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時節的大運河水,總是粘著人們沈重的思念。
這時,壹位老人正走在常州城外壹條細長的路上。小路的盡頭,有大運河,有故人出沒,有故人出沒的親人。50多年前我邊玩邊走的那條鄉間小路,沒想到今天又走了。壹條百米小路,老人壹走就白了。
(3)老人是老師,在中山大學教語文。就像大運河裏的壹滴水,長久地掛在那裏,永不幹涸。
(4)老人前來吊唁,悼念被大運河掩埋的十幾名家屬。墓上的土是新的,墓碑上的字是鮮紅的。老人恭恭敬敬地獻上香火和鮮花,恭恭敬敬地向墓前鞠躬,向在天之靈的長者表示敬意。
⑤小時候/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裏/我媽在那裏//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裏/我的新娘在那裏//後來/鄉愁是壹座矮墳/我在外面/我媽在裏面//現在/鄉愁是壹條淺淺的海峽/我在這裏/大陸在那裏。
6.這位老人是余光中。
⑦奶奶是渠邊的,媽媽是渠邊的,老婆是渠邊的。余光中也認為自己是運河邊的常州人。在臺灣省的島嶼上,沒有大運河的地方,余燦怎麽會不懷念這條與他的親人血脈相連的河流呢?祭奠完祖先後,余光中脫下他那像標有地球經緯度的橫線、豎線壹樣的厚衣服,和年輕詩人壹起走在運河大堤上。他害怕厚重的衣服會阻礙他的心臟隨著大運河壹起跳動。大運河,在壹老壹少兩位詩人面前,洶湧而閃亮。
運河流向哪個方向?余光中問道。青年詩人回答:運河向東流,前面是湖,前面是海。余光中接著說:大海的前面是壹座島嶼。
⑨壹個只有他能聽到的詞,誰知道鄉愁的痛苦?誰知道人生旅途留下的情感灰燼總會重燃?
註意看不到運河是憂郁的,但看到運河仍然是憂郁的。面對運河,余光中對同村的年輕詩人說,喝著運河的水,用詩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靈魂:這就像小時候在運河邊玩捉迷藏。壹些朋友藏在草叢裏,壹些藏在竹林裏。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我的朋友都不見了,當我真正來找他們的時候,事情已經發生了變化。壹生漂泊,凝聚在運河中的鄉愁成了余光中揮之不去的情結。當時,余光中只有19歲。這是生長血液和思想的時候。他在運河邊汲取血液和營養。
今天,余光中終於站在了充滿魅力的運河邊。他不是外人。帶著大運河渾黃而睿智的水,他在審視自己的命運,他在接近自己的靈魂——在運河邊的老房子裏,他打開井蓋,看著清涼的井水,說這井水擴大壹萬倍,就是壹汪日月潭!他摸了摸老房子的墻,壹團灰塵在指縫間隨風飄落,說這怎麽能掩蓋他50多年的鄉愁!他拿起運河裏沏的茶,不忙著喝。他只是深情地聞了聞,說我聞到了這熟悉的血統氣味!他盯著運河對面的洽生橋,久久不忍離去,說如果橋跨了...余光中說到這裏停了下來,他的聲音開始哽咽。
有人曾問余光中對祖國統壹有什麽看法。他知道窗外是大運河,說:我相信浩瀚的中華文化總會發揮它的震懾力和向心力。不要為了50年的政治而拋棄5000年的文化。
回到臺灣省會懷念大運河嗎?
為什麽不呢?在臺灣省,只要我不去,我就是壹滴運河水,會蒸發成島的露水。所有想家的人只要輕輕伸出舌頭,2500年歷史的運河的甘霖就會流進心裏。
詩人余光中說過。
(選自《人民日報》2006年2月18日,略有刪減)
12.詩人余光中踏上故土尋根寄情。請完成他在家鄉的主要行蹤或活動。(2分)
墓地▲→在河岸徘徊→▲抒發情懷。
13.文章中的詩人見物而愛:他問運河的走向,想到臺灣省,壹個血脈相連的寶島;拿起泡在運河裏的茶,聞著熟悉的血腥味...這個聯想還在文章裏,請另找地方。(2分)
▲
14.制作閱讀卡片是壹種很好的閱讀積累方法。這篇文章的語言意味深長,內涵豐富。請參考下面的例子,從②、③段落中選壹句話來品味,做壹張閱讀卡片。(4分)
閱讀卡片編號001題目:《懷舊詩人與運河》作者:馮光輝摘要:清明時節的大運河水,總是粘著人們沈重的思念。味道:既指出了具體的時間地點,又暗示了水與人的特殊關系。“粘”體現的是分不開的關系,“重”表現的是濃濃的思念之情。讀書卡002號題目:《想家的詩人與運河》作者:馮光輝節選:▲品味:▲
15.(⑩)段說詩人“不見運河則憂郁,見運河則憂郁”。請結合全文談談兩個“憂郁”的不同含義。(2分)
▲
16.引用《鄉愁》這首詩有什麽作用?(可以從情感、主題、結構等方面回答,寫兩點)(3分)
▲
17.在文章的最後,詩人把自己比作運河中的壹滴水。他對他寄予了怎樣的感情?(3分)
▲
(2) 12.悼念老宅(2分。65438+各0分。意思接近。) 13.比如看著清澈的井水,我想到了壹個日月潭;看到落在老房子墻上的灰塵,我想起了50多年的鄉愁;看到跨運河的洽生橋,就想到了建壹座跨臺灣海峽的橋。(2分)14。比如:①摘要:壹條百米小路,老人壹走就變白了。味道:表達了思鄉詩人“年少離家”的滄桑。《壹百米》突出小路短,《壹走頭發白》突出歲月飛逝,人生易老。2摘要:就像大運河中的壹滴水,長久地掛在那裏,永不幹涸。品味:“瓜”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復雜的內心情感、關懷的思想、堅定的信念和殷切的期望。句子抽象2分,味道2分。摘要:挑出值得品味的精彩句子,得2分;挑出有壹點味道值的句子,得1分;挑出其他語句,不得分。品味:整體品味較好或對關鍵詞理解較深者2分;壹般得到1分。) 15.前者是指對祖國和家鄉的向往。後者是指目睹故鄉的孤獨(或指壹輩子顛沛流離的惆悵;或者對兩岸關系的擔憂)。(2分)
16.使思鄉、鄉愁的感情更加強烈(或渲染思鄉、鄉愁的感情,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抒情性);以《鄉愁》這首詩作為題中“思鄉詩人”的參照物,使主題更加鮮明;請出詩人余光中。(3分。回答1,得2分;回答2個問題,得3分。17.“壹滴水”的比喻寄托了詩人對祖國孩童般的熱愛和報國之心,也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統壹的堅定信念(3分。回答1,得2分;滿分2分,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