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寫現代詩不能違反的禁忌。

寫現代詩不能違反的禁忌。

第壹,之所以要協調律,是因為現代詩詞本身的內在格式要求,只有協調,才能稱之為現代詩詞;二是背誦朗朗上口的文字,展現文字的音樂美。格律是詩歌和寫作的音調要求。無論是古詩還是近體詩,都要考慮文筆的基調。好的文章,作者更註重筆調的運用,更不用說格律要求嚴格的現代詩和詞了。第三,和聲也是作者向讀者展示他的詩歌才華。2008年6月6日,山東《齊魯晚報》A26版刊登了王兆山(山東省作協副主席)命名為《江城子》和《釵頭鳳》的兩個詞,遭到網友批評,理由之壹是:立意低,二是不和諧,惹人發笑。

第二,避免與舊韻押韻。翟博友的徐老師評價博友藍貓故裏用新韻寫的壹首七律詩:“時有變化,聲有轉移”,極力主張用新韻,非常正確。幾千年來,漢字的發音壹直在變化。即使到了現代詩歌興盛的唐代,隋代陸發言寫的《切韻》也已經不符合當時的讀音,不方便押韻,所以唐朝規定相似的韻可以合在壹起用。南宋劉淵的平水韻已逾千年,讀音早已截然對立。怎麽能算是“代碼”呢?

三不要用死字。現在哪個女人還“黃”?“靈羅”是加的?五尺炮換成了“三尺劍”,“香寶馬”變成了奔馳和悍馬。誰來捧空調的“團扇”?《文史知識》2009年第五期有壹篇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曹旭先生的文章,題目是《黃遵憲:詩歌革命的巨人》。文章寫道:“臂如寫別,唐宋之人別離,騎驢,坐馬車,坐小船;黃遵憲坐火車、汽車、輪船,胸前貼著愛人的照片。到達目的地後,他也給家裏發了壹份電報。所以黃遵憲詩歌的壹些意境是唐宋所沒有的。.....如果唐朝有了輪船、火車、照片、電報之類的新事物,杜甫壹定會寫特寫,拍電報到羌村,以省壹條家書抵壹噸黃金。”

例如,黃遵憲在他的《新加坡雜詩》中寫道:

留在土地上真好,留在味道裏。

饒在旁生,我願檳榔為老。

另壹首關於日本消防部門的詩是這樣的:

紅燭照著四周的大海,天空布滿了白雨和蜻蜓。

方靜很驚訝警枕的鈴聲已經到了,他已經報了車去救火了。

詩歌中有很多反映時代特征的新詞,是真正的“舊瓶裝新酒”

四忌不合理。有人曾戲言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對不起,餐館在哪裏?牧童指向杏花村。每句前兩句去掉,變成五言絕句:“時雨,行人欲斷魂。餐館在哪裏,指著杏花村”。當然,這是討厭杜牧原詩的拖沓,但改了之後,“接連下雨”就不是壹句話了。但現在有些人寫的詩甚至比“時雨”還不如,就像王安石嘲諷《春秋》是“壹張破報紙”。

五忌不講結構。詩歌也像壹篇文章。需要講究結構,承前啟後,細節適當。如七律,第壹聯應概括為“起”;頸聯和駢聯緊扣首聯,寫得詳細,是“承”;結尾句是“轉”,結尾是“關”。分成兩塊的話,要麽第壹塊是實實在在寫的,第二塊是空的,要麽第壹塊寫的是事,第二塊寫的是歷史。總之,第壹篇和第二篇要圍繞主題從不同角度寫,不能有層次和脈絡。白宇翟曾評價的詞“如七寶塔,小心拆解而不碎成碎片”,指孟闖的詞詞藻華麗,全章可觀,分句缺乏意境。但有些新寫的詩詞歌賦,毫無聯系,只是壹堆華麗的詞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