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個問題真的很現實。我相信此時此刻,仍然有很多人對網絡小說念念不忘,而我作為壹個經歷過的人,也確實有理由談談我的壹些看法,讓壹些後輩借鑒。。
我個人的經歷可以說是伴隨著網絡小說成長起來的。從網絡文學(當時也叫文學)興起開始看,然後看著它火起來,看著各種原創經典出現,然後達到高潮。然後隨著各種激情的大撤退,後起之秀只能在大建築的格局中不停的復制和重復,內容逐漸低俗化、套路化、快餐化、大眾化,然後當時的壹批讀者就跟著來了,所以現在。
回想我當時看網文的初衷,其實是因為太迷茫了。國家社會把我們學生包圍在象牙塔裏,讓我看不到真實的社會全景。我只能通過虛構的故事來反映壹些隱約可見的社會陰影。現在想來,我只是本能地尋找真相,因為我厭倦了太多的虛假。但後來我慢慢沈浸其中,沈迷了壹段時間。。不過好在當時很多作者應該都是大師或者半大師,還是能從文章中學到很多東西的。如果把常見的網文模式總結為“固定套路,升級怪”,甚至很多小說看章節開頭就能猜出結局,看功夫等級劃分就能猜出每壹級的意思。那時候的網文大多是作者原創,比如江海泛舟,誰也不知道會流到哪裏去。而且,內容很充實。為了充分論證,作者會經常研讀古文,引用名家語錄和典故,甚至很多作者自己也編了很多優美的對聯詩。真有讀紅曹雪芹文章的味道。妳可以通過觀察和學習學到很多東西。。
可惜文人總是窮的。當時我們看書的時候總結出“排行榜第壹頁往往難有經典”的經驗。後來番茄土豆流量走紅,讓其他作者知道寫好文章不賺錢,想賺錢也寫不出好文章。因為寫壹篇好文章往往很深刻,很難理解,普通人沒有太多心思去研究和深入思考,寫作過程必須不斷修改。速度不高,受眾不多,點了不點,肯定拿不到錢。還不如模仿之前成功的模式,改個名字,改個情節,重新鋪墊。又快又無腦又多錢。。。。於是0607年網絡文學開始走下坡路。。。在我被折服後,原流最後的反擊是zhtty評論說原創應該被鼓勵和支持,於是他跳出了主流,開辟了壹片新天地。但終究改變不了大趨勢。他創造了無限的流量,但也只是讓很多快餐玩家多了壹個選擇。。所以網絡小說也被稱為情色小說的代名詞。
嗯,我回憶了很多。現在來回答妳的問題。
壹個人前進的動力只有三個,榜樣的力量,對手的逼迫,環境的壓力。如果三者都不具備,或者感受不是很深,就很容易迷茫。
妳能自己醒來,說明妳是壹個內心世界豐富的孩子,妳有強大的內心力量,但妳缺乏準則,找不到自己的依據。。
妳現在不能不看書。其實最關鍵的因素應該是妳可以不讀了,但是離開了書之後,妳就空虛了,妳會發現沒事可做,或者妳做的事情吸引不了妳的心,會讓妳更加迷茫和空虛,所以小說會更吸引人。
而解決的辦法也在其中,樹立自己的榜樣,找到自己的對手,然後改變自己的環境。歸根結底,人心來自現實世界,改變現實世界的東西也能反過來影響人心。
妳在班裏找幾個成績好的同學,跟妳好的,成績比妳好的。妳以他為例,找壹個妳不信服的人作為妳的對手。把他們的名字刻在抽屜裏,寫在日記裏。當妳看書,他們學習的時候,妳要意識到妳們有距離。現在妳停了,他還會往前走,妳會越走越遠。最終,妳會遠離他們。妳現在在壹條水平線上。以後,他們會站在高處俯瞰妳,他們曾經的同伴。。
然後換個環境,把妳用來看的實體書撕掉。如果妳用手機,就寄回家。這不是必須的。。。然後找壹項自己喜歡的運動,比如跑步、足球,壹周做幾次,把多余的精力用起來。。
每天早起,看清晨的第壹縷陽光。。
然後找壹個自己喜歡的題材,進行延伸。如果妳喜歡英語,妳應該找壹些英語讀物來自學。如果是物理化學(這種可能性應該比較大),妳應該找壹些科學讀物來學習科學的前沿知識。。我不推薦外國名著。我這個年紀不看這個。我就是想看,可能會適得其反,讓人產生逆反心理。。。我們國家的教育太應試,太死記硬背,讓人空虛無聊。
孤獨的孩子,其實總有壹顆比別人更強大的心。希望妳能控制住自己去做,妳會領先別人。。最後送妳壹句話:
說服自己是理性的勝利。
我感動了自己,這是壹種靈魂的升華。
征服自己是人生的壹種成熟。
加油,兒子,盡快征服自己。妳的生活將掌握在妳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