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曹植的文學作品

曹植的文學作品

曹植的創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為兩期。早期的詩歌主要歌頌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和浪漫,對未來充滿信心;後期詩歌主要表達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所引起的悲憤。他的詩既體現了《詩經》的典雅,又蘊含了《楚辭》的深邃奇趣。它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映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的感傷情調。曹植的詩歌有自己鮮明獨特的風格,完成了從樂府民歌到文人詩的轉變。

曹植的作品被曹子建收藏。曹子建文集***10卷收錄了曹植的詩歌和散文。其中全詩80余首,壹半以上為樂府詩。代表作品有《七傷詩》、《白馬小品》、《白馬王彪》、《萬裏客在門口》等。其中《洛神賦》描寫洛川女神之美,是文學園地中的壹朵奇葩。曹植撰寫了《畫贊序》,這是中國繪畫理論史上傳世的第壹部繪畫專著。可與漢代《毛詩序》相提並論。《毛詩序》是中國歷史上第壹篇專門論述詩歌的文章,論述了詩歌的倫理教化功能。《畫贊序》主張繪畫在教育中應有的作用。這當然是儒家思想。但是,曹植在這裏闡明繪畫藝術的社會價值和意義,肯定繪畫藝術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曹植明確指出,繪畫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而且這種“警告”並不是用圖形來進行的,而是通過繪畫的藝術形象,由觀者的情感聲音引起的。他談到了畫畫引起的情緒反應,比如“仰頭”、“哀嘆”、“咬牙切齒”、“忘了吃飯”、“抗頭”、“嘆氣”、“盯著別人看”等等。這是不同的肖像所引起的不同的豐富多樣的情感反應,接觸到繪畫藝術的特點,這在中國繪畫史上是第壹次。與曹丕在《典論·文》中的第壹句話,文章要有作者的氣質是壹致的。從理論上來說,兩人都可以說是文學自覺時代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