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樓蘭古國的樓蘭文明

樓蘭古國的樓蘭文明

當許多商隊經過這片綠洲時,他們不得不在樓蘭古國休息。樓蘭古國建立於公元前176年前,滅亡於公元630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王國範圍東起固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王國逐漸在世界上消失了。它為什麽會滅絕至今仍是個謎。

據《史記·大宛列傳》、《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公元2世紀,樓蘭就是西域著名的“城墻之國”。東連敦煌,西北連焉耆、尉犁,西南連若羌、且末。古絲綢之路的南北道路從樓蘭分叉。

中國魏晉梁倩時期西域首席史官辦公室。位於新疆羅布泊西北部。它是根據遺址中出土的漢文文獻命名的,與“樓蘭”和“陸璐文”相對稱的“庫洛來納”。20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等人多次來到這裏盜掘。20世紀50年代以後,中國學者進行了調查和發掘。

樓蘭古國是西域36國中的強國,與敦煌接壤,與公元前後的漢朝關系密切..古代樓蘭的記載是根據《漢書·西域傳》、法顯和玄奘的記載。《西域記》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知望千泥城,往陽關壹千六百裏,長安六千壹百裏。1570戶,4.41萬人。法顯說:“這片土地崎嶇而貧瘠。俗人的衣服和韓的壹樣,只是地毯棕色不壹樣。它的國王遵守法律。了解小乘佛教的僧人有4000多人。”在行程的最後,玄奘三藏做了壹個很簡單的交代:“從那時起,他向東北方向行進了壹千多英裏,來到了故國那劍泊,也就是樓蘭地。"

漢朝的樓蘭國,時而成為匈奴的耳目,時而歸漢,玩弄兩面派的政策,在漢與匈奴之間,巧妙地維持著自己的政治生命。由於樓蘭地處漢與西域各國的交通要塞,漢不能越過這壹帶與匈奴作戰,匈奴也不能假借樓蘭的實力威脅漢朝。漢、匈奴都極力推行軟化樓蘭的政策。

漢武帝派博望侯張騫出使大月氏,但未能締結攻守同盟。之後又派兵討伐遙遠的大宛王國,多次向西方各國派遣使節。這些使者經過樓蘭時,樓蘭不堪重負,甚至殺死了使者。漢武帝終於出兵討伐樓蘭。結果作為投降的證據,樓蘭王子被送到漢朝當人質。樓蘭還派太子去匈奴,說在匈奴和漢之間嚴守中立。此後,漢遠征軍攻打匈奴某諸侯國時,樓蘭王與匈奴結親,在該國駐紮伏兵,觸怒漢室朝廷。漢武帝再次出兵討伐樓蘭,逼得都城屹立泥城。樓蘭王嚇壞了,馬上開城門道歉,武帝讓他監視匈奴的動靜。公元前92年樓蘭王駕崩,漢朝被劫為人質的太子回到皇位。王子很傷心,不想輕易回國,他的弟弟繼承了王位。新王不久前駕崩,匈奴人借此機會,帶著在自己國家被扣為人質的前王長子繼承皇位。漢武帝聞訊後大吃壹驚,趕緊派使者勸說新建立的國王到漢室朝廷來挾持他,但沒有成功。之後的兩三年,漢與匈奴之間沒有發生大的事件,表面上很穩定。樓蘭邊境靠近玉門關,中國使臣經常通過這個緊閉的大門前往西域各國,途經樓蘭境內名為白龍堆的沙漠。沙漠裏經常有風,風像龍壹樣把流沙拋向空中,使行人迷失了方向。漢朝不斷命令樓蘭王國提供向導和飲用水。由於中國使節多次辱罵向導,樓蘭拒絕服從他們的命令,兩人關系惡化。趙涵終於派傅介子去刺殺新國王。為了嫁給在漢室被挾持的太子,壹個瑪吉被送回樓蘭繼承皇位。但是國王害怕被暗殺。趙涵以護王為名,出兵屯樓蘭境內,從而獲得了討伐匈奴等西域諸國的主動權。此後,漢朝的勢力減弱,樓蘭再次衰落,甚至後來滅亡。1895年4月至5月,斯文·赫定帶領團隊完成了塔克拉瑪幹沙漠自西向東的穿越。正是他從滅絕的災難中獲得了終生的教訓。在隨後的遠征中,他用鉛筆素描代替攝影,實際上造就了壹位極具個人特色的畫家,壹生留下了5000多幅畫作。因為缺水,他沒能去麥城,這也導致了他接下來40年的探險生涯中難忘的壹課。他的偉大發明之壹是選擇冬天,把冰帶到沙漠裏。1896 65438+10月,他在塔瓦庫勒裝備了壹支駝隊,繼續向東穿越沙海。這壹次,他找到了兩個地點。65438年10月23日傍晚,駝隊來到壹個長長的毫無生氣的廢墟,所有的枯枝都像玻璃壹樣易碎,這就是當地人所說的Dandan uh rik——象牙屋。整個遺址氣勢恢宏,建築規格非同尋常。這座古老的沙埋城市,遠離現代綠洲帶,曾是古國於闐的重鎮。後來,斯坦、特林克勒等人都在這裏進行了發掘,收獲頗豐。它的存在至少證實了塔裏木的沙漠綠洲格局與今天大不相同。丹丹烏裏克是在中國古代西方文明發展水平最高的塔裏木河流域再造輝煌古城國家的裏程碑。後來,賀定還考察了通古斯孜巴斯原始村落,第壹次由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確認野駱駝天堂的存在,到達羅布荒原,使“羅布泊之地”成為“世紀之爭”的壹大步。

