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藝術的理解
李小白
通過生活中的感受去發現大自然的靈感,觀念不同,寫生對象的表現也會隨之變化。我們不能僅僅用傳統的技法去表現新的世界,因為在新的時代,思想觀念都變了。要想用現代的思想和觀念去表現對象,就必須有新的技法去完善,不能總是用傳統的技法去掩蓋對象。那樣的話,我們只能多抽點,等死。因為我們現代人和古人在各方面的感受都不壹樣,時代變了,繪畫觀念和技法也要相應改變,這樣才能表現出新的時代氣息和景象,讓作品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要面向生活,面向自然,在自然中捕捉靈感。我們的技法是為對象服務的,所以當我們看到壹個美麗的風景或者壹束艷麗的鮮花時,千萬不要用我們學過的傳統技法去遮蓋對象,比如蓋房子,打地基。學習傳統技藝就像蓋房子打地基壹樣。要造出有時代氣息的房子,需要有新的概念設計方案來重建,才能與時俱進,出新桃。新技術是在觀察物體時從內心感受到的。如果妳有這個能力,妳需要在繪畫之外尋找和感受,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我們應該在各方面尋找和感受與繪畫藝術相關的題材。比如音樂、舞蹈、詩歌、文學、棋藝都有這樣的因素,這就看妳如何理解和感受,通過自己的理解,潛移默化地將它們的藝術元素融入繪畫創作中。從古至今,無論是藝術家還是社會科學家,都能變得偉大,都是全方位的。比如中國的錢學森,他不僅是壹位傑出的科學家,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和火箭專家,而且愛好比較多,熱愛音樂。他對音樂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達芬奇不僅是畫家,還是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生、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另壹方面,壹個成功的藝術家首先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自己對繪畫藝術觀念的獨特看法;在教育理念上,有自己獨特的教育體系。在他的每壹部作品中,他都要能反映壹個主要內容,呈現壹幅讓讀者感動的畫面。為什麽幾百年來,法國印象派的作品依然如此鮮艷奪目,讓人深受感動?他對自然景物的表現讓人覺得仿佛是昨天才畫出來的,因為他的表現手法是建立在對對象的感受上的,他表達的是自己的感受。希望學美術的朋友可以借鑒我對繪畫的理解和感受,吸收更多繪畫之外的營養。豐富自己的繪畫技巧,用內心的感受和理解去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壹幅好的繪畫作品,首先打動觀者的是,妳要體現的不是妳看到的技法,而是技法要呈現在壹幅美麗的畫面背後。如果觀者首先看到的是技法在作品中的表現,即運用技法來設定對象,沒有靈魂、沒有心、沒有自我,那麽他只能成為壹個畫家。
我們的繪畫藝術和工藝美術相輔相成。當今社會,群眾更需要的是工藝美術設計的提高和發展。作為畫家,他們有時間畫茶壺、瓷器等,這將促進工藝美術的發展。
在當今的社會教育中,我認為藝術院校應該開設更多的工藝美術專業,以便進壹步普及和提高工藝美術的需求。現在那麽多美術學院都有國畫和油畫的課。社會需要這麽多人員嗎?在國外,藝術院校的專業繪畫課,有壹半左右是老人在學習,他們在完成自己過去未完成的夢想。比如去年春天,我去日本名古屋大學參觀,名古屋大學藝術系主任荒木浩先生跟我說:“我不知道我的研究生出去後能去哪裏工作。社會需要那麽多畫家嗎?”。國外也是如此。工藝美術設計的培養應該是當今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訓練的過程中,千萬不能走過場。要有優秀的師資和完整的教育體系,落實到每壹個專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這個時代和社會需求的設計師。壹個藝術院校成功和出名的關鍵是有沒有壹批優秀的老師來培養學生。學校是壹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只有培養出壹批優秀的學生,才能在全國乃至全世界享有良好的聲譽。壹個藝術家應該多做壹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讓藝術真正為社會服務。回國這幾年,我整理了父親的繪畫教材,在國內和臺灣省省的出版社出版發行了十幾本工筆花鳥教材。這些教材都是社會需要的,國內外所有的藝術院校和工藝美術單位都用過版本。以後我會進壹步努力,把我的教學理念、學習經驗、繪畫技法分享給學繪畫的同仁,讓年輕人知道我們是怎麽走過來的。
路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從小就要有理想。不要把考試當成目標,不要成為考試的奴隸。現在社會風氣急功近利,做不了大事。靜下心來,有理想有追求,熱愛祖國有愛心,有新的想法和理念,有新的目標去追求,努力去獲得成功。人生是壹個過程,每個不同的階段都需要我們達到不同的目標。讓我們做壹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壹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就不會後悔壹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