有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廣告,但他還是從最新傳播技術的意義上理解為美國既得利益和文化的擴張。加拿大最大的人口中心與美國廣播傳輸設施的接近,是美國商業主義進壹步擴張的萬能力量,美國占領整個英語文化區是必然的。即使在加拿大自己的廣播系統中,調查委員會也發現。在加拿大所有的英語電視臺中,53%是在美國制作的,而在加拿大只有44%。新的傳播技術必然導致權力的更大集中,所以他稱之為傳播的固有偏向,因為這種偏向。試飛中心區的邊緣人,必然會被中心支配。為他們的利益服務。經濟和文化的擴張最終體現在政治和外交策略上。戰後恢復時期,加拿大公民因害怕經濟蕭條,采取了強調軍費以保證充分就業的美國式政策。而美國在國內外的冷戰政策和當時加拿大經濟文化的擴張,使加拿大政界和知識界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迫使他們走美國的外交路線,壓制國內的顛覆。根據Inis的說法,加拿大的政治活動受到美國外交政策的壓制,有被扭曲的危險。我們在美國,影響不好。可以說,美國文化已經成為美國人強加給我們的東西。2.該理論的特點和缺陷盡管Inis的理論具有技術決定論的風險。但是媒體有偏見的觀點真的是開創性的。她也為我們提供了壹種理解世界的新方式。那就是通過媒體了解文明,通過文明的載體了解文明的形態。這個想法無疑很有啟發性。時間偏向媒體將媒體分為兩類:時間偏向媒體和空間偏向媒體。時間偏差介質是指在古代文明中非常耐用且難以運輸的介質,如粘土、羊皮紙和石頭。太空介質不耐用,但有利於運輸,比如紙莎草和紙。口頭傳播只能短距離傳播,所以對傳統社會更有利。這幅圖使長途運輸成為可能,有利於大帝國的地理擴張。根據Inis的說法,媒體的每壹次發展和進步都對帝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依賴口頭交流的早期社會,口頭話語成為公共話語的主導模式。政治權威也使用口頭話語作為主要的交流方式。後來,書面文字逐漸成為精英交流的主要方式。早期的埃及、希臘和羅馬都是以書面文化為基礎的。在古代中國和古希臘,就有類似烽火臺的信號系統。隨著新書寫材料的發明,書寫變得持久耐用,書寫的力量大大增加。有了紙和筆,統治者可以統治廣闊的地區,因此有可能通過新媒體創建帝國。基尼斯認為,政治帝國的擴張不僅取決於政治和軍事,還取決於來自首都和國家中心的命令以及對各個地方的管理。有時間偏見的媒體,就文化而言,代表歷史、傳統、宗教等制度;偏太空的媒體意味著帝國的崛起和擴張與世俗權力有關。時間文化是信仰、來世利益和道德秩序的文化空間,文化是世俗的科學和物質。顯然,在任何文化中,這兩個媒體概念都在發揮作用。壹種文化只能在很短的歷史時期內實現時間媒介和空間媒介的平衡,比如古典希臘、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和伊麗莎白時代,而現代英國西方文化因為不能很好地處理時間的持久性而有分崩離析的危險。英尼斯思想示意圖英尼斯形成這種類似於媒介技術決定論的思想,與他的學術背景和經歷有關。他的碩士和博士學位,還有論文,都和政治經濟學有關。他的博士論文是《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史》,探討了交通和媒體技術對帝國統治的影響。他在有生之年觀察到,報紙上客觀的新聞報道越來越少,廣告和特寫越來越多。同時,美國資本對加拿大文化的滲透影響了文化基礎非常淺薄的加拿大。基於這樣的擔憂,基尼斯把他在牛津大學的六次講座的講稿整理成了壹本書,這就是他的著作《帝國與傳播》。這是壹個啟發性的工作和假設,而不是壹個判斷性的工作;他的寫作知識密度很高,往往能用壹句話概括壹部文學歷史著作或者壹個時代的文化精神。但由於他的經歷,他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傾向於“媒體技術決定論”。