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列夫·托爾斯泰生平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生平簡介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 9月9日-1910 165438+10月20日)是俄羅斯小說家、哲學家、政治思想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他是托爾斯泰貴族家庭中最有影響力的成員。

1828年8月28日,托爾斯泰出生在莫斯科以南約200公裏的雅斯娜亞-波利亞娜莊園,距圖拉僅10公裏。托爾斯泰家族是古老而著名的俄羅斯貴族。

65438-0844進入喀山大學學習法律和東方語言,但沒有拿到學位。1847年,他回到亞斯納亞-博裏那“清遠”,希望經營“清遠”,安排自己的學業。他給貧窮的農民送去茅草,但後來他在莫斯科聖彼得堡的社交場所花了很多時間,最後欠下了壹大筆賭債。

1851年,托爾斯泰隨哥哥去高加索當兵。這個時候,他試著去寫,去分析他的行為。

1852年參加戰鬥表現勇敢,出版了小說《童年》,通過對小主人公單純內心世界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壹個聰明而敏感的孩子的心靈成長過程。

1853年,托爾斯泰讀了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欣賞。托爾斯泰於1854年被調往多瑙河前線,在克裏米亞戰爭中參與了塞瓦斯托波爾的圍攻,體會到了戰爭的殘酷。

在這段時間裏,他繼續分析自己的成長歷程,並把《少年》和《青年》作為研究其思想成長的重要材料。他把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了《塞瓦斯托波爾的故事》,出版後很受歡迎。他開始在文壇小有名氣,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對他寄予厚望。

從65438年到0857年,他遊歷了西歐,寫了短篇小說《盧塞恩》。1863年,托爾斯泰發表了中篇小說《哥薩克》,這是他早期創作的總結,提出了他的貴族大眾化觀點。

從1865到1869,托爾斯泰完成了劃時代的巨著《戰爭與和平》。從1873到1877,托爾斯泰完成了另壹部傑作——安娜·卡列寧。

他從1889開始寫復活,十年後完成。

1862年9月23日,34歲的托爾斯泰與年僅17歲的索菲亞·貝爾斯(1844年8月22日-19165438+10月4日)結婚。索菲亞是沙皇醫生的女兒。他們有13個孩子,其中五個死了。

191065438+10月10,82歲的托爾斯泰在醫生和小女兒亞歷山德拉的陪伴下,從他的賈斯那亞-波利亞納莊園秘密離家。托爾斯泰在途中患了肺炎,最後死在阿斯塔波沃車站的站長室。

擴展數據:

托爾斯泰的創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1,早期作品。

前期(1851 ~ 1862)是他探索、實驗、成長的時期。思想和藝術風格是發展變化的,個別作品有模仿的痕跡。他後期作品中的壹些基調和特色也已成型。托爾斯泰早在1847年就開始寫日記,壹直堅持到晚年。

大量的日記和書信幾乎占了他文學遺產的壹半。日記是他夜以繼日的靈魂反思和探索的記錄,也是通過自己鍛煉寫作和研究人內心生活秘密的手段。像昨天的故事(1851)這樣的早期作品,是通過日記拓展和藝術加工制作出來的。

兩個驃騎兵(1856)講的是兩代父子。作者欣賞父輩溫暖豪邁的俠義精神,卻鄙夷子女猥瑣自私的功利觀。

艾伯特(1857 ~ 1858)和盧塞恩(1857)都是關於藝術家的。前者的中心思想是“自由創作”的問題,他的作品宣稱“美是世界上唯壹不容置疑的幸福”,這是作家曾經癡迷的“為藝術而藝術”觀點的產物。

《盧塞恩》以作家遊歷瑞士時的經歷為背景,揭示了資產階級的自私本質和資本主義敵視藝術的本質,但壹直有否定資本主義文明相對進步意義的傾向,其批判建立在抽象的宗教和道德真理基礎上,這是托爾斯泰主義的最初表現。

這部作品中對自然的向往和回歸自然的思想在《哥薩克》和《三死》(1859)中得到充分發揮。後兩部作品以自然和親近自然的人的意識為真理的尺度。這裏有盧梭的影響。

2.中期作品。

中期(1863 ~ 1880)這是托爾斯泰才華得到充分發揮、藝術臻於完美的時期,也是他思想激烈矛盾、激烈探索、醞釀變革的時期。

托爾斯泰從1856開始寫十二月黨人的小說,從1860寫到181(出版於1884;從1877到1879,我寫過壹些以此為主題的片段,但與原想法無關)。他的註意力逐漸轉移到關於衛國戰爭的《戰爭與和平》(1812)。

這不是逃入歷史,而是試圖從歷史中為貴族階級尋找存在的價值,以回答當時的解放運動應該由哪個階級來領導的問題。但由於長期的親身經歷和與人民群眾的密切接觸,他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眾在民族歷史中的作用,從而使小說成為壹部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史詩。

3.晚期作品

後期(1881 ~ 1910)總的傾向是壹方面揭露當代社會的種種罪惡現象,另壹方面表達自己的新認識,宣傳自己的宗教思想。創作有很多方面,包括戲劇、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民間故事,而政論散文和論文占據重要地位。

托爾斯泰在五六十年代寫過劇本,其中有壹個被感染的家庭(1862 ~ 1864)是反對“虛無主義者”,即革命民主主義者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他又對戲劇產生了興趣。

《黑暗的力量》(1886)揭露金錢的罪惡,宣揚拯救靈魂的布道。

《教育的果實》(1891)以貴族和農民不同的生活方式為背景,諷刺了前者的懶散和精神空虛,表達了後者因土地匱乏而產生的強烈憤慨。

《活屍》( 1911)描寫了壹個覺醒的貴族因為社會制度的不合理而離家出走,同時揭露了貴族的自私和冷酷以及他們合法婚姻的虛偽。

《黑暗中的光明》(1911)創作已久,反映了作者世界觀轉變後與家庭和社會的沖突,宣告了他對邪惡的不抵抗,而情節的發展駁斥了這種說教的無力,是他最矛盾的作品之壹。

百度百科-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