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詩歌中的對比,是指將兩個相反或對立的事物,或壹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並列起來,用* * *,來表達某種意境或情感。
比如李白的《訪越古》:“越王勾踐破吳貴,將士歸家盡。宮女就像滿春宮,但只有鷓鴣今天飛。”詩人向我們展示了兩幅圖畫:壹幅是越王打敗了吳國,凱旋而歸。戰士們都脫下戰袍,穿上“錦衣”,向中國人民炫耀戰功。宮女們都打扮得像花兒壹樣,在宮裏盡情歡樂;另壹個是“今日只剩鷓鴣飛”——現在只有幾只鷓鴣在城市的舊址上飛來飛去,往日的勝利和興奮早已煙消雲散。詩中對昔日的繁華與今日的蒼涼作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跌宕起伏的感覺。對比的運用突出了主題,讓人深思。
蘇軾《江城子?“正月二十日夢”壹詞雲:“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則忘。千裏之外壹座孤墳,荒涼無處可談。即使相見不相識,也是滿臉塵土,鬢角如霜。晚上,我突然夢見回家,小軒的窗戶正在裝扮。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斷腸處年年斷,月缺散盡。”此詞將今日千裏之外的“孤墳”與十年前妻子在夢裏“小軒窗,梳妝”的兩幅畫面相比較,突出了今日的孤獨淒涼和往日的溫馨,從而表達了對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二,對比也是壹個借用繪畫技法的術語。原來是指用墨汁或淺色來渲染和襯托物體的外輪廓,使之突出。壹般采用光暈和圍染的對比法,即“曬雲撐月”。
阿清劉熙載在《藝術概論》中說:“山神不可寫,寫在煙雲中;春的精神寫不出來,卻是草木寫出來的。”這種方法引入詩歌創作,是指用筆從側面描寫和安排事物,使委托的事物更加突出。
“對比”是指通過側面描寫,使要表現的對象突出出來的表現手法。2001,魏的詩《夜雨裏送別李洲》被選為高考題。“壹直到楚都在下雨嗎?傍晚的鐘聲從南京傳到我們這裏。雨的大雨滂沱,天不對地,鳥慢飛。長江流入長江的遠方,樹上滿是雨水。同樣,因為我們偉大的愛,我們的臉上有水線。”除了這首詩第壹句提到的“小雨”,雨並不是直接寫在下面,而是通過其他的東西寫出來的:船上的布帆變得沈重了,鳥兒也沒有那麽輕盈地飛翔了,天空灰蒙蒙的,遠處看不到,但是河邊的樹很滋潤。對聯和項鏈雖然沒有直接寫雨,但是對比手法的運用,讓我們感覺那都是細雨落在船帆上,鳥羽上,天空上,樹上。再如《琵琶記》中的“東船曾靜,西船曾靜只看江心秋月”這句話,用環境描繪了音樂的魅力,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回味。
李白有詩《聽蜀僧瑞彈琴》雲:“蜀僧提青絲琴,西下峨眉山。當我聽到松谷的聲音時,隨意揮揮手。客人在聽流水,我在冰冷的鐘聲中聽到他。我覺得沒有變化,雖然山變暗,多雲的秋天堆積天空。”這首詩的後兩句是因為我聚精會神地聽鋼琴而寫的。不知不覺,藍山籠罩在黃昏,秋雲重重暗下。從壹個側面展示了蜀中高僧的妙音和秦的不凡技藝。
齊有詩《早梅》:“萬樹凍而欲斷,孤根暖而孤。皚皚白雪覆蓋了村莊鄉村,昨夜雪中百花盛開。微風吹著向梅,別有情調,雅芳幹凈的姿態讓鳥兒們心驚肉跳。明年若應守法,先看春臺。”此詩以“鳥窺平淡美”壹句,反襯出了早梅的平淡美。
有“梅妻鶴”之稱的西湖隱士林逋有詩《梅花》:“諸香花抖落自美,占小園。”斑駁的影子斜掛在清澈的淺水上,在月光的傍晚,它們的香氣安詳地擴散。“寒鳥欲飛,先窺梅花;蝴蝶,若知梅花之美,便會妖嬈。總有妙語可比,不用檀木板。”真頸對聯以“霜鳥”“偷眼”“粉蝶”“斷魂”襯托梅花的美與香。
雖然渲染和對比都是為了讓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突出,但側重點不同:前者從正面寫,就是這個意思;後者從側面用墨,從而烘培“支撐”對方。
