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779 -831年),字含蓄,句詞輝煌。河南洛陽。北魏宗室鮮卑拓跋部後裔,北魏昭成帝拓跋氏第十九孫。中國是唐朝的大臣、詩人、作家和小說家。元稹早年清貧。貞元九年(793),明初。貞元十五年(799),元稹被人舉薦為官,先在合眾府為官。
貞元十九年(803年),元稹被授予秀才稱號,省校書記,與白居易親如兄弟,嫁給了名門望族魏聰。幾年後,魏聰去世。元和元年(806年),在體操司既有才又有識,被授予左補。元和四年(809),丞相裴濟升任禦史。這期間元稹目睹腐敗政治,了解民生疾苦,非法訪官,頗有成就。這就得罪了宦官和權臣,被貶了職。
後元稹轉宦官升官。長慶二年(822),任同學書記,被李陷害,故稱同州刺史。最後猝死在武昌軍中。元稹的詩歌早在白居易之前就已名揚天下,與他並稱“白元”,兩人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創始人。
代表作有《菊花》、《五首離思》、《三首愁》等。現存詩歌830余首,其中詩詞賦、詔令、諫議等100卷,留存《元氏縣長慶集》。元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下了唐傳奇小說中著名的愛情故事《鶯鶯傳》,文字優美,描寫細膩,為後世戲劇《西廂記》所撰,是唐傳奇小說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壹。
元稹在尚書省任左丞時,整頓朝廷官員,清除官僚,從北京降級了七名頗受輿論詬病的郎官,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元稹壹直被後人詬病和唾棄為“始亂終棄”的薄情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