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大師華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壹首詩,批評陸侖的《夏塞曲》。陸適寫道:“皎潔的月光下,野雁在飛翔,韃靼人的首領在黑暗中逃竄。我們追趕他們,馬輕負擔,和我們的弓和我們的劍的雪的負擔。”華先生寫過壹首詩:“北方大雪時,雁早歸南。”妳怎麽能在月黑風高的地方看到大雁飛翔呢?“用邏輯推理的方法,批判唐詩。意境是古典詩歌的靈魂。讀古詩詞,不要老盯著壹些“科學”的瑕疵。
《圍城》的第壹把鑰匙——識字。有多少個漢字?8萬左右。妳能知道多少?算4000,頂上加1000,5000字。翻開大字典,10個單詞妳壹個字都看不懂。
妳對壹個詞了解到什麽程度?20年前高考有壹道題,問“左”是哪個部首。答案是“土”,古人席地而坐。這壹步只是高中生的水平。古人是怎麽坐的?臀部放在腳後跟上坐下;臀部離開腳跟,稱為跪姿;臀部著地,雙腳伸直,叫齊舉,比較正式的場合,絕對是跪著。僅僅理解這壹步是不夠的。為什麽“坐”是兩個“人”?《說文解字》中說“凡入獄訟者,皆作之”。“坐”的本意是為了打官司,至少是原告和被告。至此,我對“坐”有了真正的理解。原意有時用在古詩詞中。
古代以單音詞為主,現在不要用雙音詞來理解。必須準確把握詞義。
《圍城》的第二把鑰匙——識人。要了解賈寶玉,首先要了解曹雪芹。這兩者不平等,但有聯系。詩歌也是壹樣。
李白的天才是寫詩,政治上很幼稚。他在兩次政治賭博中失敗了。李白最吸引人的是和王子交朋友。再大的官,都和我平起平坐。
杜甫的性格非常傲慢,固執到了極點。杜甫當然沒有李白討人喜歡。在長安待了十年,壹無所獲。杜甫是各方面的大師,他的詩都經過仔細推敲,不能更改。李白是個天才,有時候寫得比杜甫好,但平均起來,杜甫的實力比他略強。杜甫詩歌的力量,根植於整個社會審美標準的變化。他用很沈重的東西來談,以醜為美,膽子很大。他能寫出醜陋的東西,引起精神上的振蕩,與時代的變遷有關。人與詩歌、作品息息相關。
《圍城》的第三把鑰匙——認識世界。理解時代,但絕不形而上學。為什麽有些學者認為中國沒有屈原?屈原有些疑惑。戰國時期的知識分子並沒有愛國到這種程度。當時很多知識分子如果有奶就是媽媽,比如蘇,易。大前提是中國內部鬥爭,對秦、楚、齊,對誰統壹中國都壹樣。屈原執著的愛國思想不可能在戰國時期產生,只有統壹的國家才有愛國主義。
進入“圍城”的第四把鑰匙——知事。東西的範圍很廣,包括所有有名的東西和系統。妳知道的越多越好。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關關雉鳩,在河洲”,東漢不知道雉鳩的內涵,只知道雉鳩是壹種水禽。但是和愛情有關嗎?肯定有,但是這個鏈條已經斷了。中國的神話大量失傳,可能與孔子的毀滅有關,他不喜歡神話,說“子不言怪力之惑”。
沒有背景,事情很難理解。壹個英國人結婚,我送給他壹對木頭做的鴛鴦。我覺得意思很好。沒想到他打開來說“這麽漂亮的野鴨”。他不知道其中有愛的含義。鴛鴦在英國不代表愛情。
《圍城》第五把鑰匙——知法。寫詩有章法。這就是《圍城》,要把握詩歌的基本東西,如平仄、粘連、對仗、押韻、古今體分類等。還有警句(字數、句式、切分、押韻、平仄),規定了詞的各個方面。掌握這些並不是讓妳成為詩人。掌握了,欣賞的時候就不壹樣了,也就能理解古人為什麽這麽寫了。
魅力是壹種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尤其不可翻譯。我非常反對詩歌翻譯。古詩翻譯更難,古詩神韻更難,基本不可能。要麽不欣賞古詩詞,不看翻譯的古詩詞,尤其是古典詩詞。我們不能偷懶,壹定要欣賞原著。
附:如何欣賞古典詩詞之我見:“識數”+“五官”+“知經”
讀了復旦大學胡中興先生的《如何欣賞古典詩詞之美》,深感讀詩的“五感”(識字、識人、識世、識事、識法)有啟發,受益匪淺。我冒昧地補充如下:
壹、“五感”前的“識數”
孩子學漢字,大多是從學數字開始,壹、二、三、四、五、六、七……幾百、幾千、壹萬……很多人可能會嗤之以鼻:妳想想,我都上大學了,連數都不會嗎?