歷史運動是壹個復雜的運動過程,不是由單壹因素決定的。簡單地把帝國的興衰歸結於媒體技術的興衰是有失偏頗的,但從媒體的角度來看待文化傳承,確實是壹個非常好的思路。但因為20世紀美國文化的攻擊性,他把太空媒體的威脅延伸到上壹個時代,有生搬硬套、放大威脅的嫌疑。秦統壹漢字3。理論對中國歷史文化的適應以中國傳播史為例,青銅器和竹簡是不利於移動的時間偏向性媒介,而《詩經》歌謠的口頭傳播乃至四處遊說的士人則屬於空間媒介。文字本身和媒體之間存在著壹種適應關系。比如,由於書寫方法的困難和書寫材料制作的困難,先秦時期的語言因為簡潔而簡單粗暴,字數少實際上有利於寫作;戰國時期,各國文字的不同寫法,對應著各自國家所建構的文化認同和歷史認同。《楚辭》、《紀年》等史書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楚晉史書。先秦文字風格與文字載體相輔相成,但不同國家的文字大致同源。即使各地方言略有不同,但通過書面語相互交流還是有可能的。當年問鼎中原,王說周德未衰,背後的用意是西周的文化影響遠未消失或退縮。正是有了這樣偉大的文化認同,才為後來的統壹奠定了基礎。漢字作為從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符號,其字形和發音之間的關系非常弱。由於字形與讀音關系的喪失,字形只對應詞義,所以不同方言區的人可以通過漢字及時交流,這與從字幕對應讀音,再從讀音對應語義字母有很大區別。歐洲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樣性由此而生。時間偏向的媒介,如羊皮紙、青銅器等,由於不易移動、珍貴,確實起到了壟斷文化的作用。所以Inis的作品裏有很多真知灼見。最後,他還認為,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進化到過於復雜的地步都是有問題的。畢竟凡事不宜過猶不及,保持空間媒體和時間媒體的平衡是有先見之明的,也是切實可行的。德爾菲神廟古希臘人的“凡事不可過度”,指的是整體感和不越界的意識。因為口語是及時的,有現場感的,所以口語只存在於聽到的那壹刻。口語不能固定,不能形象化,缺乏物質性。為了保持對壹個想法或事件的現場感,人們必須不斷地分享、重復和傳遞它。口語的浮動性不允許他被剝離和解剖。在部落時代,聽覺是值得重視的。麥克盧漢認為原始人的生活比他們的後代豐富,因為原始人的感官強調對環境的整體感知;原始人對社會群體的感情更深,更能意識到周圍事物的存在,聽覺環境也在這種環境中培養了更多的積極性和自發性。人的感官是統壹的,人的聽覺、觸覺、視覺還沒有完全劃分和分化。在西方差異微妙的地方,口音融入了固化的民族語言,但這種新的統壹感伴隨著壹種孤立感和分離感。在物質層面,媒體技術的進步可能會帶來很多便利,但另壹方面,新技術總會提供浮士德式的——與魔鬼的私下交易。技術技能是可以贈送的,有時新技術的創造性超過了它的破壞性,相反,它的破壞性有時超過了創造性,事物從來都不只是片面的。無論對錯。基尼斯的觀點很難被量化的方法證偽,因為無論歸納還是演繹,他的論述中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量化的方法證實。所以Inis的口號,比喻,格言都很難證明。但是這樣的學術成就很難被證明是錯誤的。基尼斯的歷史分析加強了人們對新媒體技術可能帶來的文化影響的關註,並啟發了他的徒弟邁克·盧漢。媒體就是信息。在麥克盧漢那裏,媒體的內容是美味的牛排,但媒體的形式是小偷。他們用牛排引開人大腦的看門狗,然後自己進入大腦。這就是媒體形式對人們思維的潛移默化的影響。1.帝國與傳播2。溝通的偏差3。古騰堡之星4。第壹次交流。關於傳播的25個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