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鑒賞詩歌表達技巧時,我們可以考慮以下幾個關系:
1.風景與情感的關系
詩言誌,歌傳情。詩歌往往抒發情懷,抒發抱負,詩人往往借助景物描寫來抒發情懷,從而產生了景物與情感的關系。景物與情感的關系有很多種:觸摸景物,借景抒情,以情造景,在景物中體現情感,情景交融。這些表達技巧都是從景物與情感的距離(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離”與“不離”)的角度出發的。風景有喜有悲,情操也有喜有悲。這有以下四個技巧:以樂寫悼情,以寫樂寫悼情,以寫樂寫悼情,以悲寫悼情。這是從景物和感情的情感色彩角度,也涉及到烘托的表達(對比和正對比)。
例1:2005年全國高考12題。
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這個問題。
春遊即興
李華
益陽城下,草長鶯飛,水自東向西流。
香樹無花,鳥語壹路春山。
(1)這首詩的第三和第四句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請具體說明。
(2)古人讀到詩歌創作時曾說:“詩不感傷,風景是兩端。”請從“景”和“情”兩個角度來欣賞這首詩。
問題(2)考查“情”與“景”的關系。這首詩的作者在“春遊”中所見所聞,都是情景,情景中飽含情感,情景交融,以“花落”和空中鳥鳴等山中祥和的景色,流露出傷春的悲涼情懷。
2.動態與靜態的關系
如果妳在分析描寫風景的詩詞或詩句,妳還應該註意另壹種動靜關系,比如王維《山居秋夜》中的“松樹林裏的月光,小溪裏的水晶石”。壹靜壹動,“竹軒歸浣女,荷葉收漁舟前”以動人的筆觸描繪了山中寧靜的景色。動與靜的關系是:變動為靜,變靜為動,動對靜,動對靜,動靜結合。比如宋祁的《紅杏枝頭春意盎然》禱文,就是化靜為動,寫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機。動靜關系壹般用來考慮純寫景詩的寫景技巧,不涉及詩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例2。閱讀下面這首歌詩,然後回答問題。
魚猴市場
劉尊
壹場大雨過後,池塘裏滿是水,很平靜,仿佛浸在壹面輕輕擦亮的鏡子裏,映出岸上房子的倒影。
忽然起了東風,低垂的柳枝優雅地舞動著,柳枝上的水珠掠過荷葉中間,發出不停的響聲。
(1)簡要分析這首詩是如何表現雨後池水的平靜。
(2)試從“靜”和“動”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
這是壹首純山水詩,題目(2)是從“動”和“靜”的角度設置的。如果題目沒有給出“從“靜態”和“動態”的角度”的提示,學生也要考慮和分析靜態和動態的關系。第壹句和第二句是靜態場景,第三句和第四句是動態場景。全詩動靜結合,動靜結合,形成壹派雨後池塘春景。
3.聲音和顏色的關系
古詩詞中的景物書寫往往涉及到聲與色,如杜甫的詩“江中鳥過白,山上藍花燃”,“兩只黃鸝鳴綠柳,壹排白鷺上青天”等詩句都有鮮明的色彩。杜甫的詩《蝶舞壹直,嬌鶯在家啼》李白的詩《海峽兩岸的猿猴止不住哭》秦觀的詩《杜鵑聲裏的夕陽》聲與色的關系有以下幾種技巧:畫聲畫色,摹仿聲,傳情達意。
例3。2005年重慶高考15題。
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這個問題。
參軍詩七首(下)
王長齡
琵琶舞新聲,永遠是舊情。
聽不盡愁,高秋月照長城。
(1)“琵琶舞新聲”和“邊愁”有矛盾嗎?為什麽?
(2)“高秋明月照長城”和前三句有什麽區別?這種寫法有什麽優點?
問題(1)考查“聲”與“情”的關系。「新聲」能傳達「舊情」和「悲傷」嗎?壹直聽不到的“琵琶”和“新聲”,讓人愛聽,卻又不敢聽。悲傷的曲調傳達著“攪起悲傷”,擾民。
4.虛擬與現實的關系
“虛”和“實”是兩個很大的概念,具體來說,就是無形和有形、抽象和具體、想象、記憶和現實。比如《傷逝》是虛幻的,因為它是無形的、抽象的,而《壹江春水》、《船尾舟》、《春草長鶯飛》、《楊柳岸清風殘月》則是真實的古詩,往往是用具體可感的事物來表現,或是用想象或記憶來書寫。虛擬現實的關系有幾個技巧,用現實寫虛擬現實,用現實設置虛擬現實,用虛擬現實設置虛擬現實,把虛擬現實設置成虛擬現實,把虛擬現實變成真實現實,把真實現實變成虛擬現實,把虛擬現實和虛擬現實結合起來。學生在欣賞這首詩時,應該註意詩中什麽是真實的,什麽是空的。以及詩人是打算表現真實還是空虛。只有了解這幾點,才能準確把握它們的關系。
例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邯鄲冬季至日椰絲佳
白居易
每年冬天的至日,我都伴著膝燈前的影子。
如果妳想深夜坐在家裏,妳也應該談談旅行者。
(1)簡要分析“燈影抱膝”這句話,說出作者當時的感受。
(2)作者如何寫“鄉愁”?語言的特點是什麽?
問題(2)“作者如何寫鄉愁”,考查表達技巧,涉及現實與虛構的關系。詩中的“實”是詩人在客站思念家人,“虛”是詩人幻想家人徹夜未眠,思念我這個異鄉客。詩人借助想象和虛擬現實主義表達了深深的鄉愁。
5.能力和生計的關系
“能力”與“寄托”的關系,其實是壹種虛實關系,因為既是虛實關系,又涉及作者的本意和寄托,所以單獨分析。古詩往往依靠聯想和想象、比喻、誇張、象征、典故等手段來寄托作者的隱情。這種詩詞往往字裏行間都有寓意,我們看到的往往就是我們發出的。在欣賞它的時候,壹定要挖掘出它隱藏的“初衷”。它涉及到很多表現手法,如以物吟誦、以物表誌、以古諷今、以古吟誦、誇張、象征、用典等。適用於欣賞主題晦澀、感情難以捉摸的詩歌和壹些詩詞。如果學生在欣賞詩歌時不能理解,就要考慮能力和寄托的關系,分析作者的文字下隱藏著什麽樣的思想。
例5閱讀下面的詩,然後回答問題。
孤獨的鵝
杜甫
壹只孤雁不想喝水,拒絕進食,只是低飛,渴望它的同伴。
大雁消失在雲海中,誰會憐惜天空大雁?
向地平線望去,仿佛看到了同伴的身影;山谷裏的聲音似乎聽到了同伴的聲音。
野鳥不懂孤雁的心,只為自己的聲音吵鬧。
這首詩描寫的是孤雁鳴雁追雁的形象,形可憐而誌可嘉。試分析這首詩的表達方式和藝術效果。
詩人把自己比作孤獨的鵝,表達了對漂泊生活的淒涼之感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全詩運用隱喻,將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感情寄托在對孤雁的描寫上。這裏需要通過孤雁的形象來分析作者隱藏在藝術形象中的“初衷”。
總之,詩歌的藝術技巧離不開上述關系。通過對不同特點的詩歌進行合理的分析,我們壹定能快速準確地欣賞詩歌的藝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