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發展到今天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詩風的大解放。妳們
要知道那個時期新詩的興起是必然的。五四之後,朦朧詩之後,第三代。我們現在可以回去了嗎?我們能回去嗎?回到妳以前說文言文的時候,只要妳受到影響
走吧。好像有個年輕的賽車作家說現代詩不應該存在,其實他就是個傻逼。
現代詩歌創作的意義,我不想長篇大論。讓我說幾件事:
新詩形式從詩體解放入手,適應現代生活的要求,有利於自由表達人們的思想。與國際社會和時代接軌。
妳們
我提出的意義,用臺灣省詩人洛夫的壹段話來回答:“我認為寫詩不僅是壹種寫作行為,更是壹種價值的創造,包括生命境界的創造、生命內涵的創造和崇高精神的創造。”
創造,尤其是語言的創造。詩歌可以為語言增值,使我們的民族語言鮮活、豐富、精致。詩歌是語言的未來。這是我對詩歌的絕對信仰,也是驅使我幾十年來致力於詩歌事業的動力。
壹天的力量。在這漫不經心的生活中,我擁有詩歌的全部,詩歌擁有我的全部。
至於鑒賞,就比較復雜了,但如果是以讀者個人興趣為中心的印象鑒賞。那很簡單。其實就是瞎讀而已。妳想什麽就是什麽。但是我覺得讀詩的過程可以是這樣的:
首先是對形象的感知,即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質思維方式。就是回歸直覺,回歸自己的觀察,訴諸事物本身。
然後是情感。詩歌中的“情感”不是快樂和痛苦,而是“使我快樂和痛苦的東西”(歌德)。如果壹首詩的語言是含蓄的,那麽這首詩就是晦澀的。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情緒基調。
然後是誤讀,不代表誤解。嚴羽的《蒼施瑯石化辨》中,存在著粗淺的認識、有限的認識、透徹的認識和片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