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讚美詩歌 - 屈原在端午節寫的壹首詩?

屈原在端午節寫的壹首詩?

屈原在端午節寫的詩;

1,原文

這是端午節

元代北邛

風雨終有陽,汨羅無處掛魂。

劉樺應該互相嘲笑,沒有酒獨自醒來。

2.解釋

去年端午節,天氣不佳,風刮得很大,雨下得很大。乍壹看,壹片漆黑。整個汨羅江上沒有壹個地方可以讓人們賽龍舟來悼念古代英雄屈原的靈魂。

石榴花開得如火,似乎在嘲笑我。我只好自嘲:其實陶淵明即使不喝酒,也很佩服屈原傑出的清醒;今天,我雖然不能悼念屈原,但我同樣敬佩他。

3.創作背景

據《姬友端午》詩記載,此詩作於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夏歷五月初。詩人在端午節遇到風雨,天昏地暗。他看到汨羅江上沒有人祭奠屈原,就寫下了這首詩。

擴展數據:

做出贊賞的評論

1,這首詩在對平淡天氣的描寫和討論中抒發情感。描述端午節的天氣。因為刮風下雨所以黑,也暗示了因為天氣原因野外行人很少。在這裏,我借風景來抒情,用風雨的風景來為下面的抒情做鋪墊。

2.第二句,詩人嘆道:“英氣何在?”詩人想起屈原忠君報國屢遭貶謫,才華未得。千百年後的風雨也耽誤了人們對屈原的紀念和緬懷,整個汨羅江上沒有壹個地方悼念屈原的英雄氣概。

3.這裏用了屈原的典故,然後對自己的人生經歷感到悲哀,對屈原和自己的才華感到憤恨。第二句的“無處”既對應了第壹句的跌宕起伏,又表達了屈原英雄氣概無人悼念的悲哀。