然而這並不是傳說中的樓蘭。然而,探險者的腳步從未停止...

1899年,斯溫赫丁在瑞典國王和諾貝爾獎的支持下,第二次遠征新疆。

1899 65438+2月-65438+2月0900,由東往西南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

1900年3月,我去了羅布泊。3月28日,由於壹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樓蘭古城。

4-5月1900遊覽羅布泊,在塔裏木河下遊漂流。

1901年1-3月,遊覽羅布泊,發掘樓蘭遺址...

壹把斧頭,壹座城堡。

3月28日,1900,斯文·赫定壹行正在考察羅布泊沙漠的途中。在尋找丟失的鐵斧的途中,他雇傭的驢工兼向導埃爾迪克遇到了沙漠大風,意外地在沙地下發現了壹座古老的城堡。他把這個發現告訴了斯文·赫定。斯文·赫定聽說後,立即跟隨埃爾迪克來到羅布泊西北岸的這個遺址,發現古代遺址散落著精美的木雕、織物和硬幣。由於缺乏飲用水,斯文·赫定不得不返回。經過壹年的精心準備,1901年3月3日,斯文·赫定專程來到這個神秘的遺跡,進行了為期壹周的發掘工作,發掘出許多文物,如錢幣、帛書、糧食、陶器、36張文淑、120竹簡和幾支毛筆...斯文·赫定回國後,把文物送給了德國的希姆萊。經過整理分析,根據出土文獻中的樓蘭字樣,確定此遺跡為消失已久的樓蘭古城。這壹重大發現震驚了世界,為斯文·赫定贏得了巨大的榮譽。

他在茫茫沙漠中走的路,卻把他引到了壹個重要的古城遺址:丹丹烏裏克、卡拉敦、馬紮塔格堡……直到他找到了樓蘭古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是非常現代的解釋。

今天俯瞰樓蘭古城,城東北角有壹座烽火臺。雖然歷代不同時期都有修繕,但仍能從中看出最早漢代建築的風格。烽火臺西南是“三間房”的遺址。這個100平米的房子建在壹個高臺上,三個房間中間比東西兩個房間都寬。20世紀初,斯文·赫定在東部的壹個房間裏挖掘出大量文件。從三間房西廂房留下的大木架來看,這裏曾是市裏的墾荒辦所在地。繼續向西,是壹棟大房子。院子裏,南北三間水平排列的房子。在古城,這種四合院建築也是比較招搖的。相比之下,豪宅南邊的房子大多是單間,矮、散、破舊。根據出土文獻推測,與三間房相鄰的框架結構房屋是樓蘭古城的官方遺物。

樓蘭是漢代西域壹個強大的部落。它們生活在新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東部,羅布泊的西北邊緣。樓蘭人的首都是著名的樓蘭古城。據記載,當時樓蘭是壹個繁榮的國家,經濟繁榮,物產豐富,城墻雄偉環繞,是“絲綢之路”上的壹個繁榮的國家。絲綢、茶葉、西域的馬匹、中國大陸的葡萄和珠寶最初都是通過樓蘭進行貿易的。許多大篷車經過時停下來休息。公元前108年,樓蘭投降漢朝,年復壹年向朝鮮進貢,成為當時漢朝的心腹。唐代詩人王昌齡在《第四次從軍之旅》中借用傅介子的典故將樓蘭王斬首,表現了參戰將士抗擊邊患的決心:青海雪山長,孤城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破樓蘭不還。

