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抒懷詩
通過研究古詩,我們發現,在中國古代,每當行人遠去,送行的人往往會折柳以示告別和祝福。這種獨特的送行方式頗得文人墨客的喜愛,為原本孤寂、憂郁、悲傷的離別場景增添了幾分浪漫。壹般認為“斷柳送別”起源於西周初年,而《詩經》中的“我曾去,柳依依不舍”則被認為是首開先河,借唱柳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借此來傷害他人。到了漢代,“折柳送別”逐漸成為壹種潮流。記載漢都長安社會生活的《三輔黃圖》說:“灞橋在長安之東,是壹座跨水之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送別。“《柳折送別》有固定的送別場所和特定的內涵,標誌著這種送別形式的定型和成熟。到了唐代,由於科舉制度的實行和頻繁的邊塞戰爭,普通老百姓為了追求功名,或遠離家鄉以寫作求官,或去邊塞建功立業,“斷柳送別”之風成為當時人們送別的主要方式。所謂“東門柳樹,禦河綠樹,近日登高者,宜多留。“唐代多情浪漫的詩人,在詩歌中把它作為壹個具體的意象,引詩入句,反復吟誦。如權德輿《寄地賀妳》詩曰:“新知折柳贈,老夫妻籃贈。“與此同時,情感表達也從表達離別之痛擴展到表達雙方相思之痛。比如李白的《宣城遣劉副使赴秦》:“長相思無領,。“那麽,古人為什麽采用這種獨特的送行方式呢?“折柳送別”的原意是什麽?壹直以來都有很多人對這個問題進行過研究和探討,但還是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個觀點:1 .禮俗說有人從古代喪葬禮俗解釋,認為古人用柳樹制作車、車等喪葬工具,借用了柳樹的再生功能,表現了生者對死者再生的希望和願望;從"生離死別"到"生離死別",劉成為現實生活中人們遠行或與親友失散時,祈求長壽、平安的樸素願望的吉祥物。第二,從生物學角度闡述生命理論。柳樹容易生長,充滿活力。希望遠行的人能很快適應異鄉的水土,健康的生活,並以此為樂,很快融入當地人。壹切順利。正如清代楚人在《建玄廣記》卷四中所說:“送別者,無他枝可折,必在柳處。不方便金庭,也不方便人們像樹離土壹樣回老家,希望他們處處平安,就像柳樹在哪裏都能活,所以祝他們好耳朵。“這句話有著深刻的哲理,更高的文化品位。三、文化傳承論有人認為最早的起源應該是“我曾去,楊柳依依;今天我就來想想這些古詩,“雨雪霏霏”。這首詩出自《詩經》,是名句。《楊柳依依》表達了將士出征前的離別之情,為後來的送別詩奠定了文化基調。《詩經》作為五經之壹,有著深厚博大的文化底蘊。從這個意義上說,“斷柳送別”其實是壹種文化傳承。四、解直推說有人認為“折柳”“插柳”源於寒食節的習俗。南北朝時,梁宗琦寫《荊楚歲月紀事》:“江淮之間寒食節,家家破門。”家家戶戶門前都插上柳樹,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大臣介之推的介紹。據說他試圖保護君主重耳逃離19,並對他很忠誠。後來,重耳成了君主,但他被遺忘了。他和母親在綿山以種田織布為生,最後被火燒死在山中幹枯的柳樹下。人們懷念解直推對政治清明的追求。從這個角度來說,折柳有紀念和懷念的意義,這也就成了後世“折柳送別”的由來。五、諧音說有人從音韻學上給出解釋,認為古人講究諧音表達。“劉哲,留下來。”這樣,劉的諧音就很容易成為表達情感的媒介。折柳相送,是離別深情的表達。而且與風有千絲萬縷聯系的柳枝,符合離愁別緒,柳飄零的情況也差不多。自然是互送楊柳。不及物動詞信仰論現代學者追溯“斷柳送別”的起源,其中包含“樹神崇拜與生殖信仰”的概念。他們認為,柳樹在中國文化中被視為辟邪強身的神奇力量,是受人尊敬和崇拜的聖樹,也是繁衍再版的象征,後來逐漸演變成送別的形式。雖然上述觀點都豐富和發展了“告別”的文化內涵,但這種告別形式的本義卻變得越來越混亂,真假難辨。