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散文時,要善於通過“形式”把握“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結構和線索,註意欣賞優美的語言。
散文,有的側重敘事,有的側重抒情,有的側重議論。散文作家通常對自己的原始情感進行藝術處理,形成含蓄美。
這通常通過以下方法實現:
第壹,以物表情,以物表誌;
第二,它包含了情景中的感情,情景之神就是作者的感情;
第三,虛實相生,借助觀念和想象,曲折表達好惡;
四是運用象征或調動多種修辭手法,機智地表達真實意思。
因此,在閱讀和欣賞散文時,要把握好這四個方面。
分析散文的語言優美、流暢、有節奏,但也簡潔、幹凈、富有哲理。因此,在閱讀散文時,要認真分析散文語言優雅、凝練、流暢的特點,從而在形式上欣賞散文。
比如讀朱自清的《春天》,我們可以從“紅如火,粉如霞,白如雪”的精彩句子中感受到桃花的精彩,杏花的絢爛,梨花的輕盈,領略到由濃到淡的色彩變化過程。
散文:
散文是壹種敘事性的文學體裁,它表達了作者的真實情感和靈活的寫作風格。“散文”壹詞大概出現在北宋太平、興國時期(65438+976年2月-165438+984年10月)。
辭海認為,中國自六朝以來,為了區分韻文和駢文,凡是不押韻或不重排偶對的散文文章(包括歷史典籍),統稱為“散文”。然後是指除詩歌以外的所有文學體裁。
隨著時間的發展,散文的概念從廣義到狹義發生了變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
意境深:註重作者生活感受的表達,抒情性強,感情真摯。作者借助想象和聯想,由淺入深,由實入虛,依次書寫,可以將感情融入景物,寄情相助,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合壹,表現出更深刻的思想,使讀者理解更深刻的道理。
美麗的語言:所謂美麗,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也是美麗的),生動活潑,富有音樂感,文筆如涓涓細流,叮叮當當,娓娓道來,真摯真摯。所謂簡潔,就是散文的語言簡潔、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能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人物的場景,表現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把風景寫得仿佛就在眼前,把感受寫得令人耳目壹新。
散文-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