古典詩詞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數字。數字的運用有點主題鮮明,畫龍點睛。大家耳熟能詳的“文字大師”的故事。《早梅》唐代詩人戚跡“樹皆凍而欲斷,孤根暖而孤。皚皚白雪覆蓋了村莊鄉村,昨夜雪中百花盛開。微風吹著向梅,別有情調,雅芳幹凈的姿態讓鳥兒們心驚肉跳。明年若應守法,先看春臺。”其中壹家原本是“在深雪的前村,昨晚開了幾家分店”。鄭谷把“數”字改成了“壹”。“壹”字的變化,意境完全不同。“壹”字比原來的“數”字更能突出詩歌的主題,真是妙不可言,意味深長。
在古典詩歌中,把屬於抽象思維範疇的數字運用到形象思維領域,可以獲得奇妙的審美效果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藝術美。所謂意境,是指主觀感受與客觀景物、內在意蘊與外在環境的高度統壹而達到的“心物合壹”的藝術境界。詩人、作詞家在古典詩詞中往往直接用數字來描繪意象,開拓意境,妙趣橫生,富有詩意,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如顏姝《破陣》詩中“池上青苔三四,葉底黃鸝壹兩只”,前壹句寫的是風景的靜美,池邊青苔似有深意,又似含蓄;最後壹句用黃鸝的鳴叫打破寂靜,讓畫面更加豐富生動。清新質樸的語言描繪了接近初夏的春末美景,卻沒有“春”的孤獨感。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詩,“七八顆星出天際,兩三分山前雨”,“七八顆”稀疏的星掛天邊,“兩三分”晶瑩的雨珠灑山前,生動地描繪了鄉村夏液的清新美景。
“知數”的關鍵不是用理工科的思維去物化古典詩詞中的數字,而是區分“實數”和“虛數”。比如唐代王之渙有句名言,“黃河遠在白雲之上,孤城是萬仞”,其中“壹”是“實”,“萬”是虛。唐白居易關於棋的詩中“晚壹兩杯酒,晚三盤棋”,其中“壹、二、三”皆是“空”。白居易的《木江頌》,看起來就兩個字“半”,確實應該算是“壹江”。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二”是“真”,“壹萬”是空。王之渙《但妳上壹層樓,視野開闊三百裏》,“壹”是“實”,“千”是虛。
在詩歌中,數字的運用往往起到誇張、模糊的作用,不能算是“實數”。李白《秋蒲之歌》有“白發三千尺,愁似長”。《三千尺白發》表現了作者的悲傷程度,傳達了他深深的悲傷和憤怒。這種誇張,看似不真實,不如真實。它不是生活中的真理,而是藝術上的真理。正是誇張手法的運用,使作者加深了對“煩惱”這壹抽象情感的理解,收到了不同尋常的藝術效果。此外,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深於千尺,不如王倫贈我”等,都以新穎大膽的方式概括了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毛澤東的“紅軍不怕遠征難,錢山只有閑”,“千”“萬”表現了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
其實如果妳是從事古典詩詞翻譯的,就可以理解了。這也是古典詩詞翻譯的難點之壹。比如蘇軾的前半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水暖中的鴨先知”,只能翻譯為“當竹映襯幾朵桃花”;柳永名句“三秋有桂,十裏有蓮”中的“十裏”是“虛”的,指的範圍很廣,所以翻譯過來就是“夏天荷花開得很遠很廣”。
二、“超綱”的門檻:“識碼”