樓蘭古城曾經是人們生活繁衍的天堂。始建於公元前176年前,公元630年消失並遷出,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東起固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它被壹片遼闊的羅布泊環繞,面前是壹條清澈的河流。人們在碧波上劃船,在茂密的胡楊林中狩獵。人們沐浴在大自然的饋贈中。據李道元《水經註》記載,東漢以後,樓蘭因塔裏木河中遊註水河邊改道,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領65438+萬士兵來到樓蘭,從鄯善、焉耆、龜茲召集3000名士兵日夜渡江引水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的缺水狀況。然而之後,盡管樓蘭人盡了最大的努力和嘗試疏浚河道,樓蘭古城最終還是因為缺水而被廢棄。

在古代,這裏曾經是壹個水草豐沛,地勢平坦的地方。公元前後有壹個繁榮的樓蘭國,是當時著名的絲綢之路重鎮。但在公元4世紀前後,這個曾經赫赫有名的國家突然神秘消失,給人們留下了無數未解之謎:曾經繁華的樓蘭為何變得如此荒涼?為什麽壹個王國會在壹夜之間消失?樓蘭文明發展到什麽程度了?時至今日,這個震驚世界的歷史遺跡依然帶給人們未解之謎。樓蘭城是樓蘭王國早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東連敦煌,西北連焉耆、尉犁,西南連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南北從樓蘭分叉,樓蘭城依山傍水。作為亞洲腹部的交通樞紐,它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早在公元前77年,樓蘭地區就是西域農業發達的綠洲。到了唐代,“樓蘭”幾乎成了偏僻的代名詞。在李白的《夏塞之歌》中有壹句詩“我願把我的劍彎在腰間,使它成為壹座臨時的樓蘭”。為什麽曾經繁榮壹時的西域重鎮在公元3世紀後迅速退出歷史舞臺,這是壹個至今沒有真正解開的謎..樓蘭遺址出土的文物震驚世界,其中包括金代戰國政策的珍貴抄本。考古學家還在樓蘭墓中發掘出壹具女性木乃伊。據測定,這具木乃伊發現至今已有3000年了。它被命名為“樓蘭美人”,衣著完整,面容精致。其他文物包括做工精細的漢織錦、漢代的五銖硬幣、桂雙國的硬幣、唐朝的硬幣和漢語言的硬幣。樓蘭古城周圍的城墻多處坍塌,只剩下斷斷續續的城墻孤零零地矗立著。市區呈方形,面積約10萬平方米。樓蘭全景廣闊凝重,城中破敗的建築遺址毫無生氣,顯得格外荒涼悲壯。俯瞰樓蘭古城,城東北角有壹座烽火臺。雖然經過不同時期的修繕,但從中仍能看出是漢代最早的建築風格。烽火臺西南是“三間房”的遺址。這個100平米的房子,建在壹個很高的平臺上,三個房間中間比東西兩個房間都寬。本世紀初,斯文·赫定在東部的壹個房間裏發掘出大量文獻和木簡。從三間房西廂房留下的大木架來看,這裏曾是市裏的墾荒辦所在地。繼續向西,是壹棟大房子。院子裏,北三間,南三間。在古城裏,這個四合院的建築也是比較招搖的。相比之下,豪宅南邊的房子大多矮小、分散、破舊。根據出土文獻推測,與三間房相鄰的框架結構房屋是樓蘭城的官方遺跡。樓蘭古城曾經是人們生活繁衍的天堂。她身旁是壹片遼闊的羅布泊,她門前是清澈的河流,人們在碧波上劃船,在茂密的胡楊林中狩獵,人們沐浴在大自然的饋贈中。《水經註》記載,東漢以後,樓蘭因塔裏木河中遊註水河邊改道,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領65438+萬的士兵來到樓蘭,還從鄯善、焉耆、龜茲等地召集了3000名士兵,日夜向樓蘭註水,緩解樓蘭的缺水問題。然而之後,盡管樓蘭人盡了最大的努力和嘗試疏浚河道,樓蘭古城最終還是因為缺水而被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