筆者認為,任何習俗的形成都來源於人們的生產生活,是當時人們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具體表現。正如郭於華在《市民社會與儀式國家——對權力實踐的壹種解讀》壹文中所說,“民間儀式主要作為壹種生存技術而存在,它們遵循壹種生存邏輯。”追根溯源,“斷柳送別”的起源也應該來自於人們的生產生活。因此,我們認為“斷柳送別”源於西周初期的“改煙為火”制度,源於古代人對火的崇拜,是現實生活在習俗中的具體反映。眾所周知,火在人類進步史上起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它使人類告別了野蠻,增強了體質,提高了改造自然的能力。是人類從野蠻走向文明不可或缺的因素之壹。同時,火災造成的巨大災難對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使古人產生了對火的恐懼感。這種又敬又怕的復雜心理表現在生活中,有對火的崇拜,也有對用火的忌諱。據專家考證,在很長壹段時間裏,周人都是用火星作為天象來安排自己的生產和生活。當時,天空中的火星和地球上的火被認為有某種神秘的關系。在仲春,當火星在東方破曉時,被認為是新年的開始。這時,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其中壹個儀式是把上壹年的火傳下來的舊火全部熄滅,換上新火,這是新的壹年生產生活的起點。它的名字叫“化火”——論語_陽貨的“化火鉆”講的就是這個。在新的火到來之前,禁止人們生火,這在當時是生活中的壹件大事。《李周_秋官_司宣家》雲:“仲春,初中禁以木祭司修火。”在周朝,還有壹個專門的官員叫司使,主持禁火,負責仲春換火。他搖著木鐸通知人們關火,三天後給人們帶來新的火。在古代,四季使用不同種類的木材。《論語》馬融說:“周樹嶽翎更有膾炙人口的文章。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櫟木之火,冬取槐樹之火。壹年鉆不同種類的木頭,所以叫‘換火’。”與春天有關的是榆樹和柳樹。春天是軍人出征、遊子出遠門的多發季節。自然要把柳枝新火給行人避禍,祈求火種保存,方便招人,溫暖遊子的身體。為了保證火不會半路熄滅,要把柳樹折起來,互相送去,以備不時之需。這應該就是“折柳送別”的原始由來。隨著物質文明的發展,人們對火的認識越來越理性和客觀。生活也不再需要鉆木取火,守火,原本的拜火守火之意也漸漸淡去。後人沿襲送別之意,久而久之,形成了“折柳送別”的習俗,對其文化內涵有著不同的理解。即使在唐宋時期,古老的燒火傳統依然揮之不去。韓揖《漢宮黃昏傳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唐代賜火的情景。據唐末小鵬飛《歲時筆記》:“清明之日,我從壹枝柳枝上取火,以祭近臣。”《宋實錄苑》也記載:“唐代只有清明用榆柳之火贈關部長黎齊。正因如此,才慷慨贈予輔臣、、三使、知開封府、蜀密知學士、漢使,甚為破格。”我們註意到,給火的時間和材料與西周的“禁止吸煙給火”完全壹致。“將榆柳之火贈近臣之樂”也充分證明了贈火說並非作者妄加揣測,而是古已有之。這從壹個側面證明了“斷柳送別”與“禁煙改火”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此時,生火的主體和客體都發生了變化,生火成了統治者的特權,成了封建貴族的專屬特權,而普通老百姓卻沒有機會這樣做。因此,我們可以說“斷柳送別”和“化煙為火”同源,但社會功能卻大相徑庭。綜上所述,“折柳送別”和“改煙為火”都出自西周,所用材料也差不多。似乎很難用“巧合”這個詞來解釋關系。而且從“折柳送別”習俗的產生發展軌跡來看,它實際上經歷了壹個從現實生活需要到表達情感寄托的演變過程,符合事物發展規律和人類認知水平。來源:當代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