掌握“識數”和“五官”,相當於圍棋職業棋手的“九段”。眾所周知,“九段”中有“弱九”“強九”,“強九”中有“超壹流”。要想成為古典詩詞大師(古典詩詞是“前九名”),甚至國學大師(古典詩詞是“超壹流”),還必須掌握“壹門學問”——“知識密碼”。
所謂“典”,也是壹個典故。
以經典入詩,是歷代詩人常用的表達手法。凡是詩歌引用有關過去的人、地、事、物的史實,或有出處的詞句、美句,來表達詩人的願望或感情,增加詞句的形象、意蘊、雅量,或意境的內涵、深度,都稱為“典故”。用典也是詩歌中的壹種修辭手法,可以避免壹目了然,給讀者字裏行間留下聯想和思考的空間。巧妙而恰當地運用典故,可以使詩歌寓意豐富,凝練含蓄,莊重典雅,使表達更加生動,使詩詞更加凝練,使文字近而遠,含蓄婉轉,從而提高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例1:杜牧《伯禽準》經古鑒今。“煙籠塞水月滿沙,夜近秦淮酒樓。商界女強人不知恨國,還隔河唱《後庭花》。”詩中的歌名《後庭花》是壹個典故。南朝陳後主的《玉樹後花園花》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詩人生活在晚唐時期,當時國運衰敗,這些統治者並不重視國事,而是聚集在餐廳裏欣賞頹廢的音樂。他們怎麽能不讓詩人擔心歷史會重演呢?因此,詩人在這裏借用陳後主因縱情聲色而最終亡國的歷史故事,來諷刺晚唐統治者的虛度光陰。
例二:蘇軾《江城子密州獵》,以詞表誌,表心。“老聊少年狂,左有黃,右有蒼。金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了報答全城人民追隨我慷慨的狩獵提議,我將像孫權壹樣親自射殺這只老虎。我喝了酒,心胸開闊了,勇氣更壯烈了,鬢角微微發白,何樂而不為呢?什麽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像漢文帝派馮唐上雲赦免尚維?我會像滿月壹樣鞠躬,向西北看,射天狼星。”詩末“馮唐幾時送?”,引用壹個典故。據《漢書·馮唐傳》記載,尚維在漢文帝年間任雲中太守,對匈奴有功,但因有功時多報六頭而被定罪革職。後來,文帝采納了馮唐的建議,派馮唐和傑夫去雲中赦免尚維。在這裏,詩人身在密州,才華未得,壯誌難酬。尚維不言自明。希望有壹天,朝廷也能派馮唐這樣的人來,表達自己的壯誌豪情。也可以看出詩人對統治者的批判是最好的方式,因為他不會直接說話。
例三:辛棄疾《斷鬥士》借經典喚起聯想,創新意境。“醉燒燈看劍,夢回墻角。把烤牛肉給男人們,樂隊演奏北方歌曲。這是秋天戰場上的閱兵。馬跑得像馬德祿,弓箭飛得像打雷。皇帝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壹代又壹代的好名聲,這是壹個好主意。可憐白發生了!”詩中有三個典故,分別是“八百裏”、“五十弦”、“得祿”。壹個是“八百裏”,是“八百裏駁”的簡稱。據《世說新語》記載,王進開與王績在牛的“八百裏船”上打賭。王姬獲勝後,把牛殺了烤(烤牛肉),後人用八百裏來指代牛。第二,古代樂器有五十根弦。李商隱詩:“不知我錦瑟何以有五十弦。”詞中的“五十弦”是指合奏的各種樂器。第三個是“魯”,壹匹著名的馬。相傳,馬璐曾被劉備騎過,從襄陽城西的檀溪跳下三尺,脫險。用這三個典故營造出瑰麗的意境,讀者不禁看到戰爭爆發前賞兵的壯觀場面和戰場上鐵血戰士飛越敵陣的激烈場面,極具穿透力。
