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歌,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這個概念不同於通常的“古詩詞”。它是壹個特殊的名詞,指的是壹種流行於唐以前,並在唐代繼續流行的詩歌風格,與唐代形成的現代詩歌相對。古典詩詞的特點是:句子數量不限,每句話字數不限,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可以押韻也可以變化。不要求句與句之間平齊對應、字與字對抗。總之,古典詩歌在格律上相對自由,與現代詩歌在格律上有很大不同。古詩可分為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或簡稱五言古詩和七言古詩)兩大類。此外,還有不規則句式的古詩,壹般歸類為古詩七首。有些古詩在數量、字數、格律上是壹樣的,但在押韻、層次、對仗上與格律詩的要求不壹樣,所以還是古詩。上面說的《古詩十九首》和陶淵明等人的詩都是古詩。
現代詩,又稱近體詩(“現代”和“現代”都是唐代術語),強調嚴格格律。現代詩有四個基本要求:壹是規定了句子和字數;二是按規定的韻部押韻;第三,要求上句和下句的字平、對、粘;四是規定某些句子要用詞,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
近體詩分為兩類:(1)律詩,由八句組成,其中五句叫五言律詩,七句叫七言律詩。(2)絕句由四句組成,其中五句稱為五言絕句,七句稱為七言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