三、襯托襯托是利用事物相似或對立的條件或同壹事物相似對立的兩面來表現事物,使之更加突出,更加生動的壹種藝術表現方法。它能使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和要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使要描寫的氣氛更加熱烈。鋁箔分為正襯和負襯。
1,正對比:用相同或美好的事物襯托,如動、靜、樂、悲,即“綠葉襯托紅花”。
白居易有詩《錢塘春遊》:“孤山寺在嘉亭西之北,初平低。幾只早起的黃鸝競相飛到陽光溫暖的樹上,它們的新燕子在巢裏帶著泥。五顏六色的春花會漸漸迷住人們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只能勉強遮住馬蹄。我愛東行的缺湖,愛青楊蔭下的白沙堤。”這首詩用西湖的生機勃勃的景色從正面襯托出詩人的喜悅。
此外,“她若惟轉頭而笑,有鑄百符咒,六宮粉黛盡消”(白居易《長恨歌》)以六宮後妃之美襯托玉環之美,“葉落如瀑之沫,而我看長河總滾滾”(杜甫《登高》)襯托詩人落寞之哀, “天臺壹萬八千尺,而這,就在這壹點上,開始轉向東南”(李白《夢裏登天目山》)用極高的天臺襯托出天目山的高度。
2、用相反的事物對比來襯托,如動對靜,悲對樂,醜對美。亞夫《姜齋詩話》雲:“以喜寫哀,以哀寫樂,樂倍。”
李漁《望江南》雲:“幾多恨,昨夜夢裏,似舊日遊園,車如流水在馬如龍,花與月在春風。”以前遊到園中,“車如流水,花花月月在”的繁華美景,折射出這位被拘禁在汴梁的君主心中的無限悲涼:幸福只在夢裏。
此外,“山中鳥驚月起,深溪鳴”(王維《鳥鳴溪》)以“驚”與“紅燭淚”對比春山的“靜夜”,以“玉爐香,紅燭淚,偏畫堂中”(文《更漏兒)以“玉爐香,紅燭淚,偏畫。”寒潮輕起,白鳥悠悠;我渴望回歸人,事物的狀態是休閑。(沒什麽好問的。《英劉汀別》反映了小鳥悠然返春的迫切心情。
有些詩可以正反兩面。李白有《清平調》(下)雲:“壹枝紅露凝香,徒然斷腸。想問問誰長得像漢宮?可憐的閆飛靠在她的新化妝品上。”第壹句,花香帶露,襯托貴妃之運;第二句,楚王遇女神之夢的幻想襯托出玄宗的真實;在第三和第四句中,被新妝容寵溺的趙,襯托出貴妃自然的民族色彩。壹陽壹抑,壹正壹負,千方百計地出發。
第四,渲染是國畫技法。壹般集中在需要強調的地方,使畫面形象的某壹方面更加突出。用在藝術創作中,表示積極的、有意的描寫。
例如,白樂天的《琵琶行》(第二部分)通過描述和再現琵琶聲及其多種多樣的演奏來展示音樂之美。張的《春江花月夜》描繪了春江花月夜的景色,流露出他的悲傷,表達了他對生命短暫的感受和對宇宙人生的探索。比如杜甫的絕句:
“兩黃鸝鳴翠柳,白鷺連天”
我的窗戶框住了白雪覆蓋的西山景色。我的門經常對向東航行的船只說“再見”
作者強調了新發芽的柳枝,成對的黃鸝,自由的白鷺和藍天。四種鮮艷的顏色清新明亮,構成了壹幅華麗的畫面。色彩的渲染能傳達愉快的情緒。
總之,渲染是對事物的正面描述,追求筆墨酣暢淋漓。“對比”與“襯托”的區別在於:對比是兩個相反或相似的事物之間的對比,用* * *,表達某種思想或意境,不分先後;而陪襯就是用次要的東西作為陪襯來突出壹個主要的東西,壹個是工具,壹個是目的,兩者區分得很清楚。
簡單地說
襯托的意思是:為了使事物突出,把它們和其他事物放在壹起襯托或對比。也可以是對立事物之間的比較。
對比是寫作中常用的壹種寫作手法,就是先從側面描寫,再引向主題,使要表達的東西鮮明突出。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音樂的編排。目的是突出主題。
襯托和襯托的意思差不多,可以稱為近義詞。
對比和襯托(襯托)的區別
兩者差別不是很大,還是有細分的。
“襯托”,又稱“襯托”,是把兩個相反或對立的事物,或同壹事物的兩個側面放在壹起進行比較,使之相互對比或相得益彰。而“襯”就是“襯托”中的正襯,本來就是中國傳統的繪畫技法之壹,也叫“襯托雲托月”。壹般是通過對特定環境和氛圍的描寫來突出、表現或暗示所寫對象。
這樣:set off = set off =正反差(對比)+反差(對比)
註意:
1對比和對比是不壹樣的,前者側重於壹面進行對比,後者展現兩面進行對比。
2正對比通常稱為襯托,襯托出甲物對乙物的表現。襯托主要是指事物對環境的表現,環境對主題的表現,環境對人物的表現。
對比可以是相互的,而對比壹般是指單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