例4:劉禹錫《揚州初會賞樂天》用詞豐富,內涵豐富。“巴山楚水荒涼,荒廢了二十三年。回來是人,我和柯藍人壹樣,只會吹笛子,空自惆悵。在船的壹邊,千帆競賽;病樹之首,萬年沐逢春。今天聽妳的歌,暫時,用壹杯酒的精神。”正詩“鄉愁空,故裏感腐人”,這裏用了兩個典故:湘繡聞簫,王遇仙。“溫蒂賦”指西晉湘繡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項修的好友嵇康、陸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後來,湘繡路過嵇康、陸安故居,聽見鄰居吹笛子,勾起了對故人的回憶。“爛柯人”指晉王人。相傳晉王上山砍柴,看到兩個男孩下棋,就停下來看。到比賽結束,他手裏的斧柄(克)已經爛了。回到村子裏,我意識到壹百年過去了。我同時代的人都去世了。整句話表達了作者被貶20多年後歸來的心情。《溫蒂賦》隱含著對當時統治者迫害故人的不滿,表達了對故人的深切懷念。暗示自己被“爛柯”貶謫太久,這次回來仿佛是上輩子的事,感覺人事完全不壹樣。這不再是過去的日子了。短短十四個字,表達了如此復雜的感情。同時也可以看出,用典也使詩歌對仗工整,音韻和諧,結構嚴謹。在增加詩歌內涵的同時,也增加了其外表的整潔。
詩歌中用典的主要形式有“用事”和“用句”。
“用事”就是引用歷史故事。以上案例都是“實用”的。典故的另壹種形式是借用前人的詩詞,即“用句”。具體來說有兩種:壹種是直接引用前人已有的詩句,壹種是對原句進行修改或簡化。毛澤東《解放軍占領南京》詩的最後兩句:“天若多情,必有老,人間正道滄桑!”其中“天若多情,天總自李賀《金銅仙人詞漢歌》。原詩:“衰蘭送客鹹陽路,天若多情老。"宋代孫朱在《何滿子·秋怨》中也用之:"天若多情,則老矣,難禁之。“歐陽修的《花木蘭碎》裏,我感到悲傷,離開了我的懷抱。天若有情,則老矣。這個想法怎麽樣?薄如輕絲,薄如浪。”另壹種屬於“化句”。例如,“古代清醒的人和聖人都被遺忘了,只有偉大的飲酒者才能名垂千古!”是出自鮑照的《準則難行》第六部,“聖賢自古窮,何況我們這壹代人孤直!”也有人說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有很多典故。第壹句“明月幾時有?問青天酒”,用在李白的詩《酒問明月》中。我要停下來喝杯酒,問問”;“千裏之外* * *美”這句話,出自謝莊的《樂府》:“壹個美人走在塵埃裏,千裏之外,明月當空。“這裏還是用的意思,只是感情變了,不含原來的悲傷和抑郁的意思。
用典故的關鍵,不僅要從其所指中學習,還要從舊中求新。更重要的是,要能把它們當做自己的,不露痕跡。上面兩個“用句”的案例,就達到了這樣的境界。
所謂“知經”,就是看透並欣賞古典詩詞中的“用經”。“用典”如設謎語,“知典”即猜答案。“用典”就像“設局”,“知典”就是“破案”。因為古代詩人讀了很多古書,把材料都記好了,所以寫起來輕松,不費吹灰之力。今天能“知經”,就要學會富五車,做大師。
“物極必反。”如果“代碼”使用得當,它會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典故不能濫用。壹些著名的藝術家往往是無法避免的。例如,李商隱的詩很受毛澤東和魯迅的歡迎。魯迅先生說:“余火生有句清而美,何敢與人比?”但同時指出他“用了太多典故,讓我不滿。”例如,著名的詩歌《錦瑟》中寫道:“我想知道為什麽我的錦瑟有五十根弦,每壹根都有壹個青春的間隔。聖人莊子白日做夢,蝴蝶蠱惑,帝王春心杜鵑啼。人魚在月綠的大海上流下珍珠般的眼淚,藍色的田野向太陽呼吸著它們的翡翠。壹個應該永遠持續的時刻,在我知道之前已經來了又走了。”中間兩副對聯都用了典故,不難理解,但是通過這些典故表達的事實和思想感情是什麽呢?古今說法不壹。有人說是情詩,有人說是悼詞,有人說是悼詞等等。有人推崇這首詩,也有人認為它毫無用處。
現在的人的悲劇,就是對古代漢語了解太少,不知道壹些熟悉的典故。現代人寫舊體詩,不是因為典故用多了,用壞了,而是因為根本沒有典故,壹次都不知道什麽是典故。今天寫詩,不妨多用典,恢復我們對古漢語學習的重